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立于窗前,双手背后,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计划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执行了。”他低声自语。
屋内贾诩正伏案书写,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朱平安走近,看着那几张纸上工整却又带着几分潦草的字迹。
“先生,这就是我们要准备的假信?”
贾诩轻轻放下毛笔,抬头看向朱平安。
“正是。这封信的笔迹已模仿太子书童的手法,内容提及太子准备在下月军饷发放时动手脚,暗中削减二皇子所属部队的军饷,以此削弱其军中威望。”
朱平安仔细阅读信件内容,不禁暗自赞叹。信中所述军饷一事,恰是最近军中的热点话题,太子确实有权过问此事,而二皇子对军饷一向敏感。既有事实依据,又添加了恰到好处的阴谋色彩。
“此计甚妙,但如何让这封信不经意间落入二皇子手中?”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当然不能直接送去。我建议使用三重渠道,层层设伏,确保无法追查源头。”
夜色渐深,朱平安召来了典韦。这位魁梧的猛将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朱平安面前,粗犷的面容在烛光下显得更加坚毅。
“殿下有何吩咐?”典韦声音低沉如闷雷。
朱平安将一个小布包递给典韦。
“这个包裹,你需要在深夜时分,悄悄放在东宫外围的一棵老槐树下,然后立即离开,不要被任何人发现。”
典韦接过包裹,沉甸甸的,但他知道不该问太多。
“殿下放心,属下定会办妥。”
典韦离去后,贾诩轻声解释:“那老槐树是太子府中一个负责传递信息的小太监经常去的地方。他会发现这个包裹,以为是太子府中人放的,自然会交给太子书童过目。”
朱平安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然后呢?”
“太子书童是个贪财之人,我已安排人假扮成二皇子府上的侍卫,暗中接触他。若他见到这封信,必会想到从中获利。”
朱平安微微颔首,对这个环环相扣的计划感到满意却又有些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在宫廷阴谋中主动出击,一旦计划有漏洞,后果不堪设想。
深夜,典韦如幽灵般穿梭在皇宫的阴影中。他身形虽然魁梧,但动作却异常敏捷。绕过几处巡逻的侍卫,他悄悄接近了那棵老槐树。
典韦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迅速将包裹放在树洞旁的草丛中,用落叶稍加掩盖,却又不至于完全看不见。
任务完成,典韦没有多做停留,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清晨,朱平安早早起床,内心隐隐期待又紧张。贾诩已在书房等候,两人默契地没有提及昨夜的行动。
“主公,接下来我们需要耐心等待。计谋已下,棋子已动,接下来就看其他人如何反应了。”
朱平安点头,强迫自己专注于日常事务,不露异常。
三天后,朱平安通过母妃的隐秘渠道得知,二皇子最近行为反常,多次召见亲信将领,似乎在为什么事情做准备。
“看来鱼已经上钩了。”贾诩听闻后,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朱平安却仍有担忧:“会不会太明显?二皇子若是聪明,应该会怀疑信的真实性。”
贾诩摇摇头,语气平静:“人性之弱,在于总是愿意相信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确实存在。二皇子素来与太子不和,这封信只是将他心中已有的猜疑放大而已。”
朱平安若有所思,不再言语。
接下来的日子,朱平安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修习功课,继续扮演那个人人眼中无能的六皇子。但在私下,他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宫中局势的变化。
一周后,朱平安接到消息,太子府中一名亲信官员被人跟踪,此人正是负责军饷的户部官员。
又过三日,更大的风波出现了。二皇子在一次军中聚会上公开批评了近期军饷发放存在问题,言辞间隐含对太子的不满。这番言论很快传遍了朝野。
太子得知后勃然大怒,认为二皇子无端挑衅,两人的关系顿时降至冰点。
“计划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贾诩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裂痕已经公开化,而且恰好赶上年终核算,这个时机再合适不过。”
朱平安也感到一阵欣喜,但很快又冷静下来:“接下来呢?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事态发展吗?”
贾诩摇摇头:“现在最好的做法是继续观望,让事态自然发展。过度干预反而可能露出马脚。”
朱平安点头表示同意,内心却有些躁动不安。他已经尝到了谋略成功的滋味,那种掌控局势的感觉让他着迷。
朱平安回到寝宫。刚要躺下,突然脑海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成功引起特定目标人物的强烈情绪反应,获得信仰值+10】
朱平安心中一喜。虽然只是微弱的信仰值增长,但这证明了他的计划确实有效,系统也给予了肯定。
第二天早朝,太子与二皇子站在殿两侧,眼神交汇时带着明显的敌意。其他大臣似乎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异常,朝堂上的气氛微妙而紧张。
“主公,计划已初见成效,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猜忌已经埋下。但这只是开始,我们需要同时挑拨三皇子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朱平安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按照先前的计划,散布谣言说太子暗中排挤丞相一党?”
贾诩点头。
“正是如此。不过这次我们需要更加隐蔽。不能像上次那样留下实体的证据,而是通过口耳相传,让谣言在不知不觉中扩散。”
朱平安沉思片刻,突然想到:“我母妃虽在后宫地位不高,但与几位大臣夫人有往来。或许可以通过这个渠道?”
贾诩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
“主公思虑周全。妇人之间的闲谈最容易传播谣言,且不易追查源头。”
当天下午,朱平安便去探望了母妃。见儿子前来,她放下针线,温柔地笑了。
“平安,难得你今日有空来看为娘。”
朱平安在母亲身边坐下,压低声音道:“母妃,儿子有事相求。”
柳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屏退左右侍女后,才低声问道:“说吧,需要为娘做什么?”
朱平安简要说明了需要散布的谣言,但没有透露背后的详细计划。柳氏没有多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
“为娘明白了。这事交给我处理,你不必再问。”
朱平安点点头,心中微感诧异。母妃的反应如此平静,仿佛对这种宫廷阴谋早已习以为常。他隐约感觉到,母亲的背后似乎藏着更多他不知道的秘密。
几天后,谣言开始在宫中悄然流传。太子准备借机拔除丞相一党的传言,通过后宫妇人的茶会,很快传到了丞相夫人耳中。
丞相得知此事后,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私下已经增加了防备。三皇子朱承玉作为丞相女婿,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对太子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朱平安通过密切观察,发现三皇子最近频繁与丞相会面,且在朝堂上开始有意无意地针对太子提出的政见。
太子似乎也察觉到了三皇子的异常,但不明就里,只当是三皇子也想争夺皇位,开始暗中防备。
一个月后,情势已经明显变化。太子、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三方都开始加强自身阵营的团结,同时警惕其他两方的行动。
朱平安再次收到系统提示。
【恭喜宿主,成功制造多方势力的混乱局面,获得信仰值+50】
贾诩对局势的发展感到满意,但警告朱平安不要得意忘形。
“主公,目前局势发展良好,但我们仍需保持低调。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三位皇子之间的争斗上,没有人会想到这一切是由您引发的。”
朱平安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会继续保持隐忍,扮演那个无能的六皇子角色。”
贾诩欣慰地笑了:“主公明白这一点就好。兵法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现在的您,就是在''能而示之不能''。”
朱平安站在窗前,看着远处太子和二皇子的宫殿方向,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成就感。通过简单的几步棋,他已经搅动了这潭死水,让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子们不得不相互戒备,消耗彼此的精力。
夜色渐深,朱平安的影子被烛火拉得很长。他知道,这只是夺嫡之路上的第一步,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一颗帝王的种子正悄然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