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3章 大报恩寺琉璃塔

作者:切菜切一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各位,我们现在来到了隋唐展厅。”


    “说到隋唐时期最有名的文物,我想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一定是唐三彩。”


    话音未落,镜头前便出现了一尊与真驼等高的唐三彩骆驼。


    它昂首引颈,双峰高耸,仿佛正要发出一声穿越千年的悠长嘶鸣。


    通体施以黄、绿、白三色釉,釉色交融,自然流淌,历经千年依旧流光溢彩,栩栩如生。


    苏铭绕过骆驼,来到另一处展柜前,里面竟只是一些破碎的瓷片和一只小小的瓷盖。


    苏铭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古代的扬州,作为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是当时最重要的贸易枢纽之一。”


    “也正因如此,这片土地下埋藏了无数珍宝。”


    “我们眼前的这些,就是历史上出土的最早的青花瓷。”


    镜头再一转,整整一面墙的展柜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唐三彩和陶俑。


    有低头饮水、引颈长嘶的骏马,鬃毛与马尾的细节清晰可见;


    有广袖舒展、腰肢轻拧,正作胡旋舞之姿的仕女,脸上还带着一抹娇憨的笑意;


    还有跨坐于马背之上,或引弓,或执缰的武士,神态各异,宛如一支被时间定格的军队,正准备随时踏上征程。


    【还是大唐的文物气派啊!】


    【冷知识,唐三彩是陪葬品。】


    【谁说的?唐三彩也有日用品的,不知道别瞎科普行吗?】


    【唐三彩里有铅氧化物作助溶剂,做日用品是想死吗?】


    【别吵,唐三彩实际上就是唐代手办。】


    苏铭脚步不停,又简单带着观众浏览了宋元展厅。


    这里有莹润如玉的定窑白瓷、色泽变幻莫测的钧窑天青,以及一些工艺繁复、巧夺天工的金银玉器。


    最后,他踏入了明清厅。


    刚一进入,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


    一座宏伟、华丽,闪烁着五彩光芒的拱门,赫然屹立在展厅的正中央。


    它完全由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券门之上,装饰着展翅欲飞的鸡翅大鹏鸟、姿态各异的龙子龙孙,两侧还有长着翅膀的飞羊和白色巨象,造型奇特,色彩绚烂,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不是人间之物。


    “各位,这就是南博的镇院之宝之一,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拱门。”


    苏铭的声音中充满了敬畏与惋惜。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下令建造的。这项浩大的工程,从永乐十年开始,前后共历时十九年才完工。”


    “整个寺院规模宏大,是当时南京城百寺之首。而寺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就是这座琉璃塔。”


    “它高达近八十米,有九层八面,周长百米。通体用五彩琉璃烧制,塔的内外悬挂着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据说每盏灯的灯芯都有一寸粗,夜晚亮灯之时,数十里外都能看见它的光芒。”


    “这项工程,耗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动用了十万名工匠和军工,耗资二百四十八万五千两白银。在当时,它被西方人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天下第一塔’,更被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苏铭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浓浓的悲伤。


    “只可惜……这座闻名海内外的绝世宝塔,并非亡于天灾,而是毁于人祸。”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史称天京。在‘天京事变’的内乱中,北王韦昌辉为防止翼王石达开利用琉璃塔居高临下炮轰自己的王府,竟下令用火药,将这座屹立了四百多年的宝塔,夷为平地。”


    “如今,我们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里看到的那座塔,是2012年,用现代工艺和玻璃重新建造的。旧时琉璃塔的盛景,我们再也无缘得见。只能通过眼前这个,当年烧造时多出来的备用拱门,去勉强想象它曾经是何等的辉煌壮丽。”


    【这才叫琉璃塔啊!现在那个玻璃塔晚上开灯跟个夜总会似的,一点古韵都没有!】


    【楼上嘴下留情,不好看也花了十个亿呢!】


    【十个亿?!乖乖,贫穷再次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咳咳,不是政府出的,是万达老板个人捐了十个亿。】


    【王总好人!王总糊涂啊!十个亿给我多好!我天天给你烧高香!】


    【得了吧你,给你十个亿你先去把花呗还了。】


    【想看真正的明代琉璃塔,还得去我们山西!山西临汾的广胜寺飞虹塔,那才是原汁原味,全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代琉璃塔,比南京这个玻璃塔好看一万倍!】


    【广胜寺我去过!确实绝美!墙裂推荐!】


    ……


    大明,洪武八年。


    奉天殿内,气氛刚因天幕上汉家皇位的混乱传承而稍显轻松。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嘴角带着几分自得,对着阶下群臣道:


    “都瞧见了吧?这老刘家皇位乱的……”


    他挺直了腰板,声音里满是骄傲:


    “不像咱老朱家,咱立下了规矩,嫡长子继承,板上钉钉!”


    “出不了半点乱子!”


    底下的大臣们闻言,一个个低眉顺眼,齐声称颂陛下圣明。


    可心里却在腹诽:


    陛下,您忘了天幕上说的燕王篡位了?


    那可是您亲儿子把您亲孙子给赶下台了。


    还达成了史上第一个藩王篡位成功的成就!


    这乱子可一点不比老刘家的小啊……


    当然,这话谁也不敢说,只能在心里嘀咕两句。


    就在这时,天幕画面一转,苏铭的讲解提到了一个名字——司马懿。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司马懿……”


    他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寒光,扫视着殿下群臣:


    “这老东西,装了一辈子的忠臣,到头来却是个实打实的国贼!”


    “伪忠实逆,最是可恨!”


    “你们可要引以为戒啊!”


    群臣顿时吓得一个哆嗦,纷纷跪地,大呼不敢。


    然而,朱元璋话音未落,天幕上苏铭的声音便悠悠传来,仿佛一记无情的耳光。


    【司马懿这个名字,在后世成了一个政治符号,一个用来攻击政敌的绝佳利器。比如明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据说就是因为活到七十多岁还不死,让朱元璋觉得他太像司马懿,最终才招来杀身之祸……】


    “放屁!”


    一声雷霆般的怒吼炸响在奉天殿内,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霍然起身。


    他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一派胡言!”


    “咱是那样的皇帝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