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无形之箭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春日的皇宫依旧繁花似锦,但朱平安却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寒意。


    他行走在通往藏书阁的青石小路上,两旁侍卫见他经过,行礼的姿态恭敬,眼神却多了几分审视与揣测。路过的宫女太监们,也不再如往常般垂首默默而过,而是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目光时不时扫向他的背影。


    一切看似如常,实则暗流涌动。


    朱平安神色平静,脚步不疾不徐。他的心中早有预料,自从那日在朝堂上得到父皇公开赞赏后,这些变化便在所难免。


    “六皇子的漕运策论,听说是抄袭了户部某位老大人的旧稿呢。”


    “可不是,只不过那位老大人年事已高,很少入宫,才让六皇子有机可乘。”


    “据说那份奏章能呈到陛下面前,还是六皇子花了大价钱收买了传奏的太监。”


    这些话语断断续续传入朱平安耳中,说话者似乎并不避讳被他听见。


    朱平安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他明白,这是太子党羽开始的反击。不是直接的武力威胁,而是更为隐晦,也更难以防范的流言蜚语。


    回到自己的宫殿,典韦和许褚早已在门外等候。见到他回来,两人神色间竟是少有的愤怒。


    “殿下!”典韦上前一步,声音低沉有力,“属下在巡查时,听到了不少对殿下不敬的言论。”


    许褚也握紧了拳头,眼中杀气腾腾。“请殿下允许我们去''教训''那些长舌之人。”


    两位猛将满脸怒容,恨不得立刻冲出去找那些散播谣言的人算账。


    朱平安微微摇头,示意二人随他进入内殿。


    殿内,贾诩早已在案前等候,手中捧着一本书卷,神色淡然。


    朱平安挥手屏退左右,这才开口道:“今日回来的路上,听到了不少有趣的传言。”


    贾诩合上书卷,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流言开始传播了?”


    “不错。”朱平安点头,“说我的漕运策论是抄袭某位户部老臣的旧稿,还说我贿赂了传奏的太监。”


    典韦忍不住插话:“殿下,这些人太可恶了!请让我们去——”


    “不必。”朱平安抬手制止,声音平静而坚定。


    贾诩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外面的庭院。“这是太子党羽的试探性攻击,意在观察主公的应对和陛下的态度。”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朱平安问道。


    贾诩转过身,目光深邃。“不必理会。这种流言缺乏实证,越是辩解,反而越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主公只需每日如常,不必刻意反驳。让他们的流言如同石沉大海,无声无息。”


    朱平安点头表示认同。他知道,这是一场耐力与智慧的较量。


    “典韦,许褚。”朱平安看向两位忠心护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着想,但目前我们还不能轻举妄动。”


    典韦和许褚虽不甘心,但也只能领命。在他们看来,那些散播谣言的人就该尝尝铁戟和环首刀的滋味。


    朱平安却明白,在皇家的博弈中,蛮力并非万能。有时候,最好的反击不是正面交锋,而是静待时机。


    接下来的几日,朱平安依旧保持着往常的作息。早起读书,午后练字,偶尔去太傅处请教学问,每日定时前往母妃宫中请安。


    流言非但没有因他的平静而消散,反而愈演愈烈。


    一些原本对朱平安略有好感的朝臣,也开始对他投以怀疑的目光。朝堂上,那些曾经因他的漕运策论而赞赏有加的大臣,此时变得沉默寡言,见到他时只是简单行礼,再无多余的交流。


    朱平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面却依然平静如水。


    这天,他如常前往母妃的宫殿请安。


    母妃柳氏见他进来,示意宫女太监退下,殿内只剩母子二人。


    “平安。”柳氏的声音柔和中带着一丝担忧,“这些日子,你可还好?”


    朱平安恭敬行礼。“儿臣一切安好,母妃不必忧心。”


    柳氏端详着儿子的面容,轻叹一声。“宫中水深,你如今已开始崭露头角,必然会引来非议与猜忌。”


    她缓缓倒了一杯茶,推到朱平安面前。“为娘只想提醒你,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轻易落人口实。”


    朱平安接过茶杯,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儿臣明白。”


    柳氏目光温柔,又带着几分坚定。“那些流言,为娘也有所耳闻。为娘相信,我的儿子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人。”


    朱平安低头抿了一口茶,掩饰眼中的感动。母妃的信任,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儿臣不会辜负母妃的期望。”他的声音虽轻,却坚定无比。


    离开母妃宫殿,朱平安心中更加坚定了冷处理这些流言的决心。他知道,太子朱承泽的目的,不仅是要败坏他的名声,更是要逼他做出过激的反应,从而落下把柄。


    然而,朱平安的平静,却让太子有些意外。


    太子朱承泽的寝宫内,一名心腹正在汇报情况。


    “殿下,流言已经散播了数日,宫中大多数人都已听闻。但六皇子似乎毫无反应,依旧每日如常。”


    朱承泽眉头紧锁,手指敲击着桌面。“没有任何反应?”


    “是的。他既没有出面辩解,也没有派人去阻止谣言传播。就连他的那两个护卫,也没有任何异常行动。”


    朱承泽站起身,来回踱步。他原本以为,凭这些流言,足以让那个向来胆小怕事的六弟乱了方寸,做出一些愚蠢的举动。


    然而事实却像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他的脸上。


    “也许他是黔驴技穷,无力反驳。”朱承泽自我安慰道,“毕竟,那份漕运策论确实来路可疑。”


    心腹却不敢直言,只是低头应是。


    太子不知道的是,朱平安此刻正在自己的书房中,与贾诩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流言已经持续了数日,太子见我毫无反应,想必已经有些急躁了。”朱平安分析道。


    贾诩点头认同。“太子此举,本是想逼主公现出原形,或者做出失态之举。但主公泰然处之,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让他们无处着力。”


    “但流言终究是流言,没有实证,自然会随着时间消散。”贾诩继续道,“更重要的是,陛下会如何看待这件事。”


    朱平安沉思片刻。“父皇向来明察秋毫,想必不会轻信这些无稽之谈。”


    “不过,就怕太子会得寸进尺,采取更激烈的手段。”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主公放心,只要我们不给他们可乘之机,任凭他们如何兴风作浪,终究是徒劳。”


    夜色渐深,皇宫的每一处角落都笼罩在幽深的黑暗中。


    朱平安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灯火。流言如同无形的箭矢,虽然看不见,却能刺伤人心。


    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懦弱皇子。在系统的帮助下,在贾诩的谋划下,他将一步步崛起,直至问鼎九五之尊。


    流言终会消散,真相终会大白。


    而他朱平安,将在这场无声的战斗中,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等待着反击的最佳时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