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一心不动,分念控剑

作者:地六癸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真出了平康坊,心头还在萦绕着蓝臭臭问题。


    按照阳天师的说法,蓝臭臭现在正和一股精神力量对抗。算是我方人员。但听施公解的说法,蓝臭臭又是个绝对的大凶之物。


    能迷惑帝王神智,令大一统的隋朝短短几十年就灭亡。试问世间凶物,还能凶过此物否?


    本来不太信施公解的说法,但结合自己头一天做的噩梦,又不由得不信。


    要不要去找老师和阳天师商量一下?


    但他随即熄灭了这个念头,决定等到施公解送来那本书再说。


    至于怎么处理蓝臭臭,最终还是得等小夷出关再说。


    小夷已经闭关四天了,应该用不了几天就能出关。这几天内,宫里有老师和阳天师守着,应该出不了岔子。


    李真想到这里,转身向永兴坊金吾卫总衙走去。去找师父。


    进了总衙,见来往金吾卫们人人佩剑,昂首阔步,精神抖擞。


    师父已然下令让金吾卫们改佩刀为佩剑,李真觉得帅气多了。


    “裴将军在练剑。”


    长史虽然不知道李真是摄政王,但知道他是大将军的徒弟。将他带到了剑室。


    裴旻正在剑室里舞剑。


    他手执一柄系着大红绸的长柄短剑,只见剑光四射,红绸飘飘,他时而空中旋转翻滚,时而动作迅猛往前冲刺。


    动时如脱兔,静时如山岳。


    四周墙壁上挂着的各式剑具纷纷嗡鸣。


    舞到后面,速度越来越快,只见一团白色剑光中裹着一抹红绸,如同一尾红鱼在银光粼粼的江河中跳跃。


    呼!


    裴旻收了剑势,身形如标枪般挺立,右手执剑紧贴后背,左手掐诀。平立胸前。


    渊渟岳峙。


    “好,好!”


    李真这才醒过来神来,鼓掌叫好,曼声吟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裴旻随手一丢,将剑器入墙上剑架。回头看看李真,调笑道,“你不是词宗么?怎的不自己赋一首?”


    “诗圣在前,弟子实在没法超越。”


    李真赶忙递过汗巾。


    裴旻接过,擦了擦手,道,“某家也觉得,论作诗,杜甫远超李白这厮。可世人不识货,偏将李白排在杜甫之前。”


    他不知道为什么,对自己这个名气大得离谱的诗人弟子很不待见。


    李真却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大诗人仰慕得很,笑道,“师父,你当年教李白教的是什么剑术?”


    他在拜师裴旻后,便四处搜集打听剑圣师父的过往,自然知道大诗人李白曾经跟师父学过剑。


    裴旻将汗巾递给李真,面上现出追忆神色,“便是我刚刚舞的剑器舞。这是我师父公孙大娘授我的入门剑术,剑器舞。”


    心头浮现出一袭红裳英姿飒爽的身影。


    如今自己的剑术早已超凡入圣,师父却在百年前就老死了。刚才见墙上有把剑器,一时兴起,取下来舞了一番。若论精气神韵,自是胜过师父当年。


    时间,才是修行的利器。


    正感慨间,听得李真问道,“师父,李白的剑术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境界?”


    “他吹牛!”裴旻没好气道。


    心下有点郁闷,怎么蚕娘和阿真都对那个惫懒货这么感兴趣?


    “师父,我是不是应该喊李白师兄?”李真笑着问。


    裴旻哂然,“你喊不喊他师兄,得先搞清楚,他是不是还活着?对了,你最近修行如何?”


    “正要告知师父,我的心剑已经一丈了。”


    李真手心一翻,一柄煌煌巨剑出现在手心之上。


    裴旻看了看,满意地点头,“真气呢?”


    “我觉得涨了不少。”


    裴旻忽地伸手捏住他的小腹,摇摇头,“涨得很少。”


    李真讪然。


    裴旻心想,他念力增长这么快,真气积攒怎么这么慢?皱起眉头,“你没问小夷姑娘要点丹药?”


    “她不给。”


    李真闷闷道。想起她官油子般训导的语气,气就不打一处来。


    裴旻神色古怪地看着他,半晌才道,“那就慢慢修便是。现在某家教你分念控剑。”


    李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他这次来就是找师父学习能同时操控多种武器的。


    “你修心剑这么久,能分清心和念的区别么?”裴旻问。


    李真想了想,道,“念是心上生的。佛家说起心动念,起心便是动念。”


    他在学会了胎藏界秘法以来,回到长安后,也翻阅过一些佛教典籍。


    裴旻凝眸,缓缓摇头,“若是只修一把心剑,你所说的自然没错。但你若要驾驭多把飞剑,就要记住一个口诀。一心不动,分念控剑。”


    一心不动,分念控剑?


    李真想起前世读过的《传习录》和《金刚经》。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明确说过,修心修的便是“此心不动”。《金刚经》中却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两者表面上看是冲突的,但听师父这么一说,如梦初醒。


    “师父,我明白了。如果把心和念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心是这棵大树的根。枝叶便是念。《金刚经》中所说的心,其实是念。”


    裴旻皱眉,“某不懂佛经。你理解了便好。”


    李真锤炼念力的法门学自不空和尚,裴旻虽然不喜欢佛家理论,却也不得不承认,佛家对于心念这一块,还真就有独到之处。


    是以,也不反对他钻研这些。


    “现在,你再出一柄心剑。”


    一柄大剑从李真掌心升起。


    “分!”


    大剑从中央裂开,一分为二。


    李真咧嘴而笑。


    “收了。再同时变出两把。”


    李真伸出掌心,掌心上空同时出现一把剑和一把斧头,有五尺长短。


    “试试三把。”


    李真调用心念,又幻化出一根金箍棒。


    但金箍棒仅有三尺长短,而且金箍棒一出现,剑和斧头都开始不凝实起来。过了数息,斧头哗地消失了。


    只能分出两把哦。


    李真叹了口气,收起了剑和金箍棒。


    裴旻嘉许道,“刚开始还不熟练,勤加练习就好了。分念控剑极为消耗念力,对心性定力要求也颇高。莫要贪多,没练熟之前,只用一把也够了。”


    “是,师父。”


    李真又请教了些修行上的问题,告别师父,满心欢喜地回了兴庆宫。


    他的分念控剑学成了。


    这就是心剑,没有具体功法修炼途径,只重感悟和念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