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似乎在一夜之间,又有了逆转的迹象。
之前那些强行吹捧蒋诗思的评论家们,此刻如获至宝,纷纷转发蒋惟山的文章,并附上自己的点评。
“蒋老高屋建瓴,这才是大家风范!”
“江离应该好好读一读,反省一下自己!”
“一针见血!某些靠着煽动对立情绪博取眼球的所谓‘大V’,是时候降降温了。”
“说到底,蒋诗思也没抄袭,就是写得……比较特别。不喜欢不看就是了,有必要这么穷追猛打吗?”
舆论场上,一种新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谈姿态。
你跟他论作品,他跟你论人品。
这种降维打击,让很多原本支持江离的人都感到棘手和憋屈。
他们想反驳,却发现对方根本不跟你进入同一个辩论频道,只是站在道德高地上,不断地给你扣帽子,贴标签。
而江离,正坐在电脑前,仔细读完了蒋惟山的文章,又翻了翻那些所谓的“理性”评论。
这已经不是在为女儿辩护了。
这是在捍卫他们那个封闭的、互相吹捧的、靠着资历和人脉垄断话语权的圈子。
江离冷笑一声,意识沉入脑海。
【八卦雷达MAX】
【信息甄别与整合(中级)】
启动!
瞬间,仿佛有无数条信息流汇入他的脑海,关于蒋惟山、青年文学协会、以及所有发声支持者的公开信息、人脉网络、资金往来,被迅速抓取、分析。
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在他脑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江离的意识继续下潜,深挖了蒋诗思的“成神之路”。
他从她发表第一首诗开始,所有夸赞过她的“著名评论家”,所有为她站台的“文坛前辈”……
每一个名字,都在这张关系网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然后,江离在电脑上,用图表软件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链条,一一展现出来。
这些道貌岸然的评论家,与蒋诗思的父亲——文坛大家蒋惟山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有的是他的学生,有的是他提拔的下属,有的则是他主编的文学期刊的长期供稿人,有的甚至是他担任评委的奖项的既得利益者。
一个封闭的、盘根错节的、互相吹捧的、利益输送的文化共同体,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了江离的面前。
原来不是“警惕义和团”,而是“保护利益圈”啊。
江离的手指,重新放回了键盘上。
……
江离的账号,在沉寂了近一天后,终于有了新动静。
这一次,是一篇图文并茂的长文。
标题是:《哭“诗坛”——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怪胎》
点开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张制作精良、逻辑清晰的关系图。
图的中心,是两个加粗的大字:“蒋家”。
一个箭头指向蒋惟山,标注着“当代文坛大家,作协理事”。
另一个箭头指向蒋诗思,标注着“青年诗人,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
以这两个人为核心,无数线条如蛛网般蔓延开来,连接向一个个在网络上赫赫有名的ID和现实中如雷贯耳的名字。
【王珂,著名评论家,盛赞蒋诗思为“百年难遇的天才”。】
——注释:【蒋惟山嫡传弟子,其博士生导师为蒋惟山。信息来源:XX大学官网】
【邝雪剑,北方文艺报主编,称《致一个只会躲在键盘后的年轻人》是“充满力量的先锋之作”。】
——注释:【邝雪剑所主编报社,最大投资方为蒋惟山担任名誉会长的‘华夏文化基金会’。信息来源:天眼查公开股权结构。】
【陈冲,‘新星’文学奖评委,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力挺蒋诗思。】
——注释:【‘新星’文学奖常务评委会主席,正是蒋惟山。陈冲于三年前,由蒋惟山一手提拔进入评委会。信息来源:第X届‘新星’文学奖组委会公示文件。】
……
所有公开吹捧过蒋诗思的“文坛前辈”和“著名评论家”,无一例外,全都在这张巨大的关系网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每一个连接点,每一条关系线,下面都附有公开可查的信息来源链接,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这已经不是暗示,这是明示。
这张图,被江离命名为——《蒋氏门生故旧图》。
网友们先是被这张图的详尽和大胆给震慑住了,一时间评论区都有些失语。
“卧槽!我看到了什么?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之文坛风云?”
“哥们儿别光看啊,截图保存!这玩意儿指不定待会儿就没了!”
“这哪是关系图,这他妈是文坛的清明上河图啊!每个人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干着自己的买卖。”
“我一个个去查了,图上这些人,昨天可都在转发蒋惟山的文章,痛心疾首地批判江离呢!现在一看,笑死,原来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搁这儿演父慈子孝、同门情深呢!”
“我宣布,江离封神!以前我觉得他是个斗士,现在我觉得他是个艺术家!杀人诛心,还要画成思维导图,这也太体面了!”
这已经超出了吃瓜的范畴。
原来,所谓的“高屋建瓴”,不过是“高位护犊”。
所谓的“大家风范”,不过是“家长风范”。
而图的下面,才是江离的正文。
“曾几何时,文学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有‘关关雎鸠’的纯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有‘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文字,是承载我们民族情感与智慧的圣殿。”
文章的开头,一如既往地大气磅礴,瞬间将格调拉满。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座圣殿,似乎被一群特殊的‘祭司’所占据。他们不事生产,不问民间疾苦,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关起门来,用一套普通人听不懂的‘咒语’,辅以森严的门第和师承,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江离的笔锋愈发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