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7章:一封奏折,捅破长安的天!

作者:过年打酱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长安,太极宫。


    晨光熹微,御书房内安安静静,只听得到御笔在奏章上划过的沙沙声。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眉宇间带着一丝熬夜的疲惫。


    “噗噗——”


    一阵轻微的翅膀扇动声打破了宁静。


    一名内侍眼疾手快,躬身伸手,一只通体乌黑的信鸽稳稳落在了他的手臂上。


    鸽子的腿上,绑着一个细小的黄铜管。


    内侍总管王德眼皮一跳,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取下铜管,双手呈上。


    “陛下,是百骑司的‘玄鸟’。”


    李世民批阅的笔尖一顿,抬起头来。


    玄鸟加急,非十万火急之事不可动用。


    他放下朱笔,接过铜管,看到了上面的火漆印——一个清晰的“林”字。


    是林浩的私印。


    这小子,又捅了什么马蜂窝?


    李世民心里嘀咕了一句,捏开火漆,倒出了里面卷成细卷的奏折。


    他展开奏折,目光落在开头的几个字上。


    【臣,百骑司录事参军,云麾将军,长安县侯林浩,冒死上奏……】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挑了挑。


    这小子向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时候用过“冒死”这种词?


    他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起初,他的神情还算平静。


    当看到“范阳卢氏”、“断魂崖”、“血池”、“活人炼药”等字眼时,他的脸色开始慢慢沉了下来。


    书房内的空气,似乎也随之凝滞。


    王德和一众内侍连呼吸都放轻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李世民的手,捏着奏折的边缘,指节已经开始泛白。


    奏折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小锤,狠狠砸在他的神经上。


    【……以万民为薪柴,炼制邪物‘长生薪’,用以喂养‘魂器’……】


    “魂器?”


    李世民的嘴里,无声地念出了这个词,眼神中满是冰冷的杀意。


    他继续往下看。


    当“神启计划”、“丙字七号”、“陈玄”、“替换太子”这几个词,如同利剑一般刺入他的眼中时。


    李世民的呼吸,猛地停住了。


    他脸上的血色,在瞬间褪得一干二净,转而变成一种可怕的铁青色。


    一种比暴怒更骇人的寂静,笼罩了整个御书房。


    王德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他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根柱子。


    下一刻。


    “啪!!!”


    一声巨响,如同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开!


    李世民狠狠一掌,将那份奏折拍在了御案上!


    厚实的金丝楠木御案,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巨响,桌上的笔墨纸砚都随之剧烈一跳。


    “噗通!”


    “噗通!”


    殿内所有的内侍,像是被无形的巨手掐住了脖子,齐刷刷地跪了一地,额头死死贴着冰冷的地砖,身体抖如筛糠。


    “好……好一个天机阁!好一个张静之!”


    李世民的胸膛剧烈起伏,双目赤红,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那声音里蕴含的怒火,仿佛能将整个太极宫都烧成灰烬!


    窃国!


    这不是谋逆,这是要窃取他李家的江山!是用一种他闻所未闻的、最阴毒的方式!


    替换太子?


    用一个被他们操控的傀儡,来取代他李世民的嫡长子,未来的大唐储君?


    一想到那个可能坐在东宫,甚至将来可能坐上龙椅的,会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冒牌货,李世民就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王德!”


    “奴……奴婢在!”王德哆哆嗦嗦地抬起头,连声音都在发颤。


    “传朕旨意!”李世民的声音,冷得像数九寒冬里的冰,“立刻传中书令房玄龄、侍中王珪、吏部尚书侯君集、大理寺卿孙伏伽,入宫觐见!”


    “告诉他们,滚着来!”


    “喏!喏!”


    王德连滚带爬地起身,一溜烟跑了出去。


    不到半个时辰。


    房玄龄等人就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御书房。


    他们看着一片狼藉的御案和李世民那张黑如锅底的脸,心里都是咯噔一下。


    天,要塌了。


    “都看看吧。”


    李世民没有废话,将那份奏折扔到了房玄龄面前。


    房玄龄连忙捡起,与几位同僚凑在一起,飞快地浏览起来。


    偌大的御书房,死一般的寂静。


    只能听到几位重臣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嘶……”


    当看完整篇奏折,连一向沉稳的房玄龄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手脚冰凉。


    “陛……陛下!”侯君集这位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将军,此刻脸色煞白,声音都变了调,“这……这简直是骇人听闻!闻所未闻!”


    “替换太子……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啊!”王珪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奏折,一句话都说不完整。


    “此事,已非谋逆二字可以定论。”房玄龄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抬头看着李世民,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陛下,这已是动摇国本,毁我大唐社稷根基之举!其心之毒,手段之烈,亘古未有!”


    “张静之……”房玄龄的牙关咬得咯咯作响,“他身为吏部侍郎,掌管官员考评。天知道这朝堂之上,还有多少是他的人!”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网络,可能已经笼罩了整个大唐官场。


    “朕,要听的不是废话。”李世民的目光扫过众人,冰冷刺骨,“说,怎么办!”


    房玄龄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此事,绝不可声张!”


    “一旦‘替换太子’的图谋泄露,必将引得朝野震动,人心惶惶,甚至可能引发东宫不稳。正中敌人下怀。”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暗中彻查,雷霆一击!”


    李世民的眼神稍微缓和了一分。


    这才是他想听的。


    “第一,立刻召回长安侯林浩。”房玄龄条理清晰地说道,“他是此案的亲历者,所有线索都掌握在他手中,必须由他亲自向陛下汇报,并主导后续的追查。”


    “第二,以彻查河北道粮仓亏空为名,由大理寺、刑部组成专案组,暗中配合林浩,即刻赶赴河北,封锁范阳卢氏,所有核心族人,一律控制!绝不能让他们有串供或销毁证据的机会!”


    “第三,立刻秘密监控吏部侍郎张静之!所有与他来往密切的官员,全部列入监察名单!但,不动他!”


    “不动他?”侯君集有些不解。


    “对,不动他。”房玄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是蛇头,蛇头一动,所有的蛇都会藏起来。我们就要让他以为自己还安全,我们才有机会,顺着他这条线,把所有藏在暗处的毒蛇,一条一条地,全都给揪出来!”


    李世民听完,缓缓闭上了眼睛。


    再次睁开时,眼中所有的暴怒都已消失不见,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冷静与杀机。


    “准了。”


    “传朕密旨。”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


    “命百骑司玄鸟传信,着长安侯林浩,即刻回京,不得有误。”


    “另,密旨大理寺卿孙伏伽、刑部尚书刘德威,即刻点齐人马,待林浩回京后,听其节制,共赴河北。”


    “还有……”李世民的目光,望向了东宫的方向,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从今日起,东宫戒严。”


    “没有朕的旨意,太子,不得出宫半步!”


    一道道旨意,从这间小小的御书房发出,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向着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大唐笼罩而去。


    天,是真的要变了。


    只不过,这一次,是要把那片已经发黑的天,重新洗一遍。


    用血来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