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清油照夜,官靴踏门

作者:毒酒飘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柳含烟攥着那袋沉甸甸的铜钱,指节发白。


    她没哭,也没笑,只是走到冷凝管下,


    用一个干净的粗陶碗,稳稳接住了汩汩流淌的琥珀色清油。


    火光跳跃,映亮她沾满窑灰却无比明亮的侧脸。


    掌器师。


    这三个字在她胸口滚烫。


    ---


    有了柳含烟烧制的陶土曲管,


    如同给这土法炼油工坊插上了一根坚韧的血管。


    效率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柳含烟彻底投入了“掌器师”的角色。


    她那双覆着薄茧的手,仿佛天生就为了与泥土和火焰打交道。


    她带着陈石头,将后院的几座分馏炉灶重新修整加固。


    火膛的进风口被她用薄陶片巧妙隔开,


    形成回旋气流,柴火燃烧得更充分,烟也少了些。


    冷凝水盆被她加了双层陶缸嵌套,


    中间填塞隔热草木灰,保冷效果大增。


    那根关键的陶土曲管,


    接口处被她用耐热泥浆混合切碎的麻丝反复涂抹密封,


    又在关键受力点用草筋黄泥做了额外的支撑墩子。


    “东家,您看,”


    柳含烟指着炉灶,眼神锐利。


    “管子还是太脆,受不住大热大冷。


    俺想着,能不能用细麻绳密密缠裹管身,再刷一层桐油石灰浆?


    干了像层硬壳,兴许能顶用!”


    李烜看着这姑娘眼中跳动的、属于匠人的智慧火花,点头:“试!”


    改进后的炉灶火力更稳,冷凝更高效。


    那原本涓涓细流般的清亮“明光油”,


    如今已能稳定地汇聚成一小股溪流,


    日复一日地注入专门准备的粗陶坛中。


    产量,肉眼可见地翻了倍!


    “石头,”


    李烜将几个贴着“明”字红纸的油坛搬上独轮车。


    “老规矩,送油。”


    陈石头推着独轮车,脚步都带着风。


    第一站,镇东头的老铁匠铺。


    “张师傅!明光油到货!”


    陈石头嗓门洪亮。


    膀大腰圆的张铁匠正轮着大锤,火星四溅。


    闻声停下,抹了把汗,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


    “好小子!就等你这个!


    没你这油淬火,打出来的刃口总差股韧劲儿!”


    他拍下几枚铜钱,利落地抱起一坛油,那清亮的油光映着他满意的眼神。


    炉膛里铁水红亮,淬火池里油烟明显淡了许多。


    第二站,渡口。


    船老大赵老抠早就伸长脖子等着了,看到陈石头,如同见了亲爹:


    “哎哟石头兄弟!可算来了!


    你是不知道,用了你那防水膏,船板缝严丝合缝!


    再没渗过水!


    省了俺多少补船的工夫!


    这灯油也给俺来一坛!


    夜里行船,就靠它照水路!”


    第三站,镇西头的篾匠老周家。


    昏暗的油灯下,老周和他婆娘、女儿正就着微弱的光亮破篾编筐,眼睛熬得通红。


    陈石头放下油坛:“周叔,新油!”


    老周婆娘迫不及待地舀了小半碗明光油,倒进自家油灯里,换了根新灯芯。


    “噗!”


    火苗窜起,稳定而明亮,瞬间将小小的篾匠铺照得亮亮堂堂!


    油烟几乎淡不可闻。


    “亮了!真亮了!”


    老周女儿惊喜地叫道,手里穿篾引线的动作都快了几分。


    老周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


    “好油!真是好油!夜里能多编两个筐了!”


    陈石头看着这一张张因明光油而焕发光彩的脸,


    听着那一声声真诚的夸赞,推着空车回小院的路上,胸膛挺得老高。


    烜哥儿弄出来的东西,真好!


    ---


    牛记油坊里,气氛却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牛扒皮肥硕的身子陷在太师椅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桌上摊着几张纸,是他派去盯梢的伙计画的“李记”工坊草图,


    还有一份歪歪扭扭记录的出货单。


    “明光油…防水膏…”


    他肥厚的手指狠狠戳着那出货单,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


    “才几天功夫?


    铁匠铺、渡船、篾匠…都他娘的成了他的主顾!


    连王寡妇那个碎嘴婆娘,都跟人夸他那油灯亮堂!”


    一个伙计缩着脖子回话:


    “掌柜的…那…那油确实亮,烟还小…价钱…价钱也比咱的桐油便宜…”


    “便宜?!”


    牛扒皮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茶水溅了他一手。


    “老子卖的是油吗?


    老子卖的是这青崖镇油坊的牌子!


    是他娘的规矩!现在倒好!


    一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泥腿子,


    弄点歪门邪道的‘妖油’,就想骑到老子头上拉屎?!”


    他越想越气,白天在街口,


    居然看到几个小贩推着车,


    车上点着的赫然就是“明光油”的灯!


    那清亮的光,像是在狠狠抽他的脸!


    “打压?泼粪?放火?全他娘的不顶用!”


    牛扒皮绿豆眼里凶光闪烁。


    “这小子邪性!背后指不定有什么鬼名堂!


    软的硬的都试过了…那就别怪老子掀桌子了!”


    他猛地站起身,脸上的横肉抖动着,


    抓起桌上那张潦草的工坊草图,对着心腹管家低吼道:


    “备轿!去县衙!找我那表舅老爷,刑房的王师爷!”


    他眼中闪烁着恶毒的算计:


    “私设工坊,擅取地火(油苗),炼制妖油,聚众滋事…哼!


    条条都是砍脑袋的罪!老子看他这次死不死!”


    ---


    县衙刑房,一股陈年卷宗混合着劣质墨汁的霉味。


    王师爷五十来岁,瘦得像根竹竿,


    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颧骨高耸,


    一双三角眼透着精明和刻薄。


    他捏着牛扒皮递上的银票一角,


    指尖捻了捻厚度,


    又瞟了一眼那张潦草的草图,


    慢条斯理地呷了口茶。


    “表外甥啊,”


    王师爷拖着长腔。


    “你说这李烜…私设工坊,可有官府核发的‘匠作凭引’?”


    “没有!绝对没有!”


    牛扒皮斩钉截铁。


    “就是个破窝棚!聚了一帮流民匠户!”


    “哦?擅取‘地火’?”


    王师爷三角眼眯起。


    “那鬼窑黑油,自古就在那儿冒,


    无主之物嘛…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手指点了点草图上的油罐。


    “炼制之法,闻所未闻,


    油色清亮如鬼魅,谓之‘妖油’,倒也贴切。


    至于聚众滋事嘛…”


    他拉长声调,意有所指。


    “前些日是不是闹过一场?


    惊动里正?还差点伤了人?”


    牛扒皮立刻会意,添油加醋:


    “对!对!就是!动静大得很!


    毒烟熏天!那管子还炸了!


    差点烧了半个镇子!


    聚了一帮子泥腿子,不服管教!


    里正都压不住!


    表舅老爷,这分明就是不安分的刁民!


    妖人!留着必是祸害啊!”


    王师爷放下茶杯,


    指尖在银票上轻轻一敲,发出轻微的脆响:


    “嗯…私设工坊,炼制妖异之物,


    惊扰地方,聚众抗法…条条桩桩,


    都够喝一壶的。”


    他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书案后,


    铺开一张印着官印的公文纸,提起狼毫笔。


    “兹有青崖镇民李烜,目无法纪,


    私掘地火(油苗),聚众设坊,


    熬炼不明妖油,毒烟四溢,


    惊扰乡里,更兼煽惑人心,


    不服管束,实为地方一害…”


    王师爷笔下生风,字字如刀,


    一份冠冕堂皇的缉拿文书顷刻而成。


    他吹干墨迹,从抽屉里摸出一枚小小的、


    属于刑房书办的戳记,蘸了印泥,重重盖下!


    “啪!”


    红印如血。


    “拿着。”


    王师爷将文书递给牛扒皮,三角眼里寒光一闪。


    “让你铺子里那两个机灵点的伙计,拿着这个,去找快班的刘三爷。


    他知道该怎么做。”


    牛扒皮接过那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纸,


    如同拿到了尚方宝剑,脸上肥肉激动得直哆嗦:


    “多谢表舅老爷!多谢表舅老爷!事成之后,必有厚报!”


    他仿佛已经看到李烜那小破窝棚被砸得稀巴烂,


    李烜戴着枷锁被押进大牢的凄惨模样。


    嘴角咧开,露出黄黑的牙齿,无声地狞笑起来。


    ---


    黄昏时分,小院里一片繁忙后的安宁。


    柳含烟正带着陈石头给新烧好的一批陶管缠麻绳刷桐油灰浆,


    孙老蔫佝偻着背,仔细擦拭着刚封好的几坛“明光油”。


    李烜拄着棍,看着坛口清亮的油光,心中盘算着下一步销路。


    突然!


    “哐当!!”


    院门被一股巨力猛地踹开!


    门板撞在土墙上,发出痛苦的呻吟!


    几个穿着皂隶号衣、腰挎铁尺锁链的衙役,凶神恶煞地冲了进来!


    为首一人,身材魁梧,满脸横肉,正是快班班头刘三爷!


    “哪个是李烜?!”


    刘三爷声如洪钟,三角眼凶光四射,手里抖开一张盖着红印的公文。


    “奉县尊大老爷钧令!


    查办私设工坊、擅取地火、炼制妖油、聚众滋事之刁民李烜!


    一干人等,原地锁拿!工坊妖器,即刻捣毁!”


    他身后的衙役如狼似虎,挥舞着铁尺锁链就扑了上来!


    “啊!”


    孙老蔫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油坛“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清亮的“明光油”瞬间流了一地,


    浓烈的油香混合着泥土气息猛地炸开!


    “你们干什么!”


    陈石头怒吼一声,抄起旁边一根顶门的木杠就要冲上去!


    柳含烟脸色煞白,却猛地张开双臂,


    像护崽的母鸡一样拦在那几座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炉灶和陶管前,眼神倔强又惊恐:


    “不准砸!那是俺们吃饭的家伙!”


    “反了天了!还敢抗法?!”


    刘三爷狞笑,铁尺一指。


    “给我拿下!砸!”


    一个衙役狞笑着扑向柳含烟!


    另一个衙役抡起铁尺,狠狠砸向那座刚刚点着、炉火正旺的分馏炉!


    “住手!”


    一声冰冷的断喝,如同金铁交鸣,瞬间压住了所有的喧嚣!


    李烜拄着棍,一步踏前,挡在了柳含烟和炉灶之前。


    他缠满布条的手抬起,手中赫然捏着一卷微微泛黄的旧文书!


    他的目光越过凶神恶煞的刘三爷,


    如同冰冷的刀锋,直刺躲在衙役身后、一脸得意狞笑的牛扒皮!


    “刘班头,”


    李烜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地砸在众人耳膜上。


    “砸我的炉子之前,不妨先看看这个。”


    他手腕一抖,那卷文书哗啦展开。


    “正统三年,青崖镇后山鬼窑油苗归属文书,上有前任县尊亲笔批注:


    ‘无主渗出,民可自取’。


    白纸黑字,官印为凭!”


    “我李烜取无主之油,炼照明防水之膏,


    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害人!


    何来‘擅取地火’?何来‘炼制妖油’?”


    他的目光如同淬了冰的钉子,


    死死钉在牛扒皮瞬间僵硬的肥脸上,


    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森然到极致的弧度:


    “倒是牛大掌柜,勾结胥吏,


    诬告良善,伪造公文,擅闯民宅,


    毁坏财物…这一条条,一桩桩…”


    “刘班头!你手里的锁链,该锁谁?!”


    小院里死一般寂静。


    只有地上流淌的“明光油”,在夕阳余晖下,


    反射出刺眼而清亮的光,


    映照着牛扒皮那张由得意转为惨白、


    再由惨白涨成猪肝色的肥脸。


    刘三爷举着铁尺的手,僵在了半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