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 虚实结合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书房内的灯火轻轻摇曳,将墙壁上悬挂的景云地舆图映照得忽明忽暗。陆柄单膝跪地,周身散发的寒意仿佛能让烛火凝固。


    “探子?”朱平安搁下手中的毛笔,笔尖一滴浓墨落在宣纸上,迅速晕开,像一朵不祥的乌云。他抬起头,目光落在陆柄那张毫无波澜的脸上,“有多少人?什么来路?”


    “人数不明,分作数拨,昼伏夜出,行事极为谨慎。我部人手已在外围布控,暂未打草惊蛇。”陆柄的声音低沉而稳定,“但从其窥探方向与手段来看,目标明确,直指皇家农场。”


    朱平安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他很清楚,那片农场里藏着的,不是金银,而是比金银重要千百倍的未来。那是能撬动整个天下的根基。


    “传贾诩、狄仁杰速来议事。”


    命令下达,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两道身影便一前一后步入书房。贾诩依旧是那副睡眼惺忪、仿佛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的模样,而狄仁杰则步履稳健,眼神锐利如鹰。


    陆柄将情况简要复述了一遍。


    狄仁杰听完,抚着短须沉吟道:“王爷,农场之事乃最高机密,外人只知王爷在此开垦田地,以示与民同苦。这些探子能如此精准地盯上农场,而非城中府库或军营,说明他们得到的指令,就是要探查王爷您‘无中生有’的秘密。”


    “无中生有?”贾诩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开了口,声音里却透着一股洞穿人心的犀利,“狄大人说得文雅。在他们看来,主公您就是个戏法变得最好的骗子。在京城,您骗过了陛下,骗过了满朝文武,如今回到封地,他们自然想掀开您的底牌,看看您到底是怎么变的戏法。”


    他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扫过朱平安:“主公在京城搅动的风云太大,又得了陛下史无前例的封赏。您的那几位好兄弟,还有隔岸观火的其他势力,此刻的眼睛,恐怕比饿狼还绿,正死死地盯着景云这块肥肉。他们不信您能凭空变出粮食,更愿意相信,您是在这穷乡僻壤里,挖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藏。”


    贾诩的话虽然刺耳,却一针见血。


    朱平安点了点头,那些皇兄们的心思,他再清楚不过。他们宁愿相信朱平安走了狗屎运,发现了金矿铁矿,甚至是前朝遗留的宝库,也绝不愿相信他能依靠自身的能力,在短短时间内让一块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因为前者是运气,可以抢夺;而后者是能力,令人绝望。


    “既然他们想看……”贾诩的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冰冷而戏谑的弧度,那双半眯的眼睛里闪烁着危险的光芒,“那咱们就演一出好戏给他们看。不但要让他们看,还得请他们买票入场,最好……是连人带票,都给咱们留下。”


    书房内的气氛,因他这句话而陡然一变。


    “文和有何高见?”朱平安问道。


    “虚实结合,引蛇出洞。”贾诩伸出两根手指,慢悠悠地说道,“这农场,是咱们的实处,也是命脉所在,必须守得固若金汤。陆柄,你即刻加派人手,将农场围起来,日夜巡逻,阵仗做得越大越好,要摆出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架势,让他们觉得这里面藏着天大的秘密,把他们的注意力死死地吸在农场上。”


    “这是明修栈道。”狄仁杰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意图。


    “不错。”贾诩赞许地看了狄仁杰一眼,“然后,咱们就该暗度陈仓了。”


    他走到地舆图前,手指在上面划过,最终点在景云与邻近的云安州交界处的一座山上:“此处,名为‘黑风山’,我记得卷宗上记载,前朝曾在此开过矿,后因矿脉枯竭而废弃。此地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最适合藏点‘秘密’了。”


    “文和的意思是……”朱平安眼中精光一闪。


    “咱们就放出风声去。”贾诩笑得像只偷了鸡的狐狸,“就说瑞王爷福泽深厚,在黑风山的废弃矿洞里,发现了‘异宝’。至于是天降陨铁,还是前朝宝藏,就让他们自己去猜。猜得越离谱越好。然后,再派一队兵马,大张旗鼓地过去,把矿山封了,日夜看守。如此一来,一虚一实,真真假假,那些苍蝇们,总会选一个地方下嘴的。”


    这计策,不可谓不毒。它利用了人性的贪婪与多疑,设下了一个几乎无法拒绝的阳谋。


    朱平安当即拍板:“好!就按文和说的办!”


    计划布置下去,陆柄的锦衣卫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就像一张无声的网,悄然在景云地界铺开。


    不出三日,一个“好消息”便传了回来。


    “王爷,抓到了一个。”陆柄的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个生手,技术不精,在窥探黑风山动向时,被我的人拿下了。”


    审讯室设在王府的地牢深处,阴暗潮湿。


    朱平安并未亲临,这种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够了。狄仁杰只用了半个时辰,就从那名探子的嘴里,掏出了所有他想知道的东西。


    “是四皇子,朱承岳的人。”狄仁杰回到书房,向朱平安禀报,“此人是四皇子府上的一名门客,奉命前来查探王爷您受宠的‘根基’。看来,贾军师的计策,已经初见成效了。”


    “四哥……他还真是心急。”朱平安的指尖在茶杯边缘摩挲着,眼神冰冷。在京城时,这位四哥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没少给他下绊子。


    贾诩在一旁嘿嘿一笑:“主公,鱼儿既然咬钩了,线就不能收得太急。依我之见,不如把这条小鱼,再放回水里去。”


    “放虎归山?”


    “他不是虎,顶多算条泥鳅。”贾诩不屑地撇了撇嘴,“让他回去,把‘黑风山有异宝’这个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咱们那位四皇子殿下。这份‘大礼’,咱们得让他亲手接住了,才算妥当。”


    朱平安明白了,这是要将计就计,把假消息做实,让朱承岳深信不疑,从而投入更多的资源,跳进这个为他量身定做的陷阱里。


    “就这么办。”朱平安下令。


    然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陆柄却再次开口,他的声音比刚才更加凝重了几分。


    “王爷,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除了四皇子派来的这些‘明哨’,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伙人。这伙人,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他们人数更少,但个个都是顶尖的好手,反侦察能力极强,行动如鬼魅。我的人数次尝试追踪,都险些被对方反向察觉。他们对黑风山那边的动静毫不关心,目标自始至终,都锁定在皇家农场。他们的来历,暂时不明。”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又一次绷紧了。


    如果说四皇子的人是嗡嗡乱叫的苍蝇,那这伙人,就是潜伏在暗中毒蛇,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致命一击。


    贾诩那双半眯的眼睛,终于完全睁开了,里面闪烁着一种近乎于兴奋的幽光。


    “一明一暗,一蠢一精。这倒是有趣了,真是有趣了。”他低声喃喃自语,仿佛发现了一个极好玩的新玩具。


    他抬起头,看向陆柄,嘴角那抹冷笑愈发深邃:“看来,盯着咱们这块肉的,不止有家里的馋猫,还有外面的野狗。这野狗,比馋猫可聪明多了。”


    贾诩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直刺陆柄:“陆大人,想尽一切办法,我要知道,那伙‘聪明人’手里的请柬,究竟……是谁递来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