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导演,这具身体的原主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此人很有名,主拍文艺片,拿过不少国际电影节的大奖。
但可悲的是,因尺度过大,他的电影几乎都不能在国内上映。
不过,他拍的每一部电影,质量还都是有保证的。
因此,被他改编,李修文并不排斥,便回他道:
“有的,不知这个小说的电影改编权能卖多少钱?”
“300万,只要电影初次改编权,这个价格怎么样?”贾长河说。
他并未存压价的心思,反而给了个非常高的价钱。
一般来说,短篇的电影改编权,不会超过这个数目。
他之所以给这么高,是看上了李修文的创作潜力。
他认为李修文以后肯定能创作出不少更优秀的小说。
价格给高点,开个好头,有利于今后和其的合作。
“行。”李修文爽快的说,这个价格超出了他的预期很多。
原本,他还以为一个短篇小说的电影改编权顶多百来万呢。
没想到这个贾长河竟然给出了这么高的价格。
对这个价格,李修文很满意,自然想都没想便爽快答应了。
“那好,你把邮箱发给我,一会我给你发个电子合同。
签了合同后,我立马把钱就打到你银行卡里面。”
“行。”李修文说。
……
不一会儿,电子合同发来,李修文仔细的看了下。
发现没什么问题,没有犹豫,他直接就签了合同。
签完,没多久,他的手机就收到了一条转账到账的通知。
如贾长河之前所说,三百万一分不少的转了过来。
对此,李修文非常激动,有种如梦似幻的不真实感。
两世为人,这还是他第一次亲身接触这么多钱。
尽管只是数字,也足够让他这种没钱人感到心潮澎湃。
想想看,这些钱,搁前世他干一辈子销售也不一定能挣到。
可如今,这么多钱就在他银行卡里可以随意支配。
过了许久,李修文才从这种激动中平复下来。
没再多想,他继续写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鳄鱼》:
“‘什么!你想我的鳄鱼死!’主人喊道,又冲了进来。
‘不!让你的丈夫先死,死在我的鳄鱼前面……”
……
写了两天,这天下午四点多,李修文写完了《鳄鱼》。
写完,他感慨颇多,更加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
不愧是大文豪,写这种荒诞小说也如信手拈来。
前世。
没看这篇小说前,李修文还把陀氏归于十九世纪的老作家一类。
读了后才发现,陀氏的“现代”比起那些后来的现代派作家也不遑多让。
一个人被鳄鱼吃了,还在鳄鱼肚子里面活的好好的。
这种荒诞,就像后来卡夫卡的主人公一觉醒来变成大甲虫一样。
还能说他不现代吗?
感叹完,李修文暂时没把这篇小说投出去的打算。
上篇《受戒》刚投,才隔了没几天,现在又写了篇。
写作速度之快,小说水准之高,难免让人匪夷所思。
如今有钱了,不用着急,慢慢来,过些天投也是一样。
……
时光如梭,眨眼间,就到了月初各大文学杂志发刊的时间。
和之前一样,作家何非依旧买了《现代文学》杂志来读。
打开后,看到上面有庄生的作品,他很是激动。
无关其它,纯粹是出于对又能阅读到优秀作品的激动。
回到家,进了书房,关上门,何非找了个舒适的姿势坐后。
立马打开杂志,找到庄生的作品,然后读了起来。
“受戒?”
看到小说名,何非有些疑惑,不知道为啥要取这个标题。
不过,联想到受戒是佛教里的,他颇为期待小说的内容。
毕竟之前,庄生的小说背景都是国外,国内还没有过。
而从名字上看,这个小说讲的很可能是发生在本土的故事。
没有犹豫,何非继续读了下去。
读了几句,发现自己没想错,他更加期待下面的内容了。
没作停留,他接着往下读,彻底沉浸在了故事之中。
读完,他不觉点了点头,心里给这篇小说极高的评价。
在他看来,这篇小说的水准同样不输庄生之前的作品。
固然,这篇小说没有讨论什么严肃的、宏大的问题。
可也没规定小说一定要探讨那些深刻的人类问题。
《受戒》这篇小说,未尝不是给小说创作开辟了新方向——
世俗事,人间烟火气,也可以作为小说审美创造的对象!
他第一次觉得,原来写小说也能这么自然实在。
不用往深了挖大道理,更不用凑什么曲折的热闹。
就把眼皮子底下的事情写透了,写得让人觉得“哦,是这样的”就够了。
相比于之前的小说,何非更喜欢庄生写的受戒这篇小说。
不像之前小说的外国背景,读的时候总给他一种陌生感。
读《受戒》时,他感觉字里像浸了水,非常亲切。
小说里明海红着脸应小英子那句“我给你当老婆”时,
读的时候,他甚至仿佛能听见水面的风,带着芦苇的沙沙声。
小说也没什么复杂的情节,更没有什么严肃的主题。
就是俩孩子看对了眼,和尚们该打牌打牌,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可这些细枝末节凑在一起。
却让他觉得比那些探讨人类命运的作品,更让人心里发暖。
这哪像是在写小说?
这是在把日子里的甜水,一勺一勺舀出来,盛在碗里递过来——
喝着,就不由得想起自家灶台上的那只粗瓷碗。
这个本事,除了天才,还真不是一般作家能有的!
“真是天才!”读完,何非不由得再次赞叹庄生道。
不过,庄生写的只是短篇,这却是让他感到遗憾。
固然,庄生的每篇小说,都可以被称之为世界经典短篇小说。
可相比于短篇,他还是更加喜欢阅读长篇小说。
他想,要是能读到庄生这个天才的长篇小说就好了……
感叹完,何非正打算合上杂志,到客厅里去吃饭呢。
却不经意间看到小说后面竟然是庄生的文字访谈。
他非常高兴,他想了解庄生这个作家已经很久了。
之前还特意在网上搜,只是却没能搜到庄生的任何信息。
没想到,这次竟然有他的访谈,可以让自己了解下这位作家!
没有犹豫,他迫不及待的读起了庄生的这篇访谈。
读完,他深感震惊。
他属实没想到写那么多杰作的庄生竟然只有十八岁!
当然,庄生能说出这么深刻、有见地的创作理解。
让他对庄生十八岁就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并不持怀疑态度。
过了好久,何非才从这种震惊之中平复下来。
“不愧是天才!”何非不由得再次深深的感叹道。
十八岁啊,就能写出那些可成为经典的短篇小说。
除了天才,对这妖孽般的天赋,他还能说什么呢?
他想,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认识下这个天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