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董事会的投票

作者:行人临发又开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会议室里,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围坐着长城石油燕山分公司最有权力的十几个人。


    他们西装革履,表情各异,目光或审视、或漠然、或带着明显的探究。


    “林专员,”主持会议的王董事长听不出情绪。


    “人到齐了。关于你提交的,涉及境外机构‘蓝海咨询’疑似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取我司‘海龙’项目核心工艺参数的报告。”


    “以及启动反制程序的建议,现在可以开始讨论了。你先简要陈述一下核心证据和提议。”


    “是,董事长。”我深吸一口气。


    我知道,每一个字都可能决定这个关键项目的命运。


    “各位董事,证据链主要包括三点:第一,‘蓝海咨询’近期提交的行业分析报告中。”


    “关于‘海龙’项目关键节点效率提升幅度的预测数据,与我司高度机密的内部工程模型演算结果偏差小于2%。”


    “巧合概率低于万分之一。第二,我方监测到,在预测报告发布前一周,曾有一个非授权IP地址。”


    “在凌晨时分,通过我司一位工程师被钓鱼邮件窃取的临时权限,短暂访问过存放该模型的加密服务器区域日志,访问路径异常。”


    “第三,经交叉比对,该IP的实际物理地址,指向‘蓝海咨询’位于本市CBD的一处协作办公点。”


    我把平板连接到会议桌中央的大屏幕,调出关键页面。


    “综合以上,”我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


    “我们有充分理由怀疑,‘蓝海咨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我司核心技术机密。”


    “‘海龙’项目不仅是燕山分公司未来五年的利润增长引擎,更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关键技术储备点。”


    “因此,我建议:立即启动反制程序。”


    “包括但不限于向有关部门报案、申请对‘蓝海咨询’进行反不正当竞争调查、冻结现有合作项目、并对其关联方实施严格的技术隔离。”


    “林专员,”率先打破沉默的是负责海外业务的副董事长李约翰。


    他有着一半外国血统,常年负责与国际资本打交道。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你说‘高度机密’,‘核心技术’,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


    “不过是一些效率参数模型而已,任何有实力的咨询公司,通过公开信息和专业建模,也能做出类似的推测吧?”


    “偏差小于2%,这在统计学上并非不可能。”


    “李董,”我迎上他的目光,“我们投入的研发成本超过十亿,模型涉及数百项专有参数和工艺细节组合。”


    “如果这都不算核心技术机密,那什么才算?而且,那个非授权访问的IP和异常路径,不是推测,是铁证!”


    “铁证?”另一位董事,管财务的郑总,慢悠悠地开口。


    “证据链听着是挺唬人。但林专员,启动你所谓的‘反制程序’,动静有多大,你想过没有?”


    “向有关部门报案?立案调查?冻结项目?这等于直接撕破脸皮!‘蓝海咨询’背后牵扯多少国际资本?”


    “他们掌握多少海外渠道?一旦闹僵,我们在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项目合作、甚至股价,都会受到剧烈冲击!”


    “这损失,谁来担?你吗?”


    他最后一句带着毫不掩饰的质问。


    “损失?”坐在我对面的生产副总张总,猛地拍了下桌子。


    “郑总,你只算经济账,不算安全账吗?‘海龙’技术要是真被偷出去,卖给我们的竞争对手,甚至…”


    “落到不该落的地方,造成的损失就不是股价波动那么简单了!那是动摇国本!核心技术安全,是红线!”


    “红线懂不懂?踩了红线还跟他讲合作共赢?笑话!”


    “老张,你少扣帽子!”郑总脸色骤变。


    “就事论事!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内部施压,或者低调处理。”


    “比如终止与‘蓝海’的合作,要求他们签署更严格的保密协议,没必要搞这么大阵仗,搞得满城风雨!”


    “国际形象还要不要了?外资股东会怎么看?他们会说我们投资环境恶劣,动不动就搞调查,搞封杀!”


    “外资股东?郑总,您似乎忘了,长城石油的根基在哪里,最终服务的是谁的利益。”


    “如果为了外资股东所谓的‘观感’,就对窃取国家核心技术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我们和买办有什么区别?”


    “我们的‘国际形象’,是靠核心技术实力打出来的,不是靠忍气吞声换来的!”


    “张总,你这话过了!”李约翰已然油腔滑调着。


    “什么买办?这是成熟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要讲究策略!”


    “林专员提供的证据,我们可以作为筹码,私下和‘蓝海’谈判,获取更大的补偿或者合作条件。”


    “把事情闹到台面上,对谁都没好处!这叫双输!”


    “双输?”我情绪有些激动。


    “李董,当小偷已经把手伸进我们的保险柜,偷走了最值钱的东西。”


    “我们还要顾虑打他一顿会弄脏自己的手,影响所谓的‘体面’吗?这不是商业策略,这是软弱和绥靖!”


    “‘蓝海’敢这么干,就是吃准了我们怕事,怕影响‘国际合作形象’!”


    “如果我们这次再忍了,下次他们只会变本加厉!到时候丢的,就不仅仅是‘海龙’了!整个行业的安全防线都会崩溃!”


    会议室里,支持启动反制的张副总等人据理力争,强调国家利益和长期安全。


    以李约翰、郑总为代表的则反复强调经济损失和国际影响,主张低调处理。


    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火药味,每一句争辩都像刀锋那样。


    王董事长一直沉默地听着,争论声渐渐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他环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在我脸上。


    “小林,你坚持认为,启动正式反制程序是必要的、且目前唯一的选择?”


    我的心跳得有如擂鼓一般,“是的,董事长。”


    “这不仅是为了‘海龙’,更是为了长城石油未来的所有核心技术安全,为了守住国家能源战略的底线。”


    “我…愿意为我的报告和建议负责。”


    王董事长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他转向旁边的董事会秘书:“表决吧。同意启动林晓阳专员所提议的反制程序的,请举手。”


    我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住董事们的手臂。生产张副总第一个举起了手,如同一面旗帜。


    然后,我看到李约翰目光低垂,盯着桌面光滑的木纹,手指烦躁地捻着笔。


    郑总则侧过脸,似乎在和李约翰交换着眼神。


    那眼神里有焦虑,有不满,还有一种深切的权衡。


    另外几位董事,有的面露犹豫,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


    有的则避开我的视线,低头看着面前的文件,仿佛那上面有决定命运的答案。


    一只手,又一只手,带着迟疑或决绝,缓慢地举了起来。


    三只…五只…七只。


    每一只举起的手,都像一根火柴,点燃微弱的希望,但那压倒性的反对力量似乎依然悬在头顶。


    王董事长最后停留在那几位尚未表态的董事身上。


    他没有催促,但那沉默本身就像一种无形的压力。


    终于,一位平时很少在争论中发言的独立董事,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


    八票了。


    还差一票。


    我的目光投向李约翰和郑总。李约翰的脸色更难看了,烦躁地松了松领带。


    郑总则抬起头,目光和王董事长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


    那眼神里似乎有千言万语,有对利益的挣扎,有对风暴的畏惧。


    就在这时,郑总的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了我。


    然后,他那只一直搁在桌下的手,极其缓慢地从桌面下抬了起来。


    九票!


    王董事长打破了沉默:“好。表决通过。秘书,记录在案。林专员…”


    他没说完,但我知道,风暴要来了。我挺直了背脊,准备迎接接下来的一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