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章 解锁新功能

作者:切菜切一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寄语?回赠?


    难道是说……


    自己可以反过来,给古人留言?


    甚至可以回赠礼物了?!


    这个念头像一粒火星,瞬间在他心底燎起了熊熊大火!


    之前他只能通过直播,做一个单向的讲解员,不着痕迹的给古人剧透未来,以及展现现代生活。


    偶尔通过讲解的历史,从古人那里获得打赏。


    没想到现在,系统突然告诉他。


    他不仅可以从古人那里获得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物。


    还可以给他们回信,回赠礼物!


    这金手指的作用,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咋回事啊?咋不说话了?】


    【是不是卡了?】


    【你开什么玩笑?卡了还有背景音的?】


    【主播被老婆查房了?】


    【铭哥还单身呢,别瞎说。】


    【谁说主播单身的?主播昨晚还躺我旁边呢。】


    【呵——呸!】


    直播间的弹幕,将苏铭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看到屏幕上那些调侃的文字,他深吸一口气,装作和平时一样,对着镜头笑道:


    “咳咳,感谢嵇康先生送的礼物,非常感谢先生的支持!”


    如果不止嵇康先生一个人,能看到自己的直播。


    那嵇康先生有很大可能会活下来……


    等直播结束,自己一定要写一封信,好好感谢嵇康先生的礼物!


    可要送他什么回礼好呢?


    苏铭的脑子飞速运转,无数个念头闪过,又被他一一否决。


    他甚至想立刻下播,仔细思索这个问题,顺便把解锁的新功能,好好研究一下!


    但他不能。


    毕竟那么大一个南博,光是一个历史馆,他都还没逛完呢。


    做事讲究一个有始有终。


    直播必须继续。


    至于嵇康先生那边……


    等直播结束,我一定要第一时间为你做些什么!


    起码要让嵇康先生知道,他所托非人!


    他苏铭接琴承志!定不相负!


    ……


    过了一会儿,苏铭继续开始讲解。


    他指向砖画上,嵇康旁边的一个人。


    “这位,是阮籍。他是个行为艺术家。”


    “阮籍和嵇康是最好的朋友,但他和嵇康的刚烈不同,他选择用装疯卖傻和醉酒来避世。”


    “他发明了‘青白眼’,对自己喜欢、看得上的人,就用正眼看,露出黑色的眼珠,也就是‘青眼’。”


    “对那些他讨厌的势利小人,就翻白眼,只露出眼白,也就是‘白眼’。”


    “有一次司马昭想跟他结为亲家,让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娶阮籍的女儿,阮籍为了躲这门亲事,天天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一连醉了六十多天,司马昭派来提亲的使者天天来,却根本找不到机会跟他开口说话,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而阮籍的父亲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他叫阮瑀,字元瑜,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的弟子,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曾经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


    【李白的前世是阮籍。】


    【还有这说法?】


    【你别说,就光嗜酒如命这点,确实很像。】


    【阮籍也很擅长写诗,尤其是五言诗。】


    【同样是竹林七贤,嵇康宁死不屈,但阮籍怂了。】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英雄的,阮籍的选择更像我们普通人。】


    【司马昭让阮籍写劝皇帝退位的谏书,不写就砍脑袋,阮籍写完后没两个月就死了。】


    【那还不如不写,成就一番美名。】


    【???你脑子有病吧?】


    【人有老婆孩子的好吗!】


    【好啊!原来当代方孝孺就是你!】


    苏铭继续介绍,镜头也随之移动。


    “这位坐在垫子上,袒胸露乳,拿着酒杯喝酒的,是刘伶。”


    “他是‘七贤’里最爱喝酒的,还写过一篇《酒德颂》,说自己‘幕天席地,以万化为细殇’。他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喜欢在家里脱光了衣服喝酒,别人去看他,他就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


    苏铭依次介绍了剩下的几位。


    “这位头裹巾,光脚曲膝坐于皮褥上,挽袖执杯的,是山涛。他是七贤里当过‘司徒’大官的,活到了七十九岁。”


    “这个一手拿如意,斜身靠几的是王戎。他也曾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这位闭目倚树的,是向秀,他给《庄子》做了注,后来被嵇康的朋友吕安牵连,不得不去给司马昭干活。”


    “这位抱着乐器的,是阮咸,阮籍的侄子。他音乐造诣很高,画中这种直项琵琶就是他发明的,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阮咸’。”


    苏铭最后指向画上剩下的那个人。


    “最后这第八位,叫荣启期。他其实不是竹林七贤同时代的人,而是春秋时期的隐士。画师把他和七贤画在一起,是因为他被后来的文人视为精神偶像。”


    “传说孔子游历时见到他,见他虽然年老,衣不蔽体,却鼓琴而歌,非常快乐。孔子问他为何快乐,他说,天生万物,人为贵,我生而为人,是一乐;男女有别,男为尊,我生为男子,是二乐;人生有夭折,我活到九十五岁还没死,是三乐。贫穷是士之常态,死亡是人之终结,我安于常态,等待终结,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东晋陶渊明曾作《饮酒》诗,有专写他的一章。”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这种看透生死,安贫乐道的精神,正是乱世中的竹林七贤,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活到九十五没死?真的假的?】


    【实际上他活到的了九十六。】


    【乖乖,那个年代能活那么久不容易啊!】


    【知足常乐很重要,心态好,自然活得久。】


    【但我是个很容易内耗的人……】


    【你内耗那是因为吃太饱了,要是在魏晋南北朝,我看你怎么内耗!】


    【是因为随时会被教做人吗?】


    【是的,蒸炒煮,三选一。】


    【真tm的阴间笑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