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章 分兵!留?还是逃?

作者:蜗享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云舒却是等不下去。


    “舅父,既然官兵和那些疯人鏖战,就证明他们起码是有备而来!”


    没有准备的兵卒,第一次直面成群的疯子,混战厮杀的下场。


    本地抚远卫的武官们,早已经好好的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就算是精干的家丁披甲,也抵不住群尸环伺,一齐扑咬堆叠。


    赵琅深吸一口气,浑浊的眼珠里布满血丝,他没有看李云舒,而是转向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赵钟岳,声音沙哑地问:“岳儿,你怎么看?”


    赵钟岳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弄得有些发懵。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祖母的心头宝,而且还是小时候还曾吊打过他不止一次的表妹......李云舒。


    这位表妹自小便比他更有主见,此刻的沉稳决绝更是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一时间不知该附和还是反驳。


    赵钟岳刻意略过李云舒的视线。


    他又迎上父亲沉重的目光,支支吾吾道。


    “爹……我觉得,表妹言之有理。但……但咱们府里上上下下二百多口人,妇孺众多,这……这怎么走?”


    他这话,算是说到了在场大部分人的心坎里。


    这才是最要命的症结所在。


    逃?谈何容易!


    “是啊,表小姐。”


    一旁的班头赵怀谦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机会,他苦着一张脸,满是风霜之色。


    “咱们脚下这地界,好歹是咱们自己的家。”


    “有高墙,有存粮,弟兄们拼了命,还能护个周全。”


    “可要是出了府……天大地大,哪里是我们的活路?”


    “万一那些官兵……他们不管我们这些百姓死活呢?咱们这点人,贸然带着家小出去,怕不是给那些疯人塞牙缝的。”


    他的话糙,理却不糙。


    这世道,人命比草贱。谁能保证那些所谓的官兵,就是来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乱世之中,兵即是匪,匪亦是兵。


    李云舒闻言,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决绝。她向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


    “抚远县已是死地,粮草总有吃完的一天,高墙也终有被冲破的一日。到那时,我们与笼中待宰的猪羊,又有何异?”


    “舅父,您是聪明人。”


    “这支兵马,不管他们是谁,他们能杀进来,就有办法顺着来时路杀出去!”


    “我们借着他们进来时清出来的路,九死一生。留在这里,十死无生!”


    “九死一生……十死无生……”赵琅喃喃自语,心里尽是挣扎。


    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留在这儿,众人家小好歹都还活着,不用承担离别之苦,不是吗?


    所以才更难抉择!


    就在书房中气氛凝滞如冰,几乎让人窒息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无比的脚步声,伴随着守门家丁惊惶的呼喊。


    “老爷!老爷!不好了!”


    “南坊里的官兵分流了!”


    “一半人好似正沿着来路往回退!退进了他们来时的几处院子!”


    赵钟岳急问,“那另一半呢?!”


    “另一半,另一半官兵似是还在往北走!看旗子,似是快到坊墙根了!”


    赵钟岳和父亲赵琅对视一眼,皆大感不妙。


    赵钟岳没忍住,先开口道。


    “父亲,官兵怕是被那些疯子逼退了!”


    “我们该怎么办?”


    他到底是年轻,也是嫡子,还没来得及去跟着赵家的商队走草原历练。


    乍然遇上这种大事,难免沉不住气。


    赵琅沉思,随即目光扫了一眼跃跃欲试的李云舒,和面色踌躇的赵怀谦。


    “莫急,还有一半人马呢!他们只是分兵,还不是撤退!”


    这话说的,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


    南坊内的李煜也是没办法。


    一场惨胜,将这些沙岭堡屯卒打回了原形。


    路上几次小胜攒下的信心,已经溃散。


    再逼屯卒们往北进......


    他们纵使不得不听命,也早已成了那惊弓之鸟,在尸鬼面前彻底失了镇定。


    反倒不如让他们往南归,还能激起他们七分求活的欲念,分队守在院子里。


    再在院门口清理过的巷道,仿照李松四人此前所见的那般陷阱。


    仿照那怪异的王二,用绳索布置些许高低交错的绊绳网,也能护住己方退路。


    这些院子既是己方来时路,不久后恐怕亦是归途。


    有人把守着,总比没人强。


    逃跑是没可能的。


    屯卒们唯一的退路,西南角楼里,有李信堵着。


    这些屯卒没胆子往上逃,李信占着甬道地利,也根本不怕他们往上冲击。


    纵使退一万步,他们真的侥幸串联角楼的一伍守兵,袭杀了李信。


    可没有城外接应,他们也出不去。


    纵使侥幸出去了,也还需要马匹,才能逃得回去!


    最绝望的是,哪怕逃回去,他们怕是也进不去沙岭堡......


    族长李铭借来的一什顺义堡屯卒听用,防的不就是这个?


    这两叔侄,把军户们的退路,从头到尾都堵得死死的。


    ......


    张承志激动地指着前方巷尾的高墙。


    “大人!我们已经杀至坊墙近前了!”


    “过了这堵墙,再穿过坊间隔街,便是衙前坊了!”


    没了屯卒拖累。


    精简后,仅剩二十人的队伍,战力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即使不开口,他们也能凭借多年同吃同住的默契,融洽自如的和熟悉的同袍配合协进。


    两三甲士并巷道而进,进退之间,却犹如一人。


    哪怕是仅着皮甲的张氏主仆三人,他们动起手来,也是游刃有余。


    掌握了尸鬼的命门所在,这上过战场的武官和勇卒,就不再畏惧与之单对单的狭路相逢。


    洞悉了尸鬼直来直去的扑杀方式和头颅要害。


    剩下的便只是冷静高效的重复——盾牌格挡,推击,然后由自己或后面手持长枪的同袍,将兵刃刺入空门大开的尸鬼要害。


    ‘嘭——’


    亦或是干脆等着它自己送上门来,瞅准时机,一锤砸翻了事。


    刀枪亦可。


    这与战场上,对付那些为了家小过冬而死战的牧民,并无本质不同,甚至……更简单。


    更何况,方才骚动,已把附近坊巷引之一空。


    在其他尸鬼游荡过来填补空缺之前,尸鬼密度比之方才反而大幅下降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