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44 章 邹春兰的桃花运 1

作者:一猫一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家里的乖孙去了学校,最失落又最空闲的,自然是专门负责带孙子的邹春兰同志。


    邹春兰是地道的东北人,性格里带着东北人的爽利和热闹,自从孙子出生,就是她和保姆一手带大的,她几乎是把全部心思都扑在了孩子身上。


    如今孩子入了学,她一下子空了下来,偌大的房子里虽然有好几个佣人,事事无需她动手,但那种无所事事的寂寞感,却悄然蔓延开来。


    一开始,邹春兰没事就会去海贝幼儿园周围转悠,在外面隔着围墙听一听幼儿园里隐约传出的孩子们的哭声和笑声,说不定其中一个就是她家大孙子。然后心也飞到了幼儿园里。


    她甚至问赵雯雯,既然是自己家开的幼儿园,那她可不可以进去陪着孙子上学?


    赵雯雯简直哭笑不得,并严肃的让邹春兰打消这种念头:


    “妈妈,孩子总会长大,就像小鸟总会离巢高飞,你总不能陪他一辈子。以后不准在这样了,养孩子要学会放手,何况,泽嘉是男孩子,男孩子不能娇养,更应该早些放手,不能太溺爱。”


    看着邹春那不知所措无所事事的样子,赵雯雯又无奈的笑了起来:“妈妈,您没事可以去跳跳舞,学学插花什么的,一旦有事做,就不会成天想着你孙子了。”


    邹春兰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她也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寄托。


    在离家不远处的襄阳公园,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有锻炼的中老年人群,邹春兰觉得有趣,就也加入了进去,这一加入,没几天还就上瘾了。


    襄阳公园的早晨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太极拳团体前的录音机里放着古典音乐;交谊舞方队放着交谊舞曲;当然,还有广场舞方队。


    于是,邹春兰就迅速融入了那支规模庞大的广场舞队伍。动感的音乐、热闹的人群,让她似乎重新找到了活力和归属感。


    邹春兰虽然五十多岁了,但保养得宜,身材并未怎么发福走样,加上穿衣打扮讲究(赵雯雯定期让品牌上门为她服务),气质又带着东北女子特有的开朗大方,在公园里很快就成了引人注目的存在。


    没过多久,一位同样经常来公园锻炼的退休老先生,就注意到了这位看起来特别显年轻、笑起来又很爽朗的“新面孔”。


    老先生姓陈,据说是沪上本地人,退休前是某高校的教授,儒雅斯文,穿着整洁的白衬衫和羊毛针织背心,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先是远远地欣赏邹春兰跳广场舞,后来便借着各种名义上前搭讪。


    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起来。陈教授谈吐风趣,知识渊博,又格外体贴。


    今天带一小盒自己做的桂花糕给邹春兰尝尝,明天“恰巧”多带了一把伞在突然下雨时递给邹春兰,后天又“顺便”带来了两本邹春兰随口提过的东北民俗故事书。


    邹春兰一开始只觉得这是个谈得来的老伙伴,她在沪上久了,难得遇到一个能聊到一块去的人,也很开心。


    但很快,陈教授的“热情”就开始迅速升温,变得有些……失控,也让邹春兰受不了了。


    他开始每天准时在公园“蹲守”邹春兰,如果邹春兰偶尔一天没去,他就会显得异常焦虑,反复向其他锻炼的人打听。


    他不再满足于公园的偶遇,开始试图打听邹春兰的住址,经过他好几天的秘密跟踪,还真让他跟踪到了邹春兰住的武康路的老洋房。


    然后,鲜花开始了。不再是公园里随手摘的小野花,而是每天一束包装精美、价值不菲的鲜花,由花店伙计准时送到襄阳公园门口,指名道姓送给邹春兰女士。


    从热烈的红玫瑰,到优雅的百合,再到稀有的蓝色绣球……天天不重样。


    接着是情书。用毛笔小楷工工整整写在洒金信笺上的诗句,有时是抄录的古诗词,有时甚至是他自己写的……内容从含蓄的欣赏迅速变为直白热烈的倾慕,字里行间充满了“惊为天人”、“暮年逢春”之类的字眼。


    邹春兰看着那情书直犯愁,那都写的什么玩意儿?酸不溜丢的,她都不知道那老头是怎么想出来的?


    一天,赵雯雯在晨跑的时候,刚好撞见了陈教授送邹春兰鲜花的一幕,她憋笑憋得差点崴脚。


    没想到她们母女俩这么吃香,前不久她才被卡尔热烈的追求,这才过去几天,她妈妈又被老头子追。


    不过看着那老头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赵雯雯就想,邹春兰也单身那么多年了,如果她愿意,找个老头安度晚年也是可以的,所以,她就装作没看见。


    几天后,陈教授甚至开始试图“约会”,拿着交响乐团或者话剧演出的票,邀请邹春兰一同前往。


    邹春兰直接说她不懂什么音乐和话剧,不感兴趣,不去。


    但陈教授还是没放弃,这一切,让邹春兰感到极其窘迫和困扰。


    她这个年纪,又是从相对保守的年代过来,哪里经历过这种“疯狂”的追求?公园里已经开始有风言风语,老姐妹们都拿她打趣,让她又羞又恼,甚至有点不敢去公园了。


    晚上,在武康路老洋房那间宽敞的餐厅里,长长的餐桌上摆着精致的四菜一汤,却只有赵雯雯和邹春兰母女两人用餐(赵泽嘉有专门的保姆照顾饮食)。


    邹春兰食不知味,唉声叹气,终于忍不住跟女儿倒起了苦水:“……雯雯,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那个陈老师,看着挺斯文的一个人,怎么……怎么这样啊!现在公园我都没法去了,一去他们就笑话我!那些花,那些信……这要是让老家的人知道,我这老脸往哪儿搁!”


    赵雯雯正慢条斯理地喝着汤,闻言放下汤匙,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


    她脸上没什么表情,而是耐心的询问邹春兰,有没有想过找个老伴儿?


    邹春兰也清清楚楚的告知了赵雯雯:“我才不找呢!我有着这么舒心的日子,有你这么个孝顺女儿,有人伺候我,我日子不要过的太好。找个老头来干嘛?他以后动不了了,我还得伺候他,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既然知道了邹春兰的真实想法,赵雯雯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妈,你别担心。”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不是什么大事。你把那些花和信都交给冯姐处理掉,以后别再收了。至于公园,”她顿了顿,“你想去照样去,跳你的舞,练你的拳,不用理会别人说什么。”


    “嗯!”邹春兰点点头,她也决定,不再理会那个陈老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