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我只能试试

作者:七章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切开!”


    两个字,像铁块一样砸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技术科的钳工王师傅是个老实人,他看看面沉如水的刘科长,又看看平静得不像话的何雨柱,没再多话,拿起那根被判了死刑的钢管,死死地固定在台钳上。


    “吱嘎——”


    钢锯拉动的声音,在死一般寂静的办公室里,刺耳得像是要锯开所有人的神经。


    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个叫孙建新的黑框眼镜,双手抱在胸前,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就等着看这个工人的“土方”如何破产。


    刘科长站在最前面,表情凝重,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今天,要么他慧眼识珠,要么他被人当猴耍。


    何雨柱就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把小铁锤,仿佛刚才只是随手弹了弹烟灰。


    王师傅的额头渗出了汗珠,手里的动作却又稳又快,钢屑纷纷扬扬地落下。


    “咔哒。”


    一声脆响,钢管应声而断。


    王师傅拿起其中一截,吹了吹上面的钢屑,将那个崭新光滑的横截面,转向了众人。


    办公室里,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那个光滑如镜的横截面正中央,靠近圆心的位置,一个比米粒还小的黑点,清晰地嵌在银白色的金属肌体里。


    一个砂眼。


    一个致命的、藏在骨头里的缺陷。


    不大,不小,刚好印证了何雨柱的判断,精准得令人头皮发麻。


    “这……这怎么可能?”孙建新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他一把推开前面的人,冲到台钳前,抢过那截钢管。


    他把那个横截面举到眼前,翻来覆去地看,几乎想用眼神把那个砂眼给瞪没了。


    可是,它就在那里。


    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引以为傲的教科书上。


    办公室里彻底炸了锅。


    “天呐,真是第三根!”


    “他怎么听出来的?这耳朵是机器做的吗?”


    “这哪是修车的,这是活的探伤仪啊!”


    刘科长的脸上,瞬间由阴转晴,绽放出菊花般的笑容,他重重地拍了拍手,大声宣布:“好!好啊!何雨柱同志,果然名不虚传!为我们技术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何雨柱身边,亲热地揽住他的肩膀。


    “何师傅,你这个‘应力敲击反馈分析法’,真是了不得!是我们轧钢厂的宝贵财富!”


    可就在他说话的时候,他藏在身后的另一只手,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用铅笔飞快地画着什么。


    他画了五根并排的线条,代表那五根钢管。


    然后在第三根线条上,他画了一个圈,又在圈旁边标注了几个潦草的字符:“频次:3,力度:轻,对比敲击……”


    他试图记录下何雨柱刚才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他要的不是何雨柱这个人,他要的是这套能被他掌握、被他复制、最后能变成他自己功劳的方法。


    何雨柱感觉到了他肩膀上的那只手,也瞥见了那个小本子。


    他心里冷笑。


    想偷师?我的本事,要是能被你用笔记下来,那还叫本事吗?


    “刘科长,我就是运气好,瞎蒙的。”何雨柱一脸谦虚。


    “哎!何师傅,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嘛!”刘科长笑得更灿烂了。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再次炸响。


    “我不服!”


    孙建新把钢管往桌子上一扔,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刘科长!我不认为这能证明什么!”孙建新梗着脖子,脸涨得通红,“这五根钢管,结构简单,干扰因素少!他能蒙对一次,不代表他能蒙对第二次!”


    “小孙!怎么说话呢!”刘科长假意呵斥,但并没有真的阻止。


    他也想看看,何雨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孙建新像是得到了鼓励,更加来劲了,他指着墙角一台蒙着帆布的大家伙。


    “那儿!那是一台从苏联进口的行星减速箱,精密得很!前两天坏了,我们技术科几个人拆开检查了两天,都没找到根本原因!”


    他一把掀开帆布,露出一台结构复杂、齿轮套着齿轮的钢铁怪兽。


    “何师傅,你不是能听吗?”孙建新用一种极具侮辱性的语气看着何雨柱,“有本事,你就在不拆开它的情况下,告诉我,到底是里面上百个齿轮里的哪一个,或者哪一组轴承出了问题!”


    这已经不是下马威了。


    这是刁难,是死局。


    一台复杂的减速箱,运行时内部的噪音源何止成百上千?齿轮啮合声、轴承转动声、油液搅动声、箱体共振声……所有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就是一锅滚沸的粥。


    想从这锅粥里,分辨出哪一粒米是坏的,无异于天方夜谭。


    技术科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他们都觉得孙建新这次做得有点过了,这根本就不是人力能完成的任务。


    刘科长也皱起了眉头,但他没说话,他想看看何雨柱如何应对。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何雨柱身上。


    何雨柱看着那台减速箱,脑中的系统界面已经瞬间弹出。


    【设备:T-62型行星减速箱】


    【故障扫描中……】


    【扫描完成。发现三处异常:1.二级行星架太阳轮存在疲劳裂纹;2.输入轴滚针轴承保持架破损;3.输出端油封硬化。】


    他只需要一秒钟,就能报出答案。


    但他不能。


    父亲的话在耳边回响,“解释不清的本事是祸端”。


    今天已经表现得够多了,再来一次“神迹”,就不是提拔和审查的问题了,他可能会被当成真正的“妖怪”给抓起来切片研究。


    必须降温。


    必须把别人对他的能力预期,从“神”,拉回到“人”的范畴。


    何雨柱看着孙建新,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他皱着眉头,绕着那台减速箱走了两圈,伸手摸了摸冰冷的箱体,又凑上去侧耳听了听,当然,里面什么声音都没有。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办公室里的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你看,他不行了吧?”


    “这才是正常的,刚才那个肯定是蒙的。”


    最后,何雨柱抬起头,看向刘科长和孙建新,有些不确定地开口了。


    “这个……这个太复杂了。”


    他挠了挠头,露出一副工人阶级特有的质朴和为难。


    “里面的声音太多,太乱,跟那几根光溜溜的钢管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我也不太确定。”他叹了口气,像是泄了气的皮球。


    “我只能试试,但不保证能听出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