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月光洒在准噶尔汗庭的金顶大帐上,帐内,牛油火把将巴图尔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那张巨大的羊皮地图上,仿佛一头焦躁的困兽。
他的目光死死盯在两个点上:东方新近书写的“魏渊”,以及北方那片广袤标注着“罗刹”的、令人不安的空白。
“我们必须重新评估与俄罗斯的关系。”
巴图尔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打破了帐内的沉寂。他的心腹谋臣多尔济和猛将博贝台吉垂手而立,神情肃穆。
“罗刹人……他们是冰原上的狼群,所图甚大。”
巴图尔的手指划过西伯利亚的冻土,
“他们在勒拿河边建立雅库茨克堡,在贝加尔湖畔修筑伊尔库茨克,像钉子一样楔入我们的北方。他们要毛皮,要土地,要黄金,贪得无厌。”
“但眼下,”
巴图尔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这群北方的巨熊,其獠牙尚未完全对准我们。他们的胃口在于无尽的东方冻土和温暖的出海口,与志在收复汉地中原的魏渊,并无直接冲突。”
谋臣多尔济上前一步,眼中精光闪动:
“台吉的意思是……祸水东引?”
“正是!”
巴图尔猛地一拍地图,
“魏渊的崛起,对我们是大患,但对那些罗刹人,何尝不是一个遥远的警告?一个强大、好战且意图收复所有失地(包括他们正在蚕食的黑龙江流域)的大明,难道会是他们的朋友吗?”
他顿了顿,沉声道:
“派遣使者!要最狡猾、最能言善辩的那日松长老带队,携带西域最好的宝玉、最矫健的猎鹰、最雪白的貂皮,前往莫斯科沙皇的宫廷,或者至少,去见那位西伯利亚的总督。告诉他们,东方醒来了一头巨龙,它的名字叫大明,它的将军叫魏渊。他不仅要恢复汉唐故土,更要将他眼中的所有‘蛮夷’逐回老家……其中,自然也包括他们这些跨过了乌拉尔山的‘客人’。”
猛将博贝有些疑虑:
“台吉,罗刹人会相信吗?他们同样狡猾如狐。”
“他们不需要完全相信。”
巴图尔冷笑,
“他们只需要开始疑虑,开始在东方增加兵力,哪怕只是做出姿态,对魏渊形成牵制,这就足够了!这将为我们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几周后,年迈的那日松长老带着庞大的使团和贡品向北进发。临行前,巴图尔亲自为他斟满马奶酒:
“长老,你的舌头比草原上的百灵鸟更动听。此去,不仅要让沙皇听到魏渊的威胁,更要让他看到与我们准噶尔交好的价值——我们可以是他南方最坚固的盾牌,也可以是通往东方财富之门的钥匙。”
那日松深深一躬:
“台吉放心,老朽必让罗刹人觉得,准噶尔的友谊,是他们在东方面对大明巨兽时,不可或缺的慰藉。”
目光从北方收回,巴图尔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西南方向——那片代表着叶尔羌汗国和青藏高原的区域。
“东方的路,暂时被魏渊这堵高墙挡住了。”
他的声音里没有气馁,只有转向的果决,
“但长生天给了我们草原儿女不止一条路!南方,同样是先祖荣耀照耀过的地方!”
他看向骁勇的博贝台吉:
“博贝,你还记得去年我们击溃的和硕特人吗?他们逃向了青海。那里有丰美的牧场,更有雪域高原上的神圣之城——拉萨!”
谋臣多尔济立刻领会:
“台吉高明!黄教(格鲁派)是连接所有蒙古人心的纽带。掌控了拉萨,就等于掌控了漠西、漠北乃至漠南无数蒙古部落的信仰!届时,我们号令诸部,将不再仅仅依靠弓刀,更有了神佛的旨意。”
“不错!”
巴图尔的野心在火光中熊熊燃烧,
“叶尔羌汗国(蒙古察合台汗国后裔所建)如今内部纷争不断,犹如熟透的果子。将其拿下,我们便获得了南下的基地和丰厚的粮饷。然后,我们的马蹄要踏上世界屋脊!下一步,应全力经略西南,将其打造为我们新的力量和威望之源!”
博贝台吉“唰”的一声抽出腰间弯刀,刀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台吉!给我三千精骑,我必为您扫清通往昆仑山的道路!让准噶尔的战旗,飘扬在布达拉宫的金顶之上!让世间所有蒙古人都知道,谁才是黄金家族真正的扞卫者和新的领路人!”
最后,巴图尔的目光再次锐利地投向东方。
“但是,我们绝不能对魏渊掉以轻心。高墙的虚实,必须探明!”
他转向多尔济,
“挑选最忠诚、最不起眼的死士,混入商队,或者伪装成喀尔喀的牧民,潜入大明边境。我要知道魏渊军队的一切:他们吃什么,用什么武器,训练如何,将领是谁,甚至魏渊本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每一份情报,都可能在未来决定千万勇士的生死。”
多尔济郑重领命:
“我会亲自挑选‘海东青’,他们的眼睛将穿透黑夜,为您带回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帐外,夜风呼啸,卷起千堆雪。
帐内,巴图尔的战略蓝图已然绘就:北联罗刹以制明,南征叶尔羌以图藏,西固根基,东窥虚实。他在狂沙与寒冰之间,下着一盘以整个亚洲为棋盘的巨棋。而魏渊,是他意料之外,却又必须击败的最强对手。
世界的格局,正在这位准噶尔枭雄的野心中,悄然重塑。
向大明派出使团,名义上祝贺魏渊大捷,表示友好。
实则精心挑选最敏锐的间谍,混入使团之中,不惜一切代价收集关于魏渊其人性情、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一切情报。
他要清楚地知道,这堵“墙”到底有多厚,有多硬。他不会永远等待,他只是在积蓄力量,等待这堵新墙出现第一道裂痕的那一刻。
“魏渊……”
巴图尔再次念出这个名字,这一次,他冷笑着。
“你是一头闯入羊圈的猛虎,搅乱了所有人的棋局。很好,这世上,唯有与猛虎搏斗的猎人,才配得上最荣耀的桂冠。”
他转身走向帐外,望向东方黎明前最黑暗的夜空。
他的野心从未熄灭,只是变得更加深邃和危险。
这是一场围,猎手和猎物同等地位,他们的名字是准格尔、魏渊、喀尔喀以及俄罗斯。。。
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西伯利亚荒原,卷起地面上的粉雪,将它们狠狠地砸在木质堡垒“托博尔斯克”的原木墙垒上。
这里是俄罗斯沙皇伸向东方的最远触角之一,西伯利亚总督的驻跸之地。
堡垒内部,与户外的酷寒截然不同,总督的厅堂内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烤火炉的燥热、皮革、伏特加酒以及淡淡熏香的味道。
高大的穹顶下,墙壁上挂着巨大的熊头和东正圣像,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奇异地共存于此。
西伯利亚总督,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多尔戈鲁基公爵,端坐在一张铺着厚实熊皮的高背椅上。
他年约五十,面色红润,一部浓密的、夹杂着银丝的栗色胡须修剪得十分考究,蓝色的眼睛里带着惯于发号施令的威严和审视一切的谨慎。
他身着一件深绿色的军礼服,金线绣制的肩穗和胸前的勋章在壁炉的火光下闪烁,与周围粗糙的木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刻意彰显着来自遥远西方的文明与权威。
厅门被两名高大的哥萨克卫兵推开,带着一股冰冷的空气。
准噶尔使者那日松长老,在通译的陪同下,步入了大厅。他内着蒙古袍,外罩一件风尘仆仆的皮裘,脸上刻满了风霜与旅途的疲惫,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如同鹰隼般迅速扫视了整个环境,最后定格在总督身上。
他右手抚胸,依照蒙古礼仪微微躬身,动作不卑不亢。
“尊贵的总督阁下,”
通译将长老的话转述为生硬的俄语,
“准噶尔汗国台吉巴图尔佩殿下的使者那日松,奉上我主的问候与友谊。”
侍从呈上了礼单:用金线捆扎的极品貂皮、来自天山脚下的巨大玉石、精心训练的猎鹰……每一样都精准地投合了罗刹贵族对东方奢侈品的渴望。
多尔戈鲁基公爵微微颔首,示意使者坐下,侍者端上了银杯盛放的伏特加。
“欢迎你,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这片被上帝遗忘的冻土上,能见到来自温暖南方的使者,总是令人愉快的。”
他的语气礼貌却疏离,带着公式化的腔调,“不知巴图尔大汗派你穿越千里雪原,所为何事?”
那日松并未直接饮用烈酒,而是用指尖蘸了一下,轻轻弹向火炉,这是一个微小的、表示敬意的草原习俗。
他抬起眼,目光真诚中带着忧虑:
“总督阁下,我带来台吉的友谊,也带来一个关乎我们双方未来的警告。一股来自东方的风暴正在形成,它的名字叫‘大明’,而驾驭这股风暴的将军,名叫魏渊。”
他仔细观察着总督的表情,继续用沉痛的语气说道:
“他不仅击败了北方的清国,更宣称要恢复汉唐的所有疆域。他的军队强大而好战,他们的火器或许不如贵国的精良,但其数量如同沙海中的石子。他们的目光,最终必然会投向北方——投向那些‘被非法占据’的土地,以及土地上丰饶的毛皮和矿产。黑龙江流域,或许会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
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壁炉中的木柴噼啪作响。
多尔戈鲁基公爵的手指无声地敲击着扶手,他蓝色的眼睛微微眯起,仿佛在评估这番话的价值和背后的意图。
他当然知道明国的存在,但一个如此强势的明国将领,却是一个全新的变量。
“一个……有趣的消息。”
总督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但显然多了几分考量,
“罗刹国与任何遥远的东方国家都无冤无仇。我们在这里,更多的是为了贸易与交流。”
他顿了顿,话锋微妙一转,
“不过,对于朋友提供的讯息,我们总是心怀感激。尤其是像准噶尔这样强大而智慧的邻居。”
那日松心中了然,对方并未完全相信,但疑虑的种子已经播下。他立刻接过话头:
“正因我们是邻居,才更应同舟共济。台吉殿下希望,能与总督阁下保持畅通的沟通。强大的准噶尔,可以成为罗刹国南方最可靠的伙伴,共同维护这片土地的和平与……秩序。”他强调了一下“秩序”这个词。
会谈持续了很长时间。
厅堂外,是西伯利亚无尽的严寒与孤寂;厅堂内,则是两个帝国前沿的代表,围绕着伏特加、地图和隐晦的威胁与承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博弈。暖帐之外,世界的格局正在寒冷中悄然改变。。。
总之,魏渊通过归化城一战,不仅暂时解除了大明北方的直接军事威胁,更成功地将明朝的影响力深度植入了蒙古高原,深刻改变了东亚北方的地缘政治格局,为未来与准噶尔等势力的角逐奠定了新的基础。
蒙古高原,乃至整个远东,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明末封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冰冷的月光洒在准噶尔汗庭的金顶大帐上,帐内,牛油火把将巴图尔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那张巨大的羊皮地图上,仿佛一头焦躁的困兽。
他的目光死死盯在两个点上:东方新近书写的“魏渊”,以及北方那片广袤标注着“罗刹”的、令人不安的空白。
“我们必须重新评估与俄罗斯的关系。”
巴图尔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打破了帐内的沉寂。他的心腹谋臣多尔济和猛将博贝台吉垂手而立,神情肃穆。
“罗刹人……他们是冰原上的狼群,所图甚大。”
巴图尔的手指划过西伯利亚的冻土,
“他们在勒拿河边建立雅库茨克堡,在贝加尔湖畔修筑伊尔库茨克,像钉子一样楔入我们的北方。他们要毛皮,要土地,要黄金,贪得无厌。”
“但眼下,”
巴图尔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这群北方的巨熊,其獠牙尚未完全对准我们。他们的胃口在于无尽的东方冻土和温暖的出海口,与志在收复汉地中原的魏渊,并无直接冲突。”
谋臣多尔济上前一步,眼中精光闪动:
“台吉的意思是……祸水东引?”
“正是!”
巴图尔猛地一拍地图,
“魏渊的崛起,对我们是大患,但对那些罗刹人,何尝不是一个遥远的警告?一个强大、好战且意图收复所有失地(包括他们正在蚕食的黑龙江流域)的大明,难道会是他们的朋友吗?”
他顿了顿,沉声道:
“派遣使者!要最狡猾、最能言善辩的那日松长老带队,携带西域最好的宝玉、最矫健的猎鹰、最雪白的貂皮,前往莫斯科沙皇的宫廷,或者至少,去见那位西伯利亚的总督。告诉他们,东方醒来了一头巨龙,它的名字叫大明,它的将军叫魏渊。他不仅要恢复汉唐故土,更要将他眼中的所有‘蛮夷’逐回老家……其中,自然也包括他们这些跨过了乌拉尔山的‘客人’。”
猛将博贝有些疑虑:
“台吉,罗刹人会相信吗?他们同样狡猾如狐。”
“他们不需要完全相信。”
巴图尔冷笑,
“他们只需要开始疑虑,开始在东方增加兵力,哪怕只是做出姿态,对魏渊形成牵制,这就足够了!这将为我们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几周后,年迈的那日松长老带着庞大的使团和贡品向北进发。临行前,巴图尔亲自为他斟满马奶酒:
“长老,你的舌头比草原上的百灵鸟更动听。此去,不仅要让沙皇听到魏渊的威胁,更要让他看到与我们准噶尔交好的价值——我们可以是他南方最坚固的盾牌,也可以是通往东方财富之门的钥匙。”
那日松深深一躬:
“台吉放心,老朽必让罗刹人觉得,准噶尔的友谊,是他们在东方面对大明巨兽时,不可或缺的慰藉。”
目光从北方收回,巴图尔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西南方向——那片代表着叶尔羌汗国和青藏高原的区域。
“东方的路,暂时被魏渊这堵高墙挡住了。”
他的声音里没有气馁,只有转向的果决,
“但长生天给了我们草原儿女不止一条路!南方,同样是先祖荣耀照耀过的地方!”
他看向骁勇的博贝台吉:
“博贝,你还记得去年我们击溃的和硕特人吗?他们逃向了青海。那里有丰美的牧场,更有雪域高原上的神圣之城——拉萨!”
谋臣多尔济立刻领会:
“台吉高明!黄教(格鲁派)是连接所有蒙古人心的纽带。掌控了拉萨,就等于掌控了漠西、漠北乃至漠南无数蒙古部落的信仰!届时,我们号令诸部,将不再仅仅依靠弓刀,更有了神佛的旨意。”
“不错!”
巴图尔的野心在火光中熊熊燃烧,
“叶尔羌汗国(蒙古察合台汗国后裔所建)如今内部纷争不断,犹如熟透的果子。将其拿下,我们便获得了南下的基地和丰厚的粮饷。然后,我们的马蹄要踏上世界屋脊!下一步,应全力经略西南,将其打造为我们新的力量和威望之源!”
博贝台吉“唰”的一声抽出腰间弯刀,刀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台吉!给我三千精骑,我必为您扫清通往昆仑山的道路!让准噶尔的战旗,飘扬在布达拉宫的金顶之上!让世间所有蒙古人都知道,谁才是黄金家族真正的扞卫者和新的领路人!”
最后,巴图尔的目光再次锐利地投向东方。
“但是,我们绝不能对魏渊掉以轻心。高墙的虚实,必须探明!”
他转向多尔济,
“挑选最忠诚、最不起眼的死士,混入商队,或者伪装成喀尔喀的牧民,潜入大明边境。我要知道魏渊军队的一切:他们吃什么,用什么武器,训练如何,将领是谁,甚至魏渊本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每一份情报,都可能在未来决定千万勇士的生死。”
多尔济郑重领命:
“我会亲自挑选‘海东青’,他们的眼睛将穿透黑夜,为您带回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帐外,夜风呼啸,卷起千堆雪。
帐内,巴图尔的战略蓝图已然绘就:北联罗刹以制明,南征叶尔羌以图藏,西固根基,东窥虚实。他在狂沙与寒冰之间,下着一盘以整个亚洲为棋盘的巨棋。而魏渊,是他意料之外,却又必须击败的最强对手。
世界的格局,正在这位准噶尔枭雄的野心中,悄然重塑。
向大明派出使团,名义上祝贺魏渊大捷,表示友好。
实则精心挑选最敏锐的间谍,混入使团之中,不惜一切代价收集关于魏渊其人性情、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一切情报。
他要清楚地知道,这堵“墙”到底有多厚,有多硬。他不会永远等待,他只是在积蓄力量,等待这堵新墙出现第一道裂痕的那一刻。
“魏渊……”
巴图尔再次念出这个名字,这一次,他冷笑着。
“你是一头闯入羊圈的猛虎,搅乱了所有人的棋局。很好,这世上,唯有与猛虎搏斗的猎人,才配得上最荣耀的桂冠。”
他转身走向帐外,望向东方黎明前最黑暗的夜空。
他的野心从未熄灭,只是变得更加深邃和危险。
这是一场围,猎手和猎物同等地位,他们的名字是准格尔、魏渊、喀尔喀以及俄罗斯。。。
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西伯利亚荒原,卷起地面上的粉雪,将它们狠狠地砸在木质堡垒“托博尔斯克”的原木墙垒上。
这里是俄罗斯沙皇伸向东方的最远触角之一,西伯利亚总督的驻跸之地。
堡垒内部,与户外的酷寒截然不同,总督的厅堂内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烤火炉的燥热、皮革、伏特加酒以及淡淡熏香的味道。
高大的穹顶下,墙壁上挂着巨大的熊头和东正圣像,两种截然不同的象征奇异地共存于此。
西伯利亚总督,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多尔戈鲁基公爵,端坐在一张铺着厚实熊皮的高背椅上。
他年约五十,面色红润,一部浓密的、夹杂着银丝的栗色胡须修剪得十分考究,蓝色的眼睛里带着惯于发号施令的威严和审视一切的谨慎。
他身着一件深绿色的军礼服,金线绣制的肩穗和胸前的勋章在壁炉的火光下闪烁,与周围粗糙的木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刻意彰显着来自遥远西方的文明与权威。
厅门被两名高大的哥萨克卫兵推开,带着一股冰冷的空气。
准噶尔使者那日松长老,在通译的陪同下,步入了大厅。他内着蒙古袍,外罩一件风尘仆仆的皮裘,脸上刻满了风霜与旅途的疲惫,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如同鹰隼般迅速扫视了整个环境,最后定格在总督身上。
他右手抚胸,依照蒙古礼仪微微躬身,动作不卑不亢。
“尊贵的总督阁下,”
通译将长老的话转述为生硬的俄语,
“准噶尔汗国台吉巴图尔佩殿下的使者那日松,奉上我主的问候与友谊。”
侍从呈上了礼单:用金线捆扎的极品貂皮、来自天山脚下的巨大玉石、精心训练的猎鹰……每一样都精准地投合了罗刹贵族对东方奢侈品的渴望。
多尔戈鲁基公爵微微颔首,示意使者坐下,侍者端上了银杯盛放的伏特加。
“欢迎你,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这片被上帝遗忘的冻土上,能见到来自温暖南方的使者,总是令人愉快的。”
他的语气礼貌却疏离,带着公式化的腔调,“不知巴图尔大汗派你穿越千里雪原,所为何事?”
那日松并未直接饮用烈酒,而是用指尖蘸了一下,轻轻弹向火炉,这是一个微小的、表示敬意的草原习俗。
他抬起眼,目光真诚中带着忧虑:
“总督阁下,我带来台吉的友谊,也带来一个关乎我们双方未来的警告。一股来自东方的风暴正在形成,它的名字叫‘大明’,而驾驭这股风暴的将军,名叫魏渊。”
他仔细观察着总督的表情,继续用沉痛的语气说道:
“他不仅击败了北方的清国,更宣称要恢复汉唐的所有疆域。他的军队强大而好战,他们的火器或许不如贵国的精良,但其数量如同沙海中的石子。他们的目光,最终必然会投向北方——投向那些‘被非法占据’的土地,以及土地上丰饶的毛皮和矿产。黑龙江流域,或许会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
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壁炉中的木柴噼啪作响。
多尔戈鲁基公爵的手指无声地敲击着扶手,他蓝色的眼睛微微眯起,仿佛在评估这番话的价值和背后的意图。
他当然知道明国的存在,但一个如此强势的明国将领,却是一个全新的变量。
“一个……有趣的消息。”
总督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但显然多了几分考量,
“罗刹国与任何遥远的东方国家都无冤无仇。我们在这里,更多的是为了贸易与交流。”
他顿了顿,话锋微妙一转,
“不过,对于朋友提供的讯息,我们总是心怀感激。尤其是像准噶尔这样强大而智慧的邻居。”
那日松心中了然,对方并未完全相信,但疑虑的种子已经播下。他立刻接过话头:
“正因我们是邻居,才更应同舟共济。台吉殿下希望,能与总督阁下保持畅通的沟通。强大的准噶尔,可以成为罗刹国南方最可靠的伙伴,共同维护这片土地的和平与……秩序。”他强调了一下“秩序”这个词。
会谈持续了很长时间。
厅堂外,是西伯利亚无尽的严寒与孤寂;厅堂内,则是两个帝国前沿的代表,围绕着伏特加、地图和隐晦的威胁与承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博弈。暖帐之外,世界的格局正在寒冷中悄然改变。。。
总之,魏渊通过归化城一战,不仅暂时解除了大明北方的直接军事威胁,更成功地将明朝的影响力深度植入了蒙古高原,深刻改变了东亚北方的地缘政治格局,为未来与准噶尔等势力的角逐奠定了新的基础。
蒙古高原,乃至整个远东,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喜欢明末封疆请大家收藏:()明末封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