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后,泰昌皇宫朝气殿。
朱乾曜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容肃穆,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站立的文武百官。
朱平安立于皇子队列的最末端,神情恭敬却不卑微。他的目光平静如水,无波无澜,仿佛今日只是寻常的早朝。
然而他的心中,却是波涛暗涌。
自从那日在御书房提出漕运改革之策后,他便一直在等待。等待着父皇的决断,等待着那份方案的命运,更等待着系统任务的进展。
“漕运衙门的亏空,已经查明。”朱乾曜的声音在殿中回响。
百官肃立,没有一人敢出声打断。
“根据朕的旨意,已经设立了流动督查御史,并重新整顿了漕运的内部管理制度。”
朱乾曜的目光在殿中扫过,最终落在了朱平安的身上。
“此策推行一月有余,初步成效已显。不仅有效遏制了亏空蔓延之势,亦已着手追查,挽回了部分损失。”
殿中众臣先是愕然,随即交头接耳之声渐起,无数道惊疑不定的目光在朱平安身上悄然汇聚。这项改革,来得如此突然,推行如此迅速,竟已见成效?
“这套改革方案,出自何人之手?”一位年迈的大臣忍不住问道。
朱平安握紧了拳头。
心脏在胸腔中急速跳动,他几乎能听见血液奔流的声音。
“六皇子朱平安。”朱乾曜的声音清晰有力,不容置疑。
如同一枚重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文武百官纷纷侧目,目光聚焦在这位一直不起眼的皇子身上。震惊、疑惑、不敢置信——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平安年纪尚轻,竟能洞悉漕运积弊,并条陈方略,确有独到之处。”朱乾曜的目光带着审视,缓缓颔首,语气中那份不轻易流露的赞许,清晰可闻:“此等见识,于皇子之中,亦属难得。”
公开的赞赏!
朱平安恭敬地低下头,将那一瞬间的激动与喜悦隐藏在眼底深处。
“儿臣不敢居功。只是偶然所得,恰巧对漕运管理有所启发而已。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
他的声音平稳,没有丝毫的得意或自满。
“陛下英明!”太傅站了出来,老迈的声音却异常洪亮。“六皇子年轻有为,实在可喜可贺!”
这句话,如同一道信号。
殿中不少大臣纷纷附和,称赞朱平安的见识与才华。那些曾经对这位皇子不屑一顾的目光,如今却充满了好奇与审视。
朱平安能感受到。
周身一阵阵暖流涌动,那是信仰值在不断增长的实质感受。
【系统提示:主线任务''获得皇帝的一次公开赞赏''第一阶段已完成,获得信仰值奖励:2000点】
【系统商城已更新,新物品已上架】
【召唤人物库已升级,更多华夏英杰已解锁】
这突如其来的系统提示,让朱平安几乎忍不住要露出笑容。但他强行压制住了这股冲动,依旧保持着谦恭的姿态。
朱承泽的眼神如刀,锋利地刮在朱平安的脸上。
太子的脸色,比往日更加苍白了几分。他抿着唇,目光阴冷,盯着自己这个素来不被看好的弟弟。
二皇子朱承煊则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眼中闪烁着不屑与愤怒。他无法相信,父皇会在满朝文武之前,公开赞赏这个废物皇子。
“朱平安……”他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仿佛在咀嚼一块难以下咽的食物。
三皇子朱承玉的神色更加微妙。他既不像太子那般敌视,也不像二皇子那般愤怒。而是带着一种审视与警惕,重新打量着这位突然崭露头角的弟弟。
四皇子朱承岳则是若有所思,目光在朱平安与太子之间来回游移,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朝会结束后,朱平安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了朝气殿。
他能感受到背后那些或敌视、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如芒在背。但他选择不回头,只是径直朝着自己的宫殿走去。
回到殿中,贾诩早已等候多时。
“恭喜主公。”贾诩的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陛下的公开赞赏,可谓千金难买。”
朱平安深吸一口气,终于放松下来。
“一切都在先生的预料之中。”
贾诩摇摇头。
“并非如此。陛下竟能在朝堂之上,如此直接地赞赏主公,倒是出乎诩的意料。”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陛下此举,既是嘉奖,亦是敲打,更是在为主公造势。看来,陛下对主公的期许,远超我等先前所料,这对主公而言,是极大的助力,亦是更重的考验。”
朱平安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欣喜。
贾诩微微颔首,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警醒。“但主公切记,今日之后,主公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被忽视的皇子了。”
朱平安明白贾诩的意思。
“先生是说,我已经进入了其他皇子的视线,特别是太子。”
“不错。”贾诩点头,“太子今日的眼神,不知主公可曾注意?”
朱平安回想起朱承泽那双充满寒意的眼睛,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注意到了。”
“那眼神中,已有杀意。”贾诩的语气变得更加低沉。“陛下的赞赏,是双刃剑。它带给主公的,不仅有机遇,更有危险。”
朱平安沉默片刻,随后点头。
“我明白。但这是必须要经历的。没有父皇的认可,遑论夺嫡?”
贾诩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主公能明白这个道理,甚好。只是接下来,我们需要更加谨慎行事了。”
朱平安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召唤人物库】
随着意念的触碰,一个全新的界面在他的脑海中展开。与之前相比,这个界面更加华丽,也更加庞大。
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诸葛亮】——三国蜀汉丞相,“卧龙”,智慧超群,忠贞不二。
【陆柄】——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精通情报与暗杀。
【王猛】——前秦丞相,治国能手,富国强兵。
【曹正淳】——清朝总管太监,权谋高手,善于宫廷斗争。
一个个名震华夏的历史英杰,赫然在列。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能力与特长,都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朱平安的心跳加速。
拥有这些人物的辅佐,自己在夺嫡之路上,将会有多大的助力?
但也正如贾诩所言,公开的赞赏,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有危险。那些曾经不屑一顾的兄长们,如今已经将自己视为竞争对手。太子更是对自己产生了杀意。
真正的血雨腥风,才刚刚开始。
朱平安退出了系统界面。
“那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朱平安问道。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诩认为,可以开始布局了。”
“什么布局?”
“人心的布局。”贾诩缓缓说道。“主公已有陛下的赞赏,这是最好的敲门砖。”
“接下来,该是结交朝中有实力、有潜力的大臣的时候了。”
朱平安若有所思。
“太傅今日仗义执言,此份情谊着实难得。平安之后定当择机拜访,以谢太傅赏识之恩,并请教治学为政之道。”
贾诩点头。
“不错。太傅德高望重,又以刚正不阿著称。他愿意为主公站台,已是难得的机遇。”
“太傅乃清流领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主公可先以请教学问为名,与之亲近,展现诚意与才学。若能得其真心认可,再由他引荐一二品行端正、有潜力的官员,则事半功倍。切记,结交需以诚,不可急功近利。”
朱平安感到一阵振奋。
经历了刚才的早朝,再加上贾诩的分析,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皇宫的深处,一场暗流涌动的棋局,已经悄然展开。
而这一次,朱平安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棋子,而是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调动棋子的棋手。
但即使有贾诩的谋划,有典韦、许褚的护卫,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与陷阱。
朱平安望向窗外,春日的阳光依旧明媚。
但他知道,属于自己的风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