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章 奶茶与电路板

作者:行人临发又开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带进一股戈壁滩上干燥的风尘气,巴合提别克冲进来。


    “晓阳!出大事了!”他喘着粗气,“萨吾列别克大叔家那个新建的牧民定居点,电断了!整个点,十几户人家!”


    萨吾列别克家的定居点是分公司重点支持的民生项目,刚通上稳定电网才两个月。


    里头不光住着牧民,还特意建了个小活动室给孩子们当“网课教室”。


    “什么时候断的?知道原因吗?”我站起来。


    “就刚才!不到半小时前!”巴合提别克语速飞快。


    “萨吾列别克大叔急得直跺脚,孩子们下午三点有市里实验学校老师开的数学直播课,眼瞅着时间快到了!”


    民生无小事,孩子学习和牧民生计更是头等大事。


    我抄起桌上的电话,按下总控室的快捷键:“总控室!我是技术协调岗林晓阳!”


    “萨吾列别克牧民定居点突发大面积断电,情况紧急!”


    “请立刻派最近的检修班组过去!优先保障民生用电!”


    电话那头传来迅速应答:“收到!林工,马上安排老张他们班过去!”


    我刚放下听筒,巴合提别克已经冲到窗边,指着远处戈壁地平线上那个几乎看不见的小黑点。


    “我早上才从那边回来,检查新装的太阳能板支架,走的时候还好好的。”


    “回来路上,远远就看见那片全黑了,烟囱都不冒烟了!这鬼地方的电压,跟抽风似的,但这次,感觉不对头!”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办公室里只有墙上挂钟滴答走秒的声音。


    我和巴合提别克都没说话,各自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终于,我的手机响起来,是老张打来的。


    “林工!情况有点棘手!”老张的声音裹在风里,“外线没问题,供电是正常的!”


    “问题出在定居点自己的配电房里。我们拆开看了,是那个新装的智能稳压控制模块烧了!”


    “烧了?怎么会烧?”我追问。


    “电压波动太大,瞬间浪涌,这玩意儿扛不住就烧芯子了!”


    “这模块是精密件,修是没指望了。只能换新的!”


    “仓库有备件吗?赶紧换!”我急迫的问着。


    “麻烦就在这儿!”老张重重叹了口气,“这型号是去年更新的,咱们分公司仓库没备这个货!”


    “常规流程申请调拨,得打报告,等乌鲁木齐中心库审批、发货,再运到这戈壁滩上……最快最快,也得两天!”


    两天?!孩子们的学习等不起,定居点离最近的乡供电所有四十多公里搓板路,指望不上。


    “老张,现场有没有应急办法?哪怕先临时供上电,撑过这两天?”我脑子飞速旋转,试图抓住任何可能。


    “难!难啊林工!”老张那边传来用扳手敲击金属外壳的“铛铛”声。


    “电压不稳是根子上的病!不把这毛病治住,就算现在有神仙变个新模块出来装上,指不定啥时候又一个浪涌过来,照样烧给你看!”


    “除非……除非给这倒霉模块套个‘盔甲’!”


    “‘盔甲’?说清楚!”我追问。


    “就是专门定制的防浪涌防护壳!得用特殊材料和结构,能缓冲吸收掉那些瞬间的高压冲击,保护里面的精密元件。”老张解释道。


    “可这玩意儿,没现成的!得找技术部那帮秀才专门设计、制作……时间?比等模块调拨还长!”


    定制防护壳?那岂不是更遥遥无期!


    “老张,你们继续排查其他隐患,务必稳住现场安全,安抚好牧民情绪。”


    “防护壳和模块的事,我来想办法!”我强压住焦躁,挂了电话。现在还不是叹气的时候。


    “听到了?缺新模块,更要命的是缺个能保它命的‘壳’。”我看向巴合提别克。


    巴合提别克眼神一厉,二话没说,转身又冲了出去,丢下一句话:“我去把那块‘黑疙瘩’拿回来看看!”


    我深吸一口气,知道常规流程是死路,必须走“非常规”通道了。


    我直接拨通了分公司主管生产和民生项目的副总王总的专线。


    “王总!我是技术协调岗林晓阳!有紧急情况必须向您汇报!”我没任何寒暄。


    “萨吾列别克牧民定居点核心智能稳压控制模块因瞬时电压浪涌烧毁,导致整个定居点完全断电!”


    “直接影响定居点内十几个孩子下午三点的重要直播网课将全部中断。”


    “分公司仓库无该型号模块备件,按常规流程从乌鲁木齐调拨最快需三至五天。”


    “定制防护壳设计制作周期更长!牧民和孩子,等不起!”


    电话那头王总的声音传来,“确认断电范围和牧民损失情况了吗?”


    “确认!全点断电!萨吾列别克大叔亲自确认孩子网课危机!检修班长老张在现场!”我立刻回答。


    “明白了!特事特办!我特批!走民生应急保障项目加急流程!”


    “林晓阳,你马上联系乌鲁木齐中心库房负责人!”


    “报我名字,让他们以最高优先级,立刻找到同型号模块,启用应急专车,以最快速度,必须在24小时内送达萨吾列别克定居点!”


    “立刻联系分公司技术研发小组组长许工,把防护壳的具体技术要求发过去。”


    “让他们放下手头所有非紧急项目,集中精干力量,72小时内设计、制作完成一个符合要求的样品防护壳!”


    “防护壳完成后,由你盯着,第一时间送去现场安装测试!所有费用,直接从民生项目应急资金里列支!”


    “你全程跟进进度,遇到任何环节卡壳、推诿,直接打我手机!”


    “明白!谢谢王总!我马上去办!”有了的明确指令和授权,就有了方向。


    刚放下王总电话,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办公室门又被推开。


    巴合提别克回来了,手里拎着那个烧得面目全非黑色模块板子。


    让人意外的是,他另一只手里居然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奶茶。


    “给,先喝口定定神。”他把那碗温热的奶茶不由分说地塞到我手里。


    自己则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一样,把那个黑乎乎的电路板放在我桌上亮堂的地方。


    凑近了,仔仔细细地研究起来。


    “啧……烧得真够彻底,核心区域都碳化了。”他喃喃自语。


    我捧着奶茶碗,“防护壳已经在安排了,王总特批的加急,72小时内必须做好。”


    我看着他近乎着迷般研究那块废板子的样子,忍不住问,“巴合提别克大哥,你对这个……也有研究?”


    巴合提别克头也没抬,“草原上的电线杆子,看着就一根光杆。”


    “可要让它稳稳当当立着,风吹不倒,雪压不垮,里面的门道深着呢。这玩意儿……”他用手指点了点那焦黑的模块。


    “摸不准它的脉,外壳包得再严实,它该‘尥蹶子’的时候照样尥。”


    “等新模块到了,我得亲自去盯着他们装,顺便好好琢磨琢磨,这‘电抽风’的根子到底在哪儿。”


    “不然,今天修好,明天、后天呢?啥时候再抽一次风,谁说得准?总不能每次都靠王总特批吧?费钱费时,牧民也折腾不起!”


    我知道,光,很快会重新亮起。只是,巴合提别克那句“摸不准它的脉”和他盯着电路板时那锐利的眼神。


    这电,就算这次费尽周折恢复了,真的就能从此安枕无忧了吗?那个隐藏在戈壁风沙和复杂电网背后的“抽风”根源,到底是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