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无限期隔离审查

作者:七章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杨振民推开那扇厚重的圆形密封门,一股冰冷的、混杂着金属与臭氧味道的空气扑面而来。


    门后的空间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穹顶高得看不清全貌,四周墙壁镶嵌着无数的仪表盘和指示灯。


    无数线缆从顶部垂下,汇入中央一台巨大的、由无数精密部件构成的机器。


    机器的周围,站着十几名身穿白色研究服的技术人员,他们神情凝重。


    在机器的正前方,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何雨柱的脚步停了下来。


    “爸。”


    何大清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点了点头。


    “你来了。”


    他的语气很平淡,就像在四合院的家里,问儿子是不是刚下班一样。


    杨振民走了过来,站到父子二人中间。


    “何大清同志,你的觉悟很高,配合了我们的工作。”杨振民先是对何大清说,然后转向何雨柱,“现在,你们父子团聚了。我承诺的第一件事,已经完成了一半。”


    何大清看了杨振民一眼,又把视线转回何雨柱身上。


    “杨组长都跟你说了?”


    “说了。”何雨柱回答。


    “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何大清的语气里有一种不容置喙的决断,“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岗位。以前的事,都过去了。现在要做的,是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他说的不是“新家”,而是“新岗位”。


    何雨柱懂了。父亲已经做出了选择,或者说,他根本没有选择。


    杨振民对何大清的态度很满意。他指着那台巨大的机器,对何雨柱说:“这就是你的考题。它的代号叫‘中枢’,是整个‘龙之心’项目的核心,负责导弹制导系统的数据实时校准。”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


    “三个月前,它毫无征兆地停机了。我们请了所有能请的专家,包括它的德国设计顾问。没有人能找出问题所在。现在,轮到你了。”


    何雨柱走上前去。


    他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这台机器的复杂。它不是纯粹的机械或电子设备,而是一个由无数齿轮、凸轮、杠杆、真空管和继电器组成的精密怪物。


    【警告:检测到超高精度机电复合体。结构复杂度超出当前数据库分析等级。强行分析将消耗大量能量,并有百分之三十的几率导致系统核心过载。】


    系统的警告冰冷而直接。


    何雨柱的心沉了下去。


    这意味着,他最大的依仗,在这里几乎失效了。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靠系统直接给出答案。


    “我需要它的全部图纸。”何雨柱开口,这是他作为工程师的本能。


    “只有一部分。”旁边一个戴眼镜的老技术员走过来说,“原始设计图,在当年的事故里,和很多资料一起被销毁了。”


    他说“事故”两个字的时候,在场所有人的动作都停滞了一瞬。


    何雨柱感觉到,父亲的身体也僵硬了一下。


    “何雨柱同志,”杨振民打破了沉默,“我们没有时间了。每耽误一天,我们在天上的眼睛,就多一分失明的危险。你需要什么,我们全力满足。但你必须尽快找出问题。”


    “我需要一套万用表,示波器,还有一套精密机械工具。另外,在我工作的时候,这里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何雨柱冷静地提出要求。


    他不能再依赖系统,只能靠自己前世的知识和这具身体被系统强化过的感官,进行最原始、最繁琐的排查。


    杨振民立刻下令:“清场。所有无关人员全部撤离到二号区域。把何同志需要的东西全部拿过来。”


    很快,巨大的实验室里只剩下了何雨柱、何大清和杨振民三人。


    工具送了过来,都是当时国内能找到的最好的设备。


    何雨柱没有急着动手。他绕着那台“中枢”走了一圈又一圈,像一头审视猎物的狼。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将前世所有关于精密仪器维修的知识全部调动起来。


    这是一个陷阱。


    杨振民给出的任务,难度高到不合常理。他不可能真的指望一个来历不明的年轻人,修复连德国专家都束手无策的国之重器。


    这场测试,或许考验的不是他的技术,而是他的态度。或者,是想看他在极限压力下,会暴露什么。


    何雨柱拿起一把螺丝刀,拧开了机器侧面的一块检修面板。


    “爸,你过来看看。”


    何大清走了过来。


    何雨柱指着机箱内壁上一个不起眼的划痕。“这个痕迹,像是被撬棍或者其他硬物强行撬动时留下的。你看它的受力方向,是从内向外的。”


    何大清俯下身,仔细看了一眼,点了点头:“是新痕迹。不超过三个月。”


    杨振民也走了过来,他看着那道划痕,没有说话。


    何雨柱又指向另一处。“还有这里,固定底座的四颗螺栓,其中一颗的扭矩不对。比其他三颗要松。”


    他没有用任何仪器,只是用手拧了拧。


    “你怎么知道?”杨振民问。


    “干我们这行的,手上的感觉就是尺子。”何雨柱随口回答,“这颗螺栓被人拧松过,然后又重新拧上了。但他不知道,这种高强度螺栓,一旦受力,就会产生永久性的金属形变。他把它拧回了原来的位置,但扭矩已经达不到出厂标准了。”


    杨振民的表情第一次发生了变化。


    何雨柱没有停下。他打开了另一块面板,露出了里面密密麻麻的真空管。他没有去检查那些管子,而是直接用镊子,从一个真空管的陶瓷底座下面,夹出了一点比灰尘大不了多少的黑色碎屑。


    【系统提示:检测到绝缘漆固化残留物。成分与本机标准用料不符。】


    这一次,系统给出了明确的提示。


    何雨柱将那点碎屑放到一张白纸上,递到杨振民面前。


    他没有下任何结论,只是平静地发问。


    “杨组长,我不太懂电子。我想问问,这种东西,是这台机器原厂就有的吗?”


    这是一个问题,不是一个指控。


    它把所有压力都推回给了杨振民。


    杨振民接过那张白纸,他死死盯着那点几乎看不见的黑色碎屑,身体站得笔直。整个地下空间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


    几秒钟后,他猛地转身,对着门口站岗的警卫发出了命令。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带着金属般的寒意。


    “一级警报。立刻封锁‘龙之心’区域所有出入口,物理隔断。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警卫立刻执行命令。厚重的密封门开始缓缓关闭。


    杨振民继续下令。


    “通知保卫科,立即对过去三个月内,所有接触、维修、甚至靠近过‘中枢’的人员,进行无限期隔离审查。”


    他顿了顿,最后看了一眼何雨柱和何大清。


    “包括我们三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