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0章 神迹上演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景曜。


    这个名字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重量,让书房内原本凝重的空气,变得愈发沉滞。


    朱平安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张薄薄的纸,上面的字迹他并不陌生。玲珑阁的情报网中,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远超他任何一个兄弟。


    鸿煊王朝三皇子,以庶出之身,在储位之争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其智谋之深、心性之忍,被鸿煊朝野暗中比作开国之时的文帝。


    “看来,我们这位邻居,比我那几位好哥哥的鼻子要灵敏得多。”朱平安将情报放到烛火上,看着它蜷曲、变黑,化为灰烬。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燃起了一簇比烛火更亮的火焰。


    “家贼难防,外鬼更要命。”贾诩半眯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阴冷的笑意,“赵景曜此人,心性如狼。京城那场风波,他嗅到的不是储位之争的血腥味,而是王爷您这头潜龙身上,那股足以改变天下的味道。他派人来,不是为了找什么金矿银矿,他是想挖出您的根,看您究竟是凭什么,能在这短短时间内搅动风云。”


    荀彧面色凝重地点头附和:“文和所言极是。与四皇子那种只知贪图眼前利益的蠢货不同,赵景曜这样的人,才是王爷未来一统天下真正的心腹大患。他今日能派探子来,明日就能派刺客,后日,或许就是兵临城下。我们的一举一动,等于已经摆在了这位鸿煊三皇子的棋盘上。”


    整个事件的性质,在这一刻已然升级。这不再是兄弟阋墙的家务事,而是来自另一个强大王朝的凝视,是未来两国争霸的序曲。


    “棋盘?”朱平安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想把本王当棋子,也得看本王愿不愿意。既然他这么想看,我们就演一出好戏给他看,不但要让他看,还要让他看得明明白白,看得心痒难耐!”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心腹,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徐先生。”


    一直默默聆听的徐光启上前一步:“主公有何吩咐?”


    “我要你在试验田最外围,最容易被窥探到的地方,单独开辟一小块地。”朱平安的眼中闪烁着计谋的光芒,“用最好的肥料,最精心的照料,催生出几株长势最为夸张的土豆植株。记住,要让它看起来就像是得了神仙眷顾一样,但有一个要求——这些植株结出的果实,绝不能拥有再次繁殖的能力。”


    徐光启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朱平安的用意,躬身领命:“主公放心,草民懂得如何用水肥之法,使其‘华而不实’。”


    “很好。”朱平安又转向狄仁杰,“怀英,你以我的名义,伪造一份准备上奏父皇的奏章草稿,内容就写‘天降祥瑞于景云,神物亩产可期百石’,然后‘不经意’地遗落在书房,让那些无孔不入的眼睛,有机会‘看’到。”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沈万三身上。这位富可敌国的商人,此刻正因为书房里的肃杀气氛而紧张地擦着汗。


    “沈掌柜,你的商队,是时候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沈万三一个激灵,连忙躬身:“请王爷示下!”


    “我要你的人,在北地各州的商路和酒楼里,‘无意中’透露一个消息。”朱平安缓缓道,“就说本王府上,正在不惜血本地高价收购一种名为‘石髓’的罕见矿石,据说是用来滋养一种‘神种’,离了此物,神种便会退化为凡物。”


    贾诩听到这里,嘴角那丝笑意更浓了。高明!实在是高明!这个“石髓”的诱饵一抛出去,就等于给这个“神迹”上了一把锁。即便赵景曜得到了种子,也会因为找不到所谓的“石髓”,而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之中。


    一张针对远方窥探者的无形大网,就此悄然张开。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初秋。


    景云的天空,高远而湛蓝。田野间,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成熟与丰收的气息。


    一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速传遍了景云两县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街道——瑞王爷的皇家农场,今日要公开收获神种!


    这一天,景昌县城几乎万人空巷。


    皇家农场外,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被邀请来的各村里正、乡绅地主们站在最前面,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既期待又忐忑。而更多的,是自发前来的普通农户,他们挤在后面,踮着脚,扒着前面人的肩膀,议论纷纷。


    “真能跟传说中一样,一亩地收几十石?”


    “吹牛吧!咱这地,风调雨顺的年景,一亩能收三石都得烧高香了!”


    “可那是瑞王爷种的,说不定真有神仙保佑呢!”


    人群中,老农孙伯被请到了最显眼的位置。他神情复杂,几个月前的赌约还历历在目。这些日子,他亲眼看着徐光启那边的田地,藤蔓长得比他家的瓜藤还茂盛,绿油油的叶子肥厚得能掐出水来,而他那块精心伺候的“老法田”,却始终半死不活。他嘴上不认输,心里却早已翻江倒海。


    吉时已到,朱平安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出现在高台之上。他没有说任何废话,只是对着台下的徐光启,朗声道:“徐大农令,开始吧!让景云的父老乡亲们,亲眼见证奇迹的时刻!”


    “遵命!”


    徐光启亲自卷起袖子,拿起一把特制的铁锄,走到了那片被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试验田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整个农场,数千上万人,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噗嗤!”


    铁锄干脆利落地刺入松软的土壤。


    徐光启手臂发力,轻轻一撬,随着泥土的翻开,一抹喜人的黄褐色,出现在众人眼前。


    他扔下锄头,伸手一刨,再猛地一提!


    “哗啦啦——”


    一串!整整一串!大大小小七八个圆滚滚的土豆,被从土里带了出来!大的那个,足足有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


    “嘶——”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还没完!


    随着徐光启的示范,早已准备好的农户们一拥而上,铁锄翻飞,泥土飞扬。


    “天呐!快看!这一窝更大!”


    “我的娘!这是红薯?比俺家娃儿的脑袋还粗!”


    “神了!真的神了!一棵藤下面,能刨出这么多!”


    寂静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惊呼,是语无伦次的狂喊!一窝窝、一串串的土豆和红薯被从地里翻出来,很快就在田埂边堆成了一座座小山。那肥硕的个头,那惊人的数量,像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农人的心坎上,颠覆了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所有认知!


    “扑通!”


    老农孙伯,双腿一软,直挺挺地跪了下去。他看着眼前那座由土豆和红薯堆成的小山,浑浊的老眼中,泪水汹涌而出。他伸出颤抖的手,想要去触摸那些“神物”,却又缩了回来,仿佛那是圣物,不容亵渎。


    他猛地朝着高台上的朱平安,磕了一个响头,用尽全身力气,嘶哑地哭喊出两个字:


    “神迹——!”


    这一声,仿佛点燃了引线。


    “神迹啊!”


    “我们有救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瑞王千岁!瑞王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冲天而起,震得整个农场的地面都在微微发颤。无数的百姓跪倒在地,对着朱平安的方向,虔诚地叩拜。他们脸上的狂喜与感激,是最真挚的信仰,化作一道道无形的力量,涌入朱平安的身体。


    就在这片狂喜的海洋中,无人注意到,隐藏在人群最外围的几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几名伪装成普通农户的汉子,眼中正闪烁着贪婪与决绝的光芒。


    他们看着那些被堆成小山的“神种”,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其中一人,不着痕迹地抬起手,对着远处的同伴,做出了一个简单而致命的手势——动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