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章 砸场子

作者:七章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刚蒙蒙亮,院里的公鸡才叫了第一遍。


    何雨柱推开门,一股清冽的晨风扑面而来,他正准备去水龙头那儿洗把脸,脚步却猛地顿住。


    院门口,不知何时堵了五六个穿着蓝色工装的汉子。


    他们不像院里的邻居,身上那股机油和铁屑混合的味道,浓得化不开,一看就是常年泡在车间里的老技术员。


    为首的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国字脸,手掌粗大,关节上全是磨不掉的老茧。他正探着头往院里张望,嗓门洪亮。


    “请问,红星轧钢厂的何雨柱,何师傅,是住这儿吗?”


    他这一嗓子,把院里几个早起的主妇都给喊了出来。


    “你们找谁?一大早的嚷嚷什么?”三大妈阎埠贵家的媳妇披着衣服出来,一脸不悦。


    “我们是隔壁机械厂的,找你们厂的技术能人,何雨柱师傅。”那国字脸男人客气地递了根烟,但三大妈没接。


    恰好秦淮茹也端着盆出来,一听是找何雨柱的,便停下了脚步。


    国字脸男人见没人搭理,干脆把声音提得更高了:“听说你们轧钢厂出了个神人,耳朵比仪器还灵,外号‘金耳朵’,能听出零件的暗伤。我们厂里遇到个老大难的问题,特地来请教请教!”


    这话里带着七分恭维,三分挑衅。


    院里的人一听,顿时炸了锅。


    “什么?隔壁厂的来砸场子了?”


    “嘿,咱们厂的人,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考校了?”


    贾张氏也从屋里探出头来,一听是外人来挑战,那股护短的劲儿立刻上来了:“我说你们几个,有毛病吧?我们院里的人,是你们想见就见的?当这是菜市场呢?”


    国字脸男人也不生气,嘿嘿一笑:“大妈,话不能这么说。技术交流嘛,我们也是慕名而来。我们厂那台德国进口的减速箱,厂里所有专家都看过了,没辙。要是何师傅真有本事,解决了问题,那传出去也是给你们红星厂长脸,对不对?”


    他旁边一个年轻工人帮腔道:“就是!要是没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别是吹牛吹出来的吧?”


    这话一出,院里顿时安静了。


    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地投向了刚从屋里走出来的何雨柱。


    这些邻居,昨天还可能在背后议论他“傻柱”,今天却因为“红星轧钢厂”这个集体荣誉,第一次空前地团结起来。


    “何师傅,给他们露一手!”


    “对!别让他们小瞧了咱们轧钢厂!”


    “柱子,拿出你那听连杆的本事来,让他们开开眼!”


    就连贾张氏都一反常态,叉着腰喊道:“何雨柱!这可是关系到咱们全厂脸面的事,你可不能当缩头乌龟!”


    一瞬间,何雨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心里一片冰凉。


    “枪打出头鸟。”


    父亲昨晚的话还在耳边。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低调,就是把自己伪装成一个靠经验吃饭的普通技工。可眼前这阵仗,分明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拒绝?


    他一拒绝,不仅坐实了“浪得虚名”的说法,更会把整个大院,乃至全厂的工人都得罪了。以后别想有好日子过。


    接受?


    那台德国减速箱,听着就比连杆复杂百倍。一旦他再现“神技”,那种无法解释的精准,必然会引来新一轮的审视和怀疑。


    他下意识地朝自家屋门看去。


    门帘一动,何大清端着个搪瓷缸子走了出来,面无表情。他没看院里的热闹,只是走到屋檐下,慢悠悠地吹着缸子里的热气。


    何雨柱的视线与他短暂交汇。


    何大清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但他拿着缸子的手,对着何雨柱的方向,极其轻微地、往下压了一下。


    一个点头的动作。


    何雨柱的心猛地定了下来。


    他爹的意思很明确:接。别怕。


    这个家里最神秘的人都发话了,自己一个带着外挂的穿越者,还有什么好怕的?


    “行。”何雨柱吐出一个字,声音不大,却让整个院子都安静了下来。


    他拨开人群,走到那国字脸男人面前。


    “东西在哪儿?”


    国字脸男人,也就是机械厂的高级技师老马,脸上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变成了兴奋。他一挥手,后面两个工人立马从板车上抬下来一个沉重的、涂着绿色油漆的铁疙瘩。


    那是一个精密的减速箱总成,外壳上还带着德语铭牌。


    “何师傅,痛快!”老马拍了拍减速箱的外壳,“就是它。空载没声音,一带上负荷,转速一高,就发出一种让人牙酸的‘嗡嗡’声。我们拆了三遍,轴承、齿轮、齿面间隙,用塞尺量了又量,全在公差范围内。可一装起来,还是响!”


    何雨柱蹲下身,没说话。


    他伸出手,轻轻地在那冰冷的金属外壳上抚摸着。


    院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何雨柱闭上了眼睛。


    【中级机械诊断启动……】


    【扫描目标:K-7型行星减速箱……】


    【数据流分析中……应力模型构建……】


    不到一秒钟,一幅完整的、透明的机械结构图在他脑中展开。


    【故障锁定:第二级太阳轮。材料内部存在锻造时残留的氢脆微孔,肉眼及常规探伤无法发现。在高扭矩下,微孔结构产生高频谐振,导致异响。警告:该零件已达疲劳极限,有碎裂风险。】


    原来如此。


    不是加工问题,是材料根子上的问题。难怪他们拆了三遍都找不到。


    何雨柱睁开眼,站起身。


    “我一个人说了不算。”他开口道,“老马师傅,我问你几个问题。”


    老马一愣:“你问。”


    “这台设备,是不是刚来的时候没声音,用了大概半年才开始响的?”


    老马的脸色变了:“对。你怎么知道?”


    “响声是不是在某个特定的转速区间最明显,高了或者低了,声音反而会小一些?”


    老马额头开始冒汗了:“是……是这样!我们还以为是共振,可查遍了也找不到共振点!”


    何雨柱点了点头,没再继续问。他绕着减速箱走了一圈,然后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拿出了那把最普通的小铁锤。


    看到这把锤子,院里轧钢厂的工人们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来了,就是这个!


    老马和他的徒弟们则是一脸狐疑。


    何雨柱也不解释,蹲下来,用锤子柄轻轻敲击着外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