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商谈成功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寒暄两句话,李修文直接说出了自己打电话的用意:


    “我有本小说,刚获奖,想交给你们出版社出版。”


    “你说的是《小王子》吗?”楚琳有些惊喜的问。


    “是的。”


    “太好了,当然可以,我原本还想主动联系你呢。”


    楚琳非常激动。


    先前。


    看完颁奖典礼,楚琳正犹豫着要不要找对方合作的事呢。


    没想到,对方却是主动打电话想把小说交给自己出版。


    这真是意外之喜!


    楚琳知道,这并不是因为庄生的小说没有人出版。


    这个大赛冠军,本身就有帮获奖者出书的的奖励。


    庄生之所以找自己,纯粹是先前的诚意打动了他。


    “那我发给你,你看完,咱们在商量合作的事?”


    “先谈合作吧,谈完我再看,我相信你小说的实力。”


    楚琳说。


    按惯例,无论对方是什么名家,出版社都是要看完才谈合作的。


    不过这次,楚琳却是有些担心会有别的出版社截胡。


    也因此,她打算先不看了,直接和对方签订合同再讲。


    无论是庄生,还是大赛评委,楚琳都是信的过的。


    能获得得冠军,胜过徐烨的作品,已经就说明小说够好!


    “额,行吧。”


    听到对方不看作品直接谈合作,李修文有些惊讶。


    不过,他对自己的小说有信心,也就没多说什么。


    反正看不看结果都一样,早点签完合同也早省事些。


    “稿酬还按之前的百分之二十五的版税分成如何?”


    和上次一样,楚琳依旧给了个足够高的版税分成比例。


    尽管这个版税分成比例使得出版社的盈利空间极其有限。


    但她知道,庄生找自己出版,肯定是满意这个版税分成。


    否则。


    对方凭什么来找自己这个走下坡路的出版社合作呢?


    因此,要想让庄生今后的小说在自家出版社出版。


    从而借庄生的著作让自家的出版社起死回生。


    她就决不能在稿费上对庄生这个天才作者吝啬。


    “行。”李修文说。


    对这个分成,他自然满意,不然也不会来找对方了。


    “好,我把合同发给你,你有空了把小说发过来。”


    “没问题。”


    挂断电话,没一会,楚琳就用邮箱发来了电子合同。


    看了下,和上次的一模一样,李修文便直接签了。


    签完,他随即就把《小王子》用邮箱发给了对方。


    之后。


    闲来无事,李修文继续写起了之前没写完的那篇小说:


    “弗兰卡每接触一个男人都要先不引起注意地搞清楚他胸口上是否有毛,


    要是有的话,就根本不予考虑……”


    与此同时,收到文档,楚琳也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起来。


    读之前。


    楚琳想,希望庄生的这篇小说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尽管如此,她也是抱着看小说是讲什么样的态度看的。


    毕竟是写给小孩子的,她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兴趣阅读。


    之所以读,更多的是为后面这本书的营销作打算。


    可当她读时,却被《小王子》这部小说给深深吸引住了。


    一口气,没有停留,她直接把这部中篇小说给读完了。


    读的时候,她时而欢笑,时而沉思,时而落泪。


    仿佛随小王子一块经历了一场自我觉醒的宇宙旅行。


    不仅让干涸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童真与爱的美好洗礼。


    更是让她对以往那些自以为成熟的观念深刻反思起来。


    读完,楚琳呆坐在沙发上,久久的才从感动中抽出。


    自从上初中后,她就再也没有读过童话之类的书籍了。


    她总以为,那是小孩子的读物,不该是长大了的她读物。


    多少年了。


    楚琳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再次被童话给打动!


    在她看来,庄生的这篇童话写的实在是太完美了。


    故事、语言、人物形象、立意等方面全部都堪称完美。


    她觉得这恐怕是她读过的所有童话里最好的一部!


    不说其它。


    就单凭里面到处都是振聋发聩的金句别的童话就比不过。


    比如:


    “大人们总想着去解释,可他们忘了语言本来就是误会的根源。”


    “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没有人愿意沉湎于回忆,只不过美好的都属于过去。”


    “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


    像这样的句子,小说里像不要钱似的到处都是。


    几乎每一句,它都道出了我们生活中被忽视的真相。


    读的时候。


    就像有一位洞察事实的智者在耐心教我们认清那些真相。


    试问哪一部童话里有这么多振聋发聩的句子呢?


    楚琳已经预料到了,等今后这篇小说出版被人阅读。


    它里面的句子不仅会成为学生作文里引用的常客。


    恐怕在网上也会成为被无数网友引用的热门语句……


    另外。


    楚琳感觉,这篇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写给孩子的童话。


    反而倒更像给成年人精心编制的一则成人寓言。


    让人们通过儿童世界的童真去反思成年世界的荒诞。


    “真厉害啊!”楚琳心里不由得发出了对庄生的赞叹。


    原本,这人写严肃文学,每一篇小说都堪称经典。


    这次,换题材,写了篇童话竟也写的如此优秀!


    可他才仅仅才十八岁啊!


    只能说,这个庄生的文学天赋实在是高的离谱!


    这让楚琳对自己先前给庄生高版税分成的决定非常满意。


    照这来看。


    以后庄生恐怕能达到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文学成就。


    现在和他合作,用高版税打动他,和他搞好关系。


    那以后先锋出版社还会愁没有好作品出版吗?


    “在火车站弗兰齐斯卡买了张报纸。在头等车厢读这份报纸时,她才知道,


    当她与海因里希在旅馆的床上幸福地沉浸在温柔乡的日子里,


    也就是1989年的11月6日至11日,柏林墙倒了。


    他们一点儿没有觉察到。”


    写到十点,写完《背对世界》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话。


    李修文松开键盘,心里却莫名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小说不长,两个晚上还不到,他就把小说写完了。


    可写完,小说却给他一种怅然若失的失落感觉。


    这一方面,是小说里西方那种道德对他道德观的冲击。


    另一方面,小说里人物和历史的命运交叉在一起。


    也让他感受到了个体在面对残酷时间下的渺小。


    这让他想到了很多,很多思绪在脑海里纷飞。


    比如中西方这两种性道德哪一种才是历史的趋势?


    人沉湎于个人感情真的会和整个世界疏远起来吗?


    在无限的时间中,人渺小的的一生真的有什么意义吗?


    想着这些东西,过了很久,李修文才从思绪中抽出。


    “写的真好啊。”回过神来,李修文不由得感叹道。


    感叹完。


    像从前一样,李修文暂时没有把小说投稿出去的打算。


    他打算等《变形记》发表了以后再投这篇小说。


    这会儿。


    他有些困了,去洗了个澡,便躺床上休息去了。


    次日上午。


    上当代文学课时,李修文突然收到了刘勇发来的信息。


    说有个外国人想要和他商量小说翻译授权的事情……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