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章 王海的“加码”

作者:赵三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王海。


    “老同学,下午有空吗?上次说合作的事,有些新想法跟你聊聊,就在你们厂区东门那家‘静语’咖啡厅,三点?包间我订好了。”


    我盯着那条信息,上次那个“技术交流”的提议被我含糊过去后,他沉寂了一段儿。


    现在又来了,还什么“新想法”。


    陈主任那句“这人背景复杂,接触目的存疑”的提醒,立刻在我脑子里蹦了出来。


    “收到。三点见。”我回得简短,并没有显出什么多余的情绪。


    下午,推开“静语”包间厚重的门,王海已经在了,面前摆着一杯没怎么动的拿铁,杯沿上还沾着一点没融化的奶泡。


    他看到我,立刻堆起那副招牌式的热情笑脸,站起身。


    “孙琳!快坐快坐,给你点了杯卡布奇诺,我记得你爱喝这个。”他指了指我对面那杯同样精致的拉花咖啡。


    “谢谢。”我拉开椅子坐下,没碰那杯咖啡,目光直接落在他脸上。“你说有新想法?”


    “哎,不急不急,”他声音显得很推心置腹,仿佛接下来的话价值千金。


    “老同学嘛,我就知道瞒不过你。上次那个提议,是有点空泛了。”


    “我回去琢磨了一下,觉得咱们得搞点更实在的,能落地、见效快的!”


    “哦?怎么个实在法?”


    王海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带着一种“终于说到正题”的兴奋。


    他立刻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个文件夹,推到我面前,眼神里带着期待。“你看看这个,这才是真东西!”


    我拿起文件夹,抬头是加粗的黑体字:《江城机械厂与北峰航空精密技术合作意向书(草案)》。


    江城机械厂?一个我们有过零星合作,但技术实力很一般的外协厂。再往下看,内容的核心变了。


    “……基于双方在精密机械加工领域的互补优势,拟共同开展高性能伺服控制器核心模块的联合研发及小批量试产……”


    高性能伺服控制器?这东西听起来像是工业机器人或者数控机床里的部件。


    但它的精度和稳定性,特别是用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们某些核心装备的关键运动部件性能!


    这绝不是江城机械厂那个小厂现有水平能碰的领域。他们连像样的测试平台都没有。


    “联合研发?”我尽量让声音带着点技术人员的较真。


    “王海,这模块技术门槛不低吧?里面涉及的控制算法、硬件集成、环境适应性测试……”


    “江城机械厂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我直视着他。


    “哎呀,技术积累是可以培养的嘛!人才也能引进!”王海立刻接话,笑容更盛,带着一种“你多虑了”的轻松感.


    “他们厂这两年可下了血本,引进了一批欧洲最新的精密加工中心,正缺技术升级的方向,也有这个雄心!”


    “关键点是,”他手指点了点意向书后面附的一页材料清单,“你看看,这些牌号的材料,外面现在不好找吧?”


    “他们有关系,能搞定!而且价格非常有优势,至少比你们现在采购的渠道低百分之三十!”


    我的目光扫过那份材料清单,清单上的几种牌号,根本不是普通民品常用的!


    它们恰恰是我们某个正在全力攻关、代号为“猎鹰”的新型号上,对材料性能要求极高的几个关键承力结构件指定用料!


    连牌号都列得这么精准,甚至包含了两种我们内部还在小范围试用、性能更优的改进型牌号……这绝不是什么巧合!


    “这材料……”我看着王海那张此刻显得格外热切的脸。


    “你确定他们能稳定供应?这些牌号对纯净度、晶粒度、力学性能的要求可不是闹着玩的,差一点都不行。”


    “我们现有的供应商都卡得很紧。”我故意强调了“现有供应商”和“卡得很紧”,暗示我们是有稳定渠道的,只是成本高。


    “百分百确定!”王海拍着胸脯,眼神热切得几乎要燃烧起来。


    “老同学,我办事你还不放心?他们背后的大老板,路子硬得很!矿源、冶炼、精加工一条龙,品质绝对有保证!”


    “签了合同,供货期都能锁定!”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诱惑,“这可是双赢!你们解决了关键材料的供应瓶颈,大幅降低了成本。”


    “江城厂呢,也能借此机会提升技术能力,一举打入高端制造领域,订单不愁!我呢,就牵个线,帮你们整合资源。”


    “事成之后,这个模块的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个合资公司……”


    他后面描绘的美好蓝图,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变得模糊不清。


    恐怕联合研发是假,借着合作的壳,精准套取我们新型号的关键材料信息和技术细节才是真!


    甚至可能想通过江城厂这个跳板,在我们的供应链里埋下隐患。


    比如在材料里做点手脚,或者在后续的“联合研发”中窃取核心控制算法……这哪里是什么合作,分明是一把裹着蜜糖的毒剑!


    “合资公司?”我勉强扯出一个带着点惊讶和“被震撼到”的表情,仿佛真的被他的宏大构想吸引住了。


    “王海,你这步子迈得够大啊!这……这可不是小事。”


    “机会难得嘛!”他以为我心动了,“怎么样?这个方案够实在吧?材料、技术、市场,一条龙都打通了。”


    “只要你这边能在北峰内部推动一下,牵个头,促成这个合作意向,后面都好谈。”


    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放下杯子时,目光别有深意地看着我。


    “你放心,该有的支持,包括对你个人的辛苦费……绝对不会亏待你。”


    “事成之后,这个数。”他用手指在桌面上,快速比划了一个数字。


    我强忍着,面上却保持着那种被“巨大利益”冲击后的思索表情。


    我合上文件夹,摆出一幅认真权衡利弊的样子。


    “听着……确实比上次那个提议更有操作性,也……更诱人。”


    我故意拖长了语调,“不过,王海,这事儿太大了,涉及的环节也多。研发、采购、法务、甚至可能高层都要过问。”


    “我得……好好想想。毕竟我只是个技术支援中心的,牵这么大的头,还得看上面的意思,还有项目组的意见。”


    王海脸上闪过一丝急切,但很快被更灿烂的笑容掩盖。


    “理解,理解!这么大的事,肯定得慎重,要流程嘛!不过老同学。”他语气带着点催促,“机遇不等人啊!”


    “江城厂那边材料渠道也是有时效的,据他们大老板说,拖久了怕被别的买家截胡,或者价格就上去了。”


    “你看,能不能尽快给我个准信?一两天?”


    我点点头,把文件夹推还给他,动作带着点“不舍”的迟疑。“行,我明白了。材料时效性这个点很关键。我尽快想想,也探探口风。有消息了第一时间联系你。”


    “太好了!我就知道找你靠谱!”王海如释重负,脸上的笑容终于显得真心实意了点。


    他拿起文件夹,小心地收进公文包。“那等你消息!随时电话我!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啊老同学!”


    走出咖啡厅,午后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下来,我快步穿过略显嘈杂的街道,走进厂区东门那道熟悉的安检闸机。


    金属闸机“滴”一声验证通过,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


    一过闸机,我立刻拿出了手机。


    “陈主任,是我,孙琳。有紧急情况,必须当面汇报。您现在方便吗?”我的语速比平时快了几分。


    电话那头陈主任的声音传来:“现在?我在办公室。你直接过来。”


    “好!马上到!”我挂断电话,尽可能地加快了脚步。


    推开陈主任办公室那扇门,他目光锐利地投向门口。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什么事这么急?”


    我深吸一口气,顾不上坐下,几步走到办公桌前。


    把刚才在“静语”咖啡厅包间里发生的一切,王海说的每一句话,那份合作意向书的标题、核心内容,以及他最后的暗示和催促。


    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重点强调那份材料清单的牌号与“猎鹰”项目的关联性。


    “他最后还暗示了‘个人支持’,比划了一个数字,催促我尽快答复,说材料渠道有时效,怕被别人截胡或涨价。”


    陈主任一直沉默地听着,脸上的严肃表情没有任何波动,像一尊凝固的雕像。


    只有那双锐利的眼睛,瞳孔深处仿佛有寒光在凝聚,越来越亮,越来越锋利。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陈主任的眼神里充满了一种猎人看到猎物踩中陷阱的冷酷。


    “哼……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