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舅舅别怕,这是送你一场泼天富贵!

作者:爱吃糖果巧克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辅机,你的意思呢?”


    李世民的声音很温和,像是在与家人商量一件小事。但那温和的语气背后,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帝王意志。


    长孙无忌的冷汗“唰”一下就下来了。


    带头?


    这哪里是带头,这分明是让他当那个最大的“托儿”啊!


    他可是赵国公,当朝第一外戚,掌管着吏部,权倾朝野。他的府库里有多少金银,连他自己都快数不清了。陛下这“带个头”,少说也得让他掏空半个家底吧?


    这“兴业债券”,听起来天花乱坠,神乎其技。可说到底,就是一张纸!用他真金白银的家产,去换一堆未来才能兑现的白条,这风险……也太大了!


    万一,这事儿黄了呢?


    万一,三年后朝廷没钱还呢?


    那他长孙家,岂不是要元气大伤?


    长孙无忌的脑子里,天人交战。理智告诉他,要谨慎,要三思。但皇帝的目光,房、杜二人期待的眼神,还有……不远处那个一脸“你怎么这么墨迹”的外甥,都在无形中给他施加着巨大的压力。


    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陛下……臣,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是否……是否应从长计议?”


    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李承乾,希望这个始作俑者能说句公道话,或者给个更稳妥的方案。


    李承乾一看他那便秘似的表情,就知道这便宜舅舅在担心什么了。


    他心里这个气啊!


    不就是让你掏点钱吗?磨磨唧唧的!赶紧把钱掏了,把事办了,我好继续回去躺着啊!


    他从逍遥椅上晃晃悠悠地站起来,走到长孙无忌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舅舅,你怕什么?”


    长孙无忌苦着脸道:“殿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知道。”李承乾打断了他,脸上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正因为不是小数目,所以儿臣才说,这是送你一场泼天的富贵!”


    富贵?


    长孙无忌愣住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也竖起了耳朵。


    李承乾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只有他们几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舅舅,你以为,我让你带头,只是为了让你当个‘托儿’?”


    “难道不是吗?”长孙无忌下意识地反问。


    “当然不是!”李承乾一脸“你太天真”的表情,“你带头买的这第一批债券,我称之为‘创始股’!是独一无二的!”


    “创始股?”这个词比“债券”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对!”李承乾开始了他的终极忽悠,“你想想,这债券一发出去,天下豪商世家都会来买。但是,三年后,他们只能拿回本金和固定的利息。而你,作为第一个支持朝廷,为国分忧的大功臣,作为‘创始股东’,你觉得父皇会亏待你吗?”


    他看了一眼李世民,又接着说道:“到时候,除了本金和利息,父皇随便从指头缝里漏一点好处给你,比如某个赚钱的官营买卖的份子,比如几块新开发地区的免税土地……那价值,岂是区区一点利息能比的?”


    “这叫什么?这叫‘政治投资’!你投下的是钱,收获的,是父皇的信任,是整个大唐独一无二的荣耀!舅舅,这笔账,你不会算不明白吧?”


    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长孙无忌心中的迷雾!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他长孙无忌,要的仅仅是钱吗?不!他要的是皇帝的信任,是家族长盛不衰的荣宠!


    这次投资,看似是经济行为,实则是政治表态!


    他第一个站出来,掏出最大的一笔钱,支持皇帝,支持太子,支持国家。这份功劳,这份忠心,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到时候,全天下都会看到,谁才是皇帝最信任的肱骨之臣!谁才是大唐最坚定的支持者!


    至于那点利息,甚至本金,跟这份无形的政治资本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想通了这一关节,长孙无忌只觉得浑身通泰,茅塞顿开。他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已经从之前的纠结,变成了由衷的感激和钦佩。


    他这个外甥,不只是在教他怎么赚钱,更是在教他怎么当一个顶级权臣啊!


    “殿下!”长孙无忌激动地一拱手,声音都有些颤抖,“臣,明白了!臣,多谢殿下指点!”


    说罢,他猛地转身,对着李世民纳头便拜,声如洪钟。


    “陛下!臣长孙无忌,愿倾尽家产,认购大唐兴业债券五十万两!为陛下分忧,为大唐尽忠,万死不辞!”


    五十万两!


    这个数字一出,连李世民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本来预计长孙无忌能拿出二三十万两,就已经顶天了。没想到,经过承乾那小子几句话一点拨,直接翻了一番!


    房玄龄和杜如晦更是被这个数字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五十万两白银,几乎相当于整个赈灾计划的全部预算了!


    长孙无忌这一表态,等于以一己之力,托起了整个河北道的希望!


    李承乾在旁边暗暗撇嘴,心想:总算搞定了,这下可以清静了。


    李世民龙颜大悦,亲自上前扶起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好!好!好!辅机,有你此心,朕心甚慰!大唐有你,社稷之幸!”


    有了长孙无忌这个超级“托儿”的带头示范,后续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


    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城都为之震动。


    赵国公倾尽家产支持国家赈灾!


    这不仅仅是新闻,这简直是风向标!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世家豪族、富商大贾,一下子就坐不住了。连赵国公都这么干了,他们要是不跟上,是不是就意味着对朝廷不忠?是不是就要被陛下和太子殿下记在小本本上了?


    一时间,购买“大唐兴业债券”成了长安城最时髦、也最正确的政治投资。无数的金银像潮水一般,涌向了户部的库房。


    短短三日,原计划募集五十万两,最终竟募集到了超过一百二十万两的巨款!


    赈灾的钱,不仅够了,还绰绰有余!


    整个朝堂,对太子李承乾的敬佩,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他不仅仅是战略家,不仅仅是民生专家,他现在,是能点石成金的“财神爷”!


    甘露殿内,李世民看着户部呈上来的账目,笑得合不拢嘴。他现在看李承乾,怎么看怎么顺眼,仿佛在看一个行走的国之重器。


    然而,就在大唐君臣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一支淬毒的冷箭,从北方边境射入长安,瞬间刺破了这祥和的气氛。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身披重甲,冲入甘露殿,单膝跪地,声音嘶哑而急促。


    “启禀陛下!北境急报!”


    “东突厥颉利可汗,亲率十万铁骑,已于三日前,悍然撕毁盟约,攻破恶阳岭防线!我边军守将张公瑾将军死战不退,身负重伤,云州、定襄一带,已……已尽数落入敌手!”


    “颉利可汗更遣使者送来战书,言辞狂悖,要陛下……要陛下献上公主与金银牛羊,并……并割让河东之地,否则,他将挥师南下,直捣长安!”


    轰!


    消息如同一颗炸雷,在殿内炸响。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怒火和凛冽的杀气。


    “颉利,匹夫竖子,安敢欺我!”


    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整个大殿都为之震颤。


    这是奇耻大辱!


    自渭水之盟后,大唐休养生息,国力日渐强盛。而东突厥却屡屡背信弃义,如今更是趁着大唐内部赈灾、国库调动之际,悍然入侵!


    殿内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亦是脸色大变,神情无比凝重。


    国中大灾未平,北方强敌已至。


    这,是内忧外患,国之危局!


    “立刻传召李靖、李绩、侯君集、尉迟恭,入殿议事!”李世民的声音冰冷如铁。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战争阴云密布的时刻,李世民的脑海中,却下意识地浮现出了另一个身影。


    那个躺在逍遥椅上,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却总能一语道破天机的儿子。


    他发现,自己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竟然不再是自己麾下这些身经百战的无敌将帅,也不是房谋杜断的智囊。


    而是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逆子。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便再也无法遏制。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杀意和焦躁,对身边的内侍沉声下令。


    “摆驾!”


    “去东宫!”


    夜色已深,东宫丽正殿内,灯火阑珊。


    李承乾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汇报工作的官员,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他换上舒适的便服,正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犒劳一下自己这几日超负荷的辛劳。


    就在他头刚沾到枕头,即将进入梦乡之际,殿外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承乾一个激灵,瞬间惊醒,心中涌起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殿门被推开,李世民带着一股凛冽的寒风,领着房、杜、长孙,还有军神李靖,齐刷刷地站在了他的床前。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李承乾看着这堪称大唐顶配的“深夜查寝”阵容,大脑一片空白。


    又……又怎么了?


    难道是国库的钱又被谁贪了?


    李世民看着睡眼惺忪,一脸茫然的儿子,没有半分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将那封带着草原风沙味的军报,扔在了他的面前。


    “承乾。”


    李世民的声音,沙哑而沉重,每一个字都重如泰山。


    “突厥十万铁骑来犯,兵锋已至云州。”


    “你怎么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