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观灵初探双姝冤,始见九叔施邪谋

作者:飞天鱿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铮拿起桃木剑,剑尖挑着另一张符纸,围着桌子踱起步子,口中念念有词。


    桃木剑身上的符文被烛光映得发亮,每走一步,就有一道金光从剑尖淌下,渗进纸人里。


    这是茅山“以剑引气”的法子,用桃木的阳气冲散怨鬼的阴气。


    那金光落在纸上,纸人表面的黑影就褪去一分,露出底下黄表纸的原色。


    起初,纸人还在剧烈颤动,朱砂符咒的红光忽明忽暗,黑影在纸皮下扭曲挣扎。


    隐约能看到少女蜷缩的轮廓,双手捂着眼睛,像是在躲避什么。


    可随着“解怨咒”的声音越来越沉,蓝火渐渐裹住纸人,那些黑影的挣扎慢慢变缓。


    尖鸣也低了下去,成了细碎的啜泣,像极了受委屈的小女孩哭声。


    王铮见状,从三足鼎里抓出一把糯米,往纸人上一撒。


    糯米落在纸上,竟“噼啪”爆开细小的金芒,这是茅山“符米问灵”的前奏,用糯米的生机试探怨鬼是否愿意沟通。


    纸人里的黑影渐渐褪去漆黑,透出淡淡的灰白,蠕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连带着纸人的颤动都轻了。


    突然就在这时,纸人上的蓝火突然暴涨,又倏地熄灭。


    原本鼓胀的纸人瘪了下去,朱砂符咒的红光变成了柔和的白光,像月光那样清净。


    纸皮下的黑影不再扭曲,竟慢慢舒展开来,化作两个模糊的少女轮廓,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


    虽然依旧苍白,却没了之前的戾气。


    “看来愿意说了。”王铮收起桃木剑,指尖在剑脊上蹭了蹭,刚才引气时,剑身上的符文还残留着淡淡的暖意。


    他从木箱最底层翻出个巴掌大的小陶罐,陶土色的瓶身上刻着“敕令”二字,笔画间填着朱砂,正是茅山派用来稳妥存放魂魄的“锁魂瓶”。


    把两只纸人小心翼翼地放进瓶里,刚塞进去就听见“咔哒”轻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落了锁。


    王铮对着瓶口吹了口气,又贴上张“安魂符”:“今晚先委屈你们,明早用符水开了观灵术,咱们好好聊聊。”


    他摩挲着瓶身的纹路,心里的疑团像潮水里的泡,一个个冒出来。


    原剧情说那凌辱两人的畜生早已死亡,可由于阿九当时就住在楼里,所以王铮总是不由得多想。


    现如今,为了自己能够继续苟延残喘,阿九使用养魂骨延续寿命,甚至于打算利用双生女鬼延续寿命。


    说不准,当初双生女鬼的死亡,以及她们的诞生,都是跟阿九有关系呢?


    “解怨先明因,这话鲁耶没说错。”王铮回过神来,不再去想这个事情,转而把锁魂瓶放进木箱,又往里面撒了把糯米。


    按茅山规矩,锁魂器物得用五谷养着,免得魂魄受阴煞侵扰。


    他瞥了眼桌上的《山海秘闻录》,书页还摊在“观灵术”那页,上面画着符水配方:无根水(雨水)混着朱砂,还得掺点法师自己的指尖血。


    窗外的月光突然被云遮住,屋里的烛火晃了晃,在墙上投下幢幢鬼影。


    王铮抬头看了眼,从布袋里摸出三枚铜钱压在烛台底座,这是茅山“镇烛术”,防止阴风吹灭灯火坏了法坛气场。


    “九幽度亡科的科仪还得备齐。”他清点着木箱里的东西:黄符还差三张,往生钱得用朱砂画满符文,最重要的“解怨疏文”还没写。


    那得用黄纸朱砂,把查明的冤屈一条条列清楚,焚化时才能上达天听。


    昏黄的灯光落在空了的桌面上,刚才纸人摆放的位置还留着淡淡的朱砂印。


    王铮知道,这只是化解的第一步。


    等到彻底地查清相关问题之后,她们才能够走得安心。


    次日。


    天刚蒙蒙亮,王铮就爬了起来。


    窗外飘着细雨,正好接了半盏无根水,他把朱砂研碎了混进去,又刺破指尖滴了三滴血珠,符水顿时泛起淡淡的金芒。


    “观灵术讲究‘心净眼明’。”他对着铜镜,用指尖蘸着符水抹过眼皮,冰凉的触感顺着睫毛往下淌。


    按照《山海秘闻录》的记载,拇指掐着无名指根的“观灵诀”,口中念道:“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开!”


    最后一个字出口,镜中的自己瞳孔突然蒙上层白雾。


    王铮转身端起锁魂瓶,揭开“安魂符”的瞬间,两道淡淡的虚影从瓶口飘出来,正是那对双生女鬼。


    她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看见王铮时往后缩了缩,眼里没了戾气,只剩怯生生的惶恐。


    “别怕。”王铮把锁魂瓶放在桌上,推过去一碗清水,“说说当年的事吧,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左边的女子垂眸抿了抿唇,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们是一对孪生女,我叫林美娟,这是我妹妹林美仪。”


    “打从娘胎里就是一体双生,出生那会儿有个云游的道长路过,盯着我们姐妹俩的眉宇看了半晌,说我们是阴阳同体的灵胎,三魂七魄比常人凝实,天生就带着打通阴阳二界的根骨。


    可我们家是标准的无神论者,爸妈只当是江湖术士胡吹,这事也就搁过去了。”


    “从小到大我们都跟普通姑娘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堂,考试、放学、回家帮衬着做家务,别说撞鬼了,连夜里走路都没遇见过啥怪事。”


    林美娟说到这儿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直到十三岁那年,我们姐妹俩生了一场大病,等到彻底好了之后,眼睛就跟开了窍似的,能瞧见些旁人看不见的东西了。”


    王铮眉峰一挑,右手不自觉掐了个子午诀:“你们这是冲开了天眼穴?寻常人需得筑基三年,引气入体方能窥见阴阳,你二人竟能先天觉醒?”


    “我们也不知道该叫啥,”林美娟抬眼望他,眼神里带着点茫然,“反正就是能看见游魂野鬼在阴阳界里穿梭,还能瞧见人身上裹着层七彩的气。


    后来听街坊里懂行的阿伯说,那叫三花聚顶的灵光,对应着天地人三花,是精气神凝练所化。”


    王铮眨了眨眼,追问道:“七彩的灵气?”


    “嗯,”林美仪这时接过话头,声音比姐姐更细弱些,“后来我们才琢磨明白,人有七情六欲,对应着五脏六腑的精气。喜乐时是脾土的黄,怒极了就泛着肝木的赤,要是忧思过重,那气就成了肺金的灰。


    这些气色不光显在脸上,连周身的气场都跟着变。”


    “我们瞅着那气场流转,就知道对方这会儿是啥境况。”


    王铮这才恍然,指尖在掌心画了个八卦:“难怪道家说‘气散则神离,神离则邪侵’,精气神亏空时三魂不稳,自然成了阴邪觊觎的鼎炉。”


    他收敛神色,沉声问道:“这跟你们遭的祸有啥关联?”


    林美娟飞快地瞥了妹妹一眼,两人眼神交汇的瞬间都闪过一丝惊惧。


    “就在我们刚能瞧见这些东西的时候,九叔就找上门来,背着个黄布褡裳,里头装着桃木剑和黄符,说要收我俩为徒,传我们六甲秘祝、八卦阵图,只要勤加修炼,定能修成阳神出窍的本事!”


    “九叔?”王铮眉头微蹙,插话问道,“你们说的这个九叔,莫非是住在这栋楼里的阿九?”


    林美娟和林美仪对视一眼,齐齐点了点头。


    林美娟应声说道:“是啊,他说我们是百年难遇的‘双生灵根’,错过这天道机缘就要遭天谴。”


    只听林美娟继续说道:“可那会儿我们刚瞧见那些青面獠牙的鬼魂,三魂都快吓飞了,哪还有心思学这些吐纳练气的功夫?


    九叔临走前,说‘阴阳眼开而不护,我们迟早会遭遇天谴’,让我们好自为之。


    当时我们只当是吓唬人,没成想……”


    “谁知道第二天……我们来这儿补课,那个平时对我们疼爱的老师,突然就跟中了邪似的扑过来……他、他……”


    “他身上的气场是一下子变的!”


    林美仪猛地拔高声音,声音里带着哭腔,“前一秒还是温和的土黄,就像庙里供着的琉璃盏,后脚就成了至阴的墨黑,裹着股子坟地里的尸气,一点儿征兆都没有!”


    王铮抬手摆了摆,食指在太阳穴上轻轻点了点,示意她们不必再说下去。


    从他们的描述中,王铮已经能够确定,这分明是被人下了“移魂咒”,用邪术强行扭转了心神。


    而这一切,绝对是跟阿九脱不了干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