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出发润州

作者:暮云九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缓缓从紫檀木匣中取出一方青玉印信,指尖摩挲着上面"户部主事"四个篆字,神情深沉。


    "引训。"他声音低沉,目光如扫过眼前这个锦衣华服、眉眼间仍带着几分轻浮之色的儿子,"


    为父今日,把最重要的钱粮交给你了。"


    徐引训眼中闪过狂喜,双手微颤地接过印信,只觉得掌心沉甸甸的,仿佛握住了整个家族的权柄。


    他心中暗笑:"徐涟那野种总算滚了!


    原以为父亲会因我留守期间的荒唐事责罚,没想到竟还得了重用!


    "想到这里,他脑海里已浮现出万花楼里莺莺燕燕的身影,恨不得立刻去放纵一番,好好庆祝。


    徐温目光微转,落在了一旁静立的严可为身上,语气意味深长:


    "严先生智谋深远,有他辅佐,你要多学着些。"


    严可为躬身应是,姿态恭敬,然而低垂的眼帘下,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疑虑。


    他余光瞥见徐引训那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心中暗叹:


    "主公老谋深算,怎会不知此子不堪大用?倒是谁能比得上自己的亲子呢?”


    秋日的官道上,两骑快马绝尘而去。


    徐涟勒马回望,奚国都城的轮廓已隐没在群山之后。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些年积压的隐忍、郁结尽数吐出。


    "公子,前面就是润州地界了。"信义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


    徐涟眼中闪过一丝愉悦:"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他轻抚腰间佩剑,意气风发。想到明若又是感伤,“不管你在哪儿,今生我都将寻回你,等我。”


    润州城门前,守城士兵见到新任团练使的文书,脸色骤变。


    "大人稍候,小的这就去通报刺史大人。"


    徐涟与信义对视一眼。


    他们心知肚明,现任润州刺史兼团练使赵培元。


    此人掌控润州军政大权多年,是张朔在地方上的重要支柱。


    刺史府内,赵培元将酒杯重重砸在案上。


    "徐温老贼,竟派义子来夺我兵权!"他阴冷地摩挲着刀柄,"


    传令下去,明日校扬点兵,本官要看看这位徐公子,能不能活着接过团练使大印!"


    徐涟与信义虽进了城,却处处受冷遇。


    驿丞推说客房已满,只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偏僻的旧屋。


    府衙官吏见了文书,也只是敷衍地拱拱手,连杯热茶都未奉上。


    信义暗自恼火,徐涟却只是淡然一笑,拂袖道:“无妨,且看他们能摆出什么阵仗。”


    翌日清晨,薄雾未散,一缕阳光斜斜投进窗棂,徐涟才悠悠转醒。


    他昨夜睡得极好,直到听见驿馆外巡逻兵卒的脚步声远去,才稍稍阖眼。


    信义早已备好热水,伺候他洗漱更衣,刚束好发冠,便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徐公子!”一名披甲兵士在门外抱拳,声音洪亮,却透着几分刻意的倨傲。


    “刺史大人有令,请公子即刻前往校扬,大人将亲自将团练使大印交予您!”


    信义眉头一皱,低声道:“公子,这大清早的……”


    徐涟唇角微扬,抬手止住他的话,朗声应道:“好,我这便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刺史这是憋着大招呢。


    可徐涟在禹都经历过多少生死厮杀?朝堂上的明枪暗箭、沙扬上的尸山血海。


    他哪一样没见识过?区区一个下马威,岂能吓得住他?


    徐涟换上一袭墨色长衫,身姿挺拔而飘逸,腰间悬剑,信义紧随其后,二人不紧不慢地向校扬走去。


    沿途守军列队,军容整肃,目光锐利,徐涟却视若无睹,步履从容,宛如闲庭信步。


    徐涟一踏入校扬,便觉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只见校扬之上,数百精兵列阵而立,甲胄鲜明,长矛如林,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寒芒。


    两侧刀斧手按刀而立,目光森然,仿佛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将人剁成肉泥。


    高台之上,赵刺史一身戎装,手按佩刀,居高临下地望来,嘴角噙着一丝冷笑。


    信义手心沁出冷汗,低声道:“公子,他们这是要……”


    徐涟轻笑一声,目光如电,直直迎上赵刺史的视线,朗声道:


    “赵大人,好大的阵仗啊!”


    徐涟今日未着戎装,只一袭墨色长衫,腰间悬一柄长剑,衣袂随风轻扬,腿脚略微有不便,倒像是江湖上游侠儿的打扮。


    可若细看,便觉他与寻常侠客截然不同——眉目间不见狂放,反透着一股沉冷肃杀之气,眼神凌厉,似能剖开人心。


    赵刺史远远望去时,只道他是个面如冠玉的翩翩公子,甚至暗自嗤笑:


    “徐温竟派这么个文弱书生还腿脚有毛病的人来夺我兵权?”可待徐涟走近,他心头陡然一凛——


    这人步伐沉稳,虽有腿疾但每一步都稳若磐石,不疾不徐,却隐隐透着掌控一切的节奏。


    更慑人的是那双眼睛,漆黑如墨,深不见底,仿佛藏了无数刀光血影,只一眼,便让人脊背生寒。


    ——这哪是什么玉面书生?分明是从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人才有的锋芒。


    赵刺史喉头一紧,竟一时语塞。


    他本已备好下马威,甚至暗中安排了几名心腹将领在校扬上“试试”徐涟的身手。


    可此刻,那些算计竟全堵在了喉咙里,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校扬上鸦雀无声,唯有秋风卷动旌旗,哗哗作响。


    徐涟唇角微扬,似笑非笑地扫了一眼两侧刀斧手,淡淡道:


    “赵大人,这阵仗……是迎我,还是防我?”


    话音不重,却如雷霆滚过校扬,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赵刺史到底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一州长官,方才的失态不过瞬息之间。


    他很快收敛心神,脸上堆起皮笑肉不笑的神色道:"徐公子果然气度不凡。


    听闻公子武功盖世,今日屈就润州团练使一职,本官麾下这些粗鄙武夫,都盼着能领教一二。"


    话音未落,信义已冷笑出声:"与我家公子切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