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监国之权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天色微明,紫禁城的宫门次第洞开。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气氛却比往日凝重几分。昨日六皇子府邸书房内的那场密议,如同投入水中的巨石,虽未激起明面上的浪花,却已在暗中搅动了深流。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议题枯燥,官员们大多心不在焉,眼神时不时地瞟向队列前方的朱平安。他今日一身亲王常服,面色平静,看不出丝毫异样。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又将风平浪静地结束时,朱平安迈步出列,声音清朗,响彻太和殿:“父皇,儿臣有本启奏!”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部聚焦在他身上。


    朱平安顿了顿,语出惊人:“儿臣恳请父皇,允儿臣暂理监国之职,为父皇分忧!”


    “轰!”


    此言如同九天惊雷,在太和殿内炸响!


    一众官员瞠目结舌,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监国?!六皇子疯了不成?!昨日他们还在“拥立”他为太子,今日他竟敢直接请封监国?这已不是野心勃勃,简直是利令智昏!


    王安康等一众世家官员,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他们彼此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朱平安果然年轻气盛,沉不住气!被他们这么一捧,尾巴就翘上天了!这下好了,自己往死路上撞,神仙也救不了他!


    老国公王安康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第一个跳了出来,痛心疾首道:“六皇子殿下!您……您怎能提出如此荒唐之请?!监国之位,非同小可,岂能轻授?!”


    “是啊,陛下!六皇子此举,实乃视国之重器为儿戏!”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恳请陛下降罪!”


    一时间,朝堂之上,指责之声此起彼伏。那些昨日还满脸堆笑,高呼“六皇子圣明”的官员,此刻仿佛换了张面孔,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将朱平安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他们心中暗爽:这下看你怎么收场!


    龙椅之上,泰昌帝朱乾曜的面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那双深邃的眸子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利剑般的审视,死死地盯住朱平安,怒火与失望交织其中,更深处却是一闪而逝的惊疑与权衡:“这孽子,是疯了,还是真有依仗?”


    “朱平安!”朱乾曜几乎是咬着牙吐出这三个字,声音冰冷刺骨,带着帝王的压迫:“监国之职,等同储君!你可知,你这请奏,一旦不谐,便是万劫不复!你究竟是何居心?!”


    父子之间的那点温情,似乎在这一刻,即将被彻底斩断。


    面对父皇的雷霆之怒,以及满朝文武的口诛笔伐,朱平安却依旧镇定自若。他再次躬身,双手呈上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朗声道:“父皇息怒,儿臣并非不知轻重。”


    他没有直接回应那些指责,反而话锋一转:“儿臣自知德薄能鲜,不堪大任。然,父皇明鉴,如今朝局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汹涌。太子新废,人心浮动,更有宵小之辈,借所谓‘拥立’之名,行党同伐异之实,意图裹挟父皇,扰乱朝纲,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方才还叫嚣不已的王安康等人,顿时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声音戛然而止。朱平安这话,分明是在指桑骂槐,将他们昨日的“拥戴”定性为“扰乱朝纲”!


    朱平安的声音愈发洪亮:“儿臣恳请监国,并非贪恋权位,更非觊觎大宝。而是恳请父皇,将这监国之位,当成一道‘考题’!”


    “考题?”朱乾曜的眉头微微一蹙,怒意稍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正是!”朱平安语气铿锵,“这道考题,既是交给儿臣,也是交给朝中所有真正心怀天下、愿为泰昌鞠躬尽瘁之人!儿臣愿立下军令状,以一年为期!若一年之内,儿臣能使国库充盈,百姓安居,吏治清明,则证明儿臣尚有微末之能,堪为父皇分忧解难!”


    他顿了顿,声音中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绝:“若一年之后,泰昌国势依旧,甚至有所衰退,儿臣无能,甘愿自请削去皇子身份,贬为庶人,永不干涉朝政!此誓,天地可鉴!”


    话音落下,整个太和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朱平安这番话给震住了。


    他竟然用自己的皇子身份,用自己的身家性命,立下了如此沉重的赌约!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治表态,这是一种近乎悲壮的豪情!他将世家们精心设计的“捧杀”阳谋,用一种更彻底、更决绝的“对赌”阳谋,硬生生给顶了回去!


    王安康等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反对?他们若反对,岂不就是承认自己心虚,怕朱平安真的做成了?怕泰昌真的在他手中中兴?那他们这些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的世家,岂不成了笑话?


    支持?万一朱平安真的失败了,那这一年的折腾,岂不是让本就动荡的朝局雪上加霜?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朱平安这一招“以退为进”,直接将了所有人一军,让他们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高明!实在是高明!


    龙椅上,朱乾曜眼中的怒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审视。他看着下方那个身姿挺拔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这个儿子,似乎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做出惊人之举。


    就在朝堂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之时,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陛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直沉默不语的当朝首辅张秉正,缓步出列。


    这位在朝堂上举足轻重,却又始终在皇子之争中保持中立的孤臣,此刻终于表明了态度。


    张秉正对着龙椅深深一揖,而后缓缓开口:“老臣以为,六皇子殿下此议,虽惊世骇俗,却未尝不可一试。”


    他环视一周,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官员,继续道:“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泰昌积弊已深,也确实需要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了。与其让宵小之辈在暗中搅弄风雨,不如给六皇子一个机会,也给泰昌一个机会。”


    张秉正的话,掷地有声。


    有了首辅的明确支持,天平,似乎开始倾斜。


    朱乾曜的目光在张秉正和朱平安之间来回移动,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每一次敲击都似乎在权衡着万千利弊。


    他看着下方那个充满自信的儿子,心中既有被其气魄震慑的惊异,也有对其野心难测的警惕,更有对泰昌未来的深深忧虑。


    这个疯狂的“监国之请”,他会同意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