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章 清汤大老爷

作者:蜗享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家主,村口一屋,有八人藏身!”


    “七男一女,皆已被我们控制住了!”


    听了李泽所言,李煜眉梢一挑,诧异道。


    “仅有一女子?”


    这个男女比例,倒是颇为古怪。


    随即,他回头向其他人交代道。


    “李松,在此地护好你家小姐。”


    “李贵,再带五人,随我去一看究竟。”


    “喏!”


    被点到的两人抱拳揖礼,自无半点异议。


    在李云舒没有明确反对的前提下,李松等沙岭李氏家丁,还是乐意继续听从李煜号令的。


    不光是因为李煜的武官身份。


    也隐约涉及到如今大顺很......传统的民风习俗。


    女子当不得家,唯寡妇除外。


    好在。


    效忠主家,和听命上官,二者在此刻也难得的并不冲突。


    李云舒从厢车上探出身子,向李煜叮嘱道。


    “煜哥,小心些。”


    终究是这女子的态度。


    才是真正左右沙岭李氏家丁如今恭顺态度的风向标。


    “嗯,不必忧心,只是些乡野小民罢了。”


    李煜安抚了一句,便驭马入村。


    ......


    其实,如果只有男子。


    李煜难免会怀疑这是伪装平民的贼匪。


    唯有加上老弱妇孺,这些人的村民身份,才算有了些可信度。


    是故,七男一女的搭配,依旧让他疑虑。


    “家主,便是他们了!”


    领头的李泽,牵着李煜胯下的战马引路。


    入了村中,仅是过了一个拐角,便看到了那些人。


    李煜一眼便断定,这伙儿人就是平头百姓。


    那脸上的惶恐和无措,怕是做不了假。


    还有其中的七名男丁。


    他们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繁苦农活的磋磨痕迹。


    不论是隐隐有些弯驼的身形,还是皲裂手指上明显突出的骨节。


    都与那些过了今天没明天,一心只顾及时行乐的贼匪,有着天壤之别。


    这样的手,不是积年老匪该有的。


    “大人,大人明察!”


    “我等都是本村良民!”


    村民们也一眼就看见了骑着高头大马的武官。


    纵使再没见识,通过李煜与众不同的甲胄,也能意识到他在这些官兵中地位不低。


    “肃静!”


    李义适时喝止了他们的喊饶声。


    嘈杂的大喊大叫,除了可能吸引不知道藏在哪个角落的尸鬼。


    对双方都没有半点益处。


    被李义这么一吓,村民们立时就闭上了嘴,噤若寒蝉。


    “挑个你们之中领头的出来,本官有话要问。”


    李煜挥着马鞭,指向众人。


    听了他的话,其余男女,均下意识望向一人。


    有时候,负责拿主意的,跟领头的,在旁人的下意识反应中没什么两样。


    孙四六懵了。


    他左看一眼,右看一眼。


    孙四六举起手指向他自己,微张着嘴,不敢置信。


    那反应,仿佛是在向同伴们无声地发问......


    ‘我什么时候成了领头的?’


    这动作,倒是让有些汉子抿了抿嘴,后知后觉地转过了头。


    不过,已经迟了。


    一个小小的诈言,李煜已经锁定了这伙人的主心骨。


    能被几人这样下意识依赖。


    纵使不是领头之人,那起码也得有个狗头军师的特殊地位。


    这时,孙瓜落心下一横,转过视线,他自己先一步站了出来。


    “大人,我就是领头的!”


    李煜不置可否。


    只是将马鞭指向了孙四六所在,淡淡道。


    “那边的汉子,你也一并上前。”


    孙四六还能有什么法子呢?


    “没问题,军爷!”


    他只能往前进了两步,认命地凑到了拒马跟前儿。


    似是打算隔着路障,听面前的武官究竟有什么话要说。


    这也决定了,他们还有没有必要,最后挣扎一下!


    他自以为动作隐蔽。


    殊不知那微微岔开、重心下沉的双腿。


    在李义这等武夫眼中,已是下盘发力的前兆。


    若不是李煜扬起了手,无声制止了亲卫们下一步动作。


    兴许近前的李义,就会抽刀,架上孙四六的脖子了。


    但......有戒心是正常的。


    “本官问,你二人一起来答。”


    “尔等何人?何处来?往何处去?”


    这是最后一步查验。


    如果是乡野百姓,起码对前两个问题都能马上给出明确的答案。


    唯独那些山上落草的匪寇。


    这种人往往不敢言明出处,总要犹豫一瞬,回忆下山脚下的村子到底叫个什么名字。


    这细微差异,便是官差们屡试不爽的验身之法。


    当然,也难免会有误判。


    冤案冤杀,也就因此屡见不鲜。


    “我等是西岭村民......”


    孙四六和孙瓜落几乎异口同声,立时答出。


    生怕慢上一秒,就惹得骑马的将军不快。


    ......


    二人意思大差不差,李煜也听了个明白。


    这些村民逃得早,成功上山躲藏。


    两日前目睹山脚下的一场厮杀,他们便壮着胆子下山查看。


    后面的,也就无非是趁着村内靖平,赶紧搜寻生者,搜集物资。


    “......草民们就想搜集些物什,带到山上,全家老小就能多熬上一熬。”


    两人说的悲惨,突出了他们如今境遇的贫寒落魄。


    大概就是怕这些官兵起什么劫财之心。


    “好了,本官已经听得明白。”


    李煜止住了二人的辩白。


    继续听他们废话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本官现下给你们个机会。”


    “若要跟上,便一起走。”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脸上虽说都有一些意动,却没人吭声。


    就算是全家死绝的那女子,也装的像个鹌鹑。


    危难之下,和这伙陌生官兵之间的信任,根本就不是这一时能搭建起来的。


    这种即想得到庇护,又感到畏惧的矛盾感,充斥着他们的内心。


    “大人明鉴,草民等家小还在山上困守。”


    “怎忍抛下家小离去!”


    至此,李煜才真的肯定了他们的身份。


    并心下断定,没有威胁。


    先前于村口浮现的杀意,此刻已然褪去。


    无故屠戮这些在绝望中苟延残喘的百姓,绝不是他所愿意的。


    与己无争之时,他还算是个‘好人’。


    李煜勒马,带队折返,村外的车队也没什么余力贪图这些村民的物资。


    最简单的原因,放不下。


    不过,他在临走前,还是给领头的孙四六和孙瓜落两人,丢下一句劝告。


    “此疫,祸及天下,尔等也该早思出路。”


    李煜顿了顿,补充道。


    “抚远县满城尸疫肆虐,尽是吃人的尸鬼,尔等小民切记勿要靠近,白白送命。”


    随后,他再不言语,拨马便走,只留给那一院村民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