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章 铜钱压手,浊泪沾襟

作者:毒酒飘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醋酸水的酸雾还在新工坊上空盘旋,


    混着草木灰碱水的怪味和油渣的余臭。


    柳含烟带着两个半大小子,


    正小心翼翼将酸洗后颜色浅黄、


    气味改善的油液舀进新的沉淀缸。


    油液浑浊,离“明光”还差得远,


    但匠人们脸上却带着久违的光


    ——有油流出来,就有盼头!


    “都过来!发工钱了!”


    陈石头的大嗓门在院门口炸开,


    手里拎着个沉甸甸的粗布口袋,哗啦作响。


    呼啦一下,匠人们围了过去,脸上混杂着疲惫和期待。


    陈石头掏出个皱巴巴的本子,对照着名字,开始分钱。


    一枚枚带着体温的铜钱递出去,


    换来一声声粗粝的“谢石头哥”、“谢东家”。


    轮到孙老蔫了。


    他佝偻着背,搓着布满老茧和泥污的手,


    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缩在人群后面。


    “孙叔!”


    陈石头咧嘴笑,嗓门洪亮。


    “您那份!数数!”


    一把铜钱塞进孙老蔫枯瘦的手里。


    入手沉甸甸,比他预想的…多了不少!


    他下意识地低头去数,干裂的嘴唇无声地翕动:


    一、二、三…百十五枚?不对!是…是三百十八枚!


    孙老蔫猛地抬头,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都僵住了,


    难以置信地看着陈石头,


    又看看站在不远处炉子旁、


    正查看冷凝管接口的李烜。


    多给了十八枚?!


    “孙叔,拿着!”


    陈石头拍拍他肩膀,笑得憨厚。


    “东家说了,您老手艺好,炉子砌得扎实!该多拿!”


    他声音不小,周围匠人都听见了,纷纷点头。


    孙老蔫砌炉的手艺,确实没得挑。


    孙老蔫嘴唇哆嗦着,


    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那十八枚铜钱,


    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铜钱冰冷坚硬的触感,


    压得他手心发烫,


    也压得他心头沉甸甸的,像坠了块冰。


    多给的钱,是东家的恩情,更是…悬在头顶的刀!


    他一个逃籍的匠户,哪配拿这“手艺钱”?


    匠人们领完钱,三三两两散去,带着疲惫和满足。


    有的蹲在墙角数着铜板傻笑,盘算着给家里娃扯二尺布;


    有的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东家的大方。


    新工坊里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充满干劲的嘈杂。


    孙老蔫却像根木桩,钉在原地。


    他佝偻的背影在炉火跳动的光影里,显得格外单薄萧索。


    他慢慢转过身,浑浊的老眼穿过忙碌的人群,望向李烜。


    李烜刚直起腰,手指拂过新接好的冷凝管接口,确认泥封严实。


    一抬眼,正对上孙老蔫那双盛满了浑浊泪水和无边惶恐的眼睛。


    孙老蔫嘴唇剧烈地颤抖着,


    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


    像是破风箱在抽动。


    他一步一步,踉跄着走到李烜面前。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噗通!


    没有任何预兆!


    这个干瘦的老匠人,双膝一软,直挺挺地跪倒在李烜面前!


    布满泥灰油污的额头,重重地磕在夯实的泥地上!


    咚!


    沉闷的声响,压过了工坊里所有的喧嚣!


    “东家!东家大恩!”


    孙老蔫的声音嘶哑破碎,


    带着哭腔,额头死死抵着冰冷的泥地,


    肩胛骨因为剧烈的抽泣而高高耸起。


    “老汉…老汉和含烟…贱命两条!


    承蒙东家收留…给饭吃…给活路…这钱…这钱老汉不能要!


    不能要啊!”


    他哆嗦着,想把手里那三百十八枚沾了汗和泪的铜钱举过头顶,奉还给李烜。


    整个工坊瞬间死寂!


    所有匠人都惊呆了!


    陈石头张大了嘴。


    柳含烟刚捧起一瓢准备水洗的油液,手一抖,油泼了一地!


    她失声惊呼:“爹!”就要扑过来。


    李烜动作更快!


    他一步上前,在柳含烟扑到之前,弯腰,出手如电!


    那双缠着布条、却蕴含着新得力量的手,


    如同铁钳般死死抓住了孙老蔫枯瘦的双臂!


    硬生生将这瘦骨嶙峋的老人从冰冷的泥地上架了起来!


    “孙叔!”


    李烜的声音低沉有力,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眼神锐利如刀,直刺孙老蔫惶恐的眼底。


    “起来!”


    孙老蔫浑身都在抖,像秋风里的枯叶。


    李烜手上传来的力道极大,


    抓得他骨头生疼,却也稳住了他瘫软的身体。


    他看着李烜近在咫尺的脸,


    那年轻却坚毅的眉眼,


    那布条下隐隐透出的伤疤轮廓,


    一股巨大的悲怆和委屈再也抑制不住,


    浑浊的老泪如同决堤的洪水,


    汹涌而出,在他沾满泥灰的脸上冲出两道沟壑。


    “东家…老汉…老汉是逃籍的匠户啊…”


    孙老蔫的声音如同泣血,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枷锁。


    “官府…官府要是知道了…


    要抓去杀头…还要连累东家您…


    连累这工坊里的兄弟啊!


    这钱…这钱烫手!老汉…老汉受不起啊!”


    “逃籍”二字,如同两颗冰冷的石子,砸进工坊死寂的水面!


    匠人们脸色齐变!


    看向孙老蔫父女的眼神瞬间复杂起来!


    惊疑、畏惧、同情…交织翻滚!


    大明律,匠户世袭,私自脱籍,重罪!


    工坊收留逃籍匠户,同样是大罪!


    这要是捅出去…


    柳含烟已经冲到了父亲身边,


    听到“逃籍”二字,小脸瞬间血色褪尽,变得惨白如纸!


    她死死咬着下唇,黑亮的眼睛里没有泪,


    只有一片冰冷的绝望和倔强。


    她伸手想扶住摇摇欲坠的父亲,手却也在微微颤抖。


    李烜环视一周,将众人惊疑不定的神色尽收眼底。


    他抓着孙老蔫手臂的手没有松开,


    反而更用力了些,声音不高,


    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和力量:


    “都听好了!”


    “在我这‘李氏明光工坊’里!”


    “没有逃籍匠户孙老蔫!”


    “只有砌炉灶一把好手的孙师傅!”


    他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个匠人的脸,


    最后落在孙老蔫涕泪纵横的脸上,


    一字一顿,斩钉截铁:


    “孙叔,安心在这里干!”


    “活儿,您干得漂亮!钱,您拿得应当!”


    “只要我李烜的炉子还烧着一天!”


    “只要这工坊的牌子还挂着一天!”


    李烜的声音陡然拔高,


    带着一股混不吝的狠劲和铁骨铮铮的承诺,在工坊上空回荡:


    “有我一口干的!”


    “就绝不让您和含烟喝稀的!”


    “官府?”


    他嘴角扯出一抹冰冷的弧度,眼神锐利如刀锋,


    仿佛穿透了工坊的破屋顶,刺向那黑沉沉的县衙方向,


    “天塌下来,有我李烜先顶着!”


    “总有办法!”


    话音落下,工坊里落针可闻。


    只有炉火燃烧的噼啪声,


    和孙老蔫压抑不住的、断断续续的抽泣。


    柳含烟看着李烜棱角分明的侧脸,


    看着他紧抓着自己父亲手臂的、缠满布条的手,


    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和担当…


    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又被她死死逼了回去。


    她用力吸了吸鼻子,挺直了单薄的脊梁。


    陈石头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嗷一嗓子,眼圈也红了,猛地一拍大腿:


    “烜哥儿说得对!孙叔!怕个球!


    有烜哥儿在!有咱们大伙儿在!


    天王老子来了,也得问问咱们的炉子答不答应!”


    他吼完,狠狠瞪向周围还有些发懵的匠人。


    “对!对!”


    “东家仗义!”


    “孙师傅别怕!咱们都一条船上!”


    匠人们被陈石头一嗓子吼醒了,


    纷纷出声附和,看向孙老蔫父女的眼神,


    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同舟共济的暖意。


    那点工钱带来的喜悦,此刻都化作了对这小小工坊的归属感。


    李烜这才松开孙老蔫的手臂,


    轻轻拍了拍老人颤抖的肩膀,


    声音缓和下来,却依旧带着分量:


    “孙叔,钱收好。给含烟扯块新布,做身衣裳。”


    他目光转向柳含烟。


    “含烟,扶孙叔去后面歇歇。”


    柳含烟重重点头,搀扶着几乎虚脱的父亲,


    一步步走向后面那间简陋的棚屋。


    孙老蔫佝偻的背影,


    一瞬间卸下了千斤重担,


    又像是背负了更深的感激。


    李烜转过身,


    目光扫过炉火上重新稳定流淌的油液,


    扫过匠人们重新燃起干劲的脸。


    他走到那盆刚经过酸洗、


    等待水洗和吸附精制的浅黄色油液旁,


    抓起一把旁边柳含烟新烧制出来、


    准备用来做吸附剂的粗糙木炭颗粒。


    “都愣着干什么?”


    李烜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


    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凝聚力。


    “该干嘛干嘛!把这堆‘黑金’给老子洗干净了!”


    “是!东家!”


    匠人们轰然应诺,重新忙碌起来。


    炉火更旺,油流汩汩。工坊的喧嚣,再次盖过了一切。


    只是这一次,喧嚣之下,


    多了一根名为“匠户”的刺,


    深深扎进了李烜和这初生工坊的命脉里。


    远处街角,那辆静默的青布马车,车帘悄然落下。


    车厢内,沈锦棠指尖的羊脂玉佩,


    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冰冷的幽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