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朝堂风云

作者:骑着蜗牛逛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百官肃立两侧,面容严肃。


    太子今日精神不佳,眉宇间带着一丝阴郁,时不时用余光瞥向另一边的二皇子与三皇子。


    殿内响起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众臣垂首,肃立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


    皇帝朱乾曜一身龙袍,龙行虎步,威严十足。他扫视群臣,缓缓坐下,开启了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正当众人以为今日又是一场平静的早朝时,户部尚书孙大人突然上前一步。


    “臣有本奏!”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启禀陛下,近来军中军饷发放出现异常,有人私自克扣军饷,致使边军将士怨声载道。臣请陛下彻查此事,以安军心!”


    这番话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凝固。


    二皇子朱承煊脸色骤变,目光如刀般射向太子。


    太子先是一愣,随即恢复常态。


    “父皇,军饷之事,向来由太子监国协同户部共同管理。若有问题,儿臣责无旁贷,愿全力配合调查。”太子沉声道,语气中透着一丝无辜。


    二皇子冷笑一声,挺身而出。


    “父皇,军饷之事关系重大。太子既然主动提出配合调查,想必是心中有数。儿臣恰好得知,正是我所辖的西北三营军饷被克扣了两成之多!”


    话音刚落,殿内一片哗然。


    太子面色阴沉,强压怒火。


    “二弟此言差矣。军饷发放有完整账册,何来克扣一说?莫非是二弟的心腹贪墨了军饷,如今反倒栽赃于本宫?”


    “太子殿下慎言!”二皇子怒喝,“我朱承煊行得正坐得端,岂容你如此污蔑!”


    皇帝见状,眉头紧锁。


    “够了!朝堂之上,岂容你们兄弟相争?”皇帝怒斥道,“军饷一事,事关军心士气,朕命三法司会同户部一同彻查,不得有误!”


    太子见形势不妙,急忙解释。


    “父皇,儿臣绝无克扣军饷之意。定是有小人从中作梗,挑拨儿臣与二弟的关系!”


    “那依太子的意思,是谁在挑拨?莫非是朕?”皇帝声音如雷。


    太子顿时跪倒在地。


    “儿臣不敢!请父皇明察!”


    皇帝冷哼一声,目光在太子和二皇子之间游移。


    “军饷一事,事关重大。若查实有人克扣,朕绝不姑息!尤其是你,太子,身为储君,更应谨言慎行,今日竟在朝堂上与皇弟争吵,成何体统!”


    三皇子朱承玉一直站在一旁冷眼旁观,此时却意外开口。


    “父皇,太子身为储君,确实应以身作则。今日之事虽尚未查明,但太子监管不力却是事实。儿臣建议,暂由丞相大人接手军饷一事,以正视听。”


    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是在落井下石。


    太子闻言,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太子身边的心腹大臣们也纷纷变了脸色。一个军饷问题,竟然涉及到了太子的监国权,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弹劾了。


    “准奏。”皇帝冷冷道,“即日起,军饷发放改由丞相负责监管。三法司限十日内给朕一个交代!”


    太子如遭雷击,勉强叩首。


    “儿臣遵旨。”


    朱平安回到自己的寝宫。贾诩已在书房等候,桌前摆着一盘残局,正低头思索。


    “先生,今日朝堂上的事,你可知晓了?”朱平安掩不住兴奋,关上门。


    贾诩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略有耳闻。看来那枚棋子已经发挥作用了。”


    朱平安点头,将朝堂上的情形详细描述了一遍。


    “太子这次损失惨重,不仅在皇父面前失了脸面,更失去了监管军饷的权力。而丞相作为三皇子的岳父,此番接手军饷,无疑是三皇子的一次重大胜利。”


    贾诩捻须微笑。


    “主公所言极是。此次布局,我们一举多得。不仅加深了太子与二皇子的矛盾,还让三皇子趁机得利,使三方势力更加难以调和。”


    朱平安陷入沉思。


    “先生,太子失去军饷监管权,对我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吗?”


    贾诩站起身,踱步至窗前。


    “主公切莫小看这军饷监管权。太子作为储君,掌握军饷乃是朝廷默许的权力之一,实则是皇帝对太子的倚重和认可。如今这权力被剥夺,意味着皇帝对太子的信任已经出现裂痕。”


    贾诩停顿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更重要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饷乃是控制军队的重要手段之一。太子失去军饷监管权,等同于失去了对军方的部分掌控,这对未来的局势发展至关重要。”


    朱平安恍然大悟。


    “先生远见如炬!我本以为只是让太子难堪,原来还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贾诩微微颔首。


    “兵者,诡道也。我们当前的任务,并非正面对抗太子,而是以迂回之法,削弱其根基,使其内部出现裂痕。今日朝堂之上的一幕,不过是开始而已。”


    朱平安暗自欣喜,但还是有一丝担忧。


    “太子党羽势力庞大,会不会查到我们头上?”


    贾诩胸有成竹。


    “主公放心。我已布置妥当,让太子的心腹去调查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官。此人平日与二皇子府上有些往来,足以将嫌疑引向二皇子。太子如今满腔怒火,必定将目标锁定在二皇子身上,绝不会想到默默无闻的六皇子。”


    正说话间,典韦从外面快步进来。


    “主公,有消息传来。太子已命心腹暗中调查二皇子府上的几名侍卫,似乎怀疑是二皇子指使人伪造的证据。”


    朱平安与贾诩相视一笑。


    “太子果然上钩了。”朱平安喃喃道。


    贾诩捻须轻笑。


    “若他们调查的方向正确,或许还有转圜余地。可惜,越是追查,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嫌隙就越深,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朱平安沉思片刻,又问道。


    “先生,此次事件后,我们是否需要再添一把火?”


    贾诩摇头。


    “暂时不必。棋子已落,需静观其变。太子失势,二皇子与三皇子必会趁机扩大影响。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保持低调,让他们互相消耗。”


    朱平安点头表示理解,突然感到脑海中一阵微妙的波动。


    【恭喜宿主,成功使太子在皇帝面前失分并削弱其权力,获得信仰值+200】


    这是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一笔信仰值!朱平安心中暗喜,但面上不露声色。


    当晚,朱平安独自一人在灯下翻阅兵书。许褚在外守卫,典韦则去打探太子的动向。


    窗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朱平安警觉抬头。是母妃的贴身婢女小翠。


    小翠向朱平安行礼后,轻声道。


    “娘娘让奴婢告诉殿下,太子已派人暗中监视二皇子府上的一切动向。同时,太子的心腹也在调查与军饷有关的户部官员。”


    朱平安微微点头。


    “我知道了。替我谢谢母妃。”


    待小翠离去后,朱平安陷入思索。母妃的情报网络远比他想象的要广泛,这是他的一大助力。


    第二日,朱平安特意在御花园散步,远远看到几位皇子也在园中游玩。


    以往,其他皇子看到他,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出言讥讽。但今日,四皇子朱承岳在与五皇子交谈时,有意无意地朝他这边看了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


    朱平安心中一动,表面上依旧装作懦弱胆小的样子,快步离开了御花园。


    回到寝宫,朱平安立刻找到贾诩。


    “先生,四皇子似乎对我起了疑心。”


    贾诩不动声色。


    “主公不必担忧。四皇子向来聪明,对朝中变化敏感。但他最多只是起疑,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会轻举妄动。”


    贾诩顿了顿,接着道。


    “不过,这也是个信号。表明主公的行动已经引起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其他皇子开始注意到你的存在,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朱平安点头,心中有了决断。


    “那我更要做好隐忍的准备,不能打草惊蛇。”


    贾诩赞许地点头。


    “主公明白这一点最好,当下,我们需要继续隐藏锋芒,等待更好的时机。”


    三日后,朝廷公布了军饷调查的初步结果。果然如朱平安预料,太子直接管辖的军饷账目并无问题,但在下属负责的区域,确实存在克扣现象。


    太子虽然没有直接责任,但监管不力的罪名是跑不了的。皇帝在朝堂上当众训斥了太子,令其面壁思过五日。


    “罚得不重,但足够让太子难堪了。”朱平安对贾诩说道。


    贾诩摇头。


    “主公只看到了表面。太子受罚不重,但皇帝已经开始考虑削减太子的权力。这次军饷事件,不过是一个导火索。接下来,太子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朱平安恍然大悟。


    “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已经成功在皇帝心中埋下了对太子的猜疑?”


    贾诩点头。


    “正是如此。帝王之心,最忌猜疑。一旦皇帝对太子产生怀疑,即使没有实质证据,也会潜意识地防备。这对太子而言,远比表面的惩罚更为致命。”


    朱平安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那么,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


    贾诩凝视朱平安,眼中带着赞赏。


    “太子一党被削弱,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虑其他方向。不过,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继续保持低调,积累力量。”


    “先生此言极是。眼下,我们需要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待来日羽翼丰满,再徐徐图之。”


    夜深了,朱平安站在窗前,遥望皇宫中央的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曾经高不可攀的王座,如今在他眼中已不再遥不可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