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朝世和李沉舟、游天一三人胁迫鱼天恩出京那天,李真在忙着选摄政王妃,小夷在忙着帮李真挑选。
是以李真只知道鱼天恩带着五万神策军去徐州剿匪,后面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因为他陪着小夷去龟兹借钱去了。
恭送太皇太后回宫后,李真跟着高公公往大同殿走去。
一路上,高公公向他讲述了鱼天恩率兵到徐州的举动:
到达徐州后便围住徐州城,百姓只能出不能进。
出来的百姓详加盘问后,扣留不放。待城中百姓走出得差不多,鱼天恩知晓了城中情况,便独自进城,直接击杀庞勋,叛军将士有阻拦的都被他尽数杀死。
全城震惊。
其后,围城七天,百姓出走殆尽。鱼天恩将百姓聚集一处,供给吃喝。并向城内叛军许诺,若回归官军,不但前罪可免,还可以俸钱加倍,等打下徐州节度使军队后,想返乡的可以带上盘缠回去。于是三万叛军尽归鱼天恩麾下。
然后,鱼天恩便率领大军去讨伐徐泗观察使、节度使崔彦曾。
这个崔彦曾素以严苛闻名,此次以庞勋统领的戍军哗变,便是由他和他的三名亲信激起,他们一味暴力镇压,再加上不讲信用,原本约定三年后让将士们回故土,却生生把他们摁在桂州六年。
这些戍边叛军本就对崔氏恨之入骨,很快便打败了崔彦曾的十万大军。现在,鱼天恩麾下,加上降兵,有十五万之众。
李真听到这里,哂然,“又多了个割据的藩镇。”
高朝世皱眉,“若是这么简单就好了。鱼天恩拿下崔彦曾等四人后,竟然解散了三万叛军,在当地军民中赢得不少声望。”
“收买人心,不新鲜。”李真撇撇嘴。前世看的历史军事小说不少,确实是老桥段。
高朝世摇摇皓首,“我和李军神、游大帅也料定他会成为一方藩镇。但鞭长莫及,朝廷现在军势未成。李军神刚把十五万神策军收归兵部,游大帅也刚整编了龙武军、神武军、羽林军共三万,实在不宜征讨。但蹊跷的是,鱼天恩竟然要回京城。”
“啊?”李真愕然。
心想,这个阉货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好不容易才活着离开,好不容易才又聚齐十几万军队,怎么要自投罗网?
“他的军队怎么办?”
“他的战报上说,他会留下崔彦曾的八万军队,交由他的神策军右中护军古亮暂守徐州,请朝廷速速派人替换。他则率领四万神策军,押解崔师曾四人,以及六年来徐泗两州截留的税银回京。”
李真瞪眼半晌,道:“他的话可信么?”
高朝世冷笑,“若说他想拥兵徐州,自坐一方藩镇,那他干嘛要回来?若说他一心为朝廷,光鱼天恩这三个字,就是扯淡。再说,他还留下八万军队在徐州。”
“两头下注?两手准备?”李真猜测道。
“他能控制朝政三十年,岂会是蠢货?”
“可他回来,对他来讲,无异于自投罗网,没半点好处啊!”李真不解。
“杂家便是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高朝世叹道。
二人进了大同殿侧殿,李沉舟和游天一早已候在那里,见李真进来,连忙向他躬身行礼。
四人坐下后,便开始商议鱼天恩的请奏。
李沉舟神色复杂,“我以往一直以为鱼天恩不敢以身涉险,却不料他敢孤身一人闯入三万叛军守着的徐州城,杀了庞勋。”
高朝世眯眼道:“是啊,杂家也看错了。”
十八年前,春明门口,高朝世敢一个人面对鱼天恩的两万大军,那是因为高朝世毒功惊人,丝毫不惧凡人军队。
但鱼天恩又不会用毒,若是三万叛军齐上,就算他修为精深,耗也耗死了。
李沉舟缓缓又道,“我一直以为鱼天恩不会用兵,却没料到他先是杀敌首脑,又是攻心为上,收复叛军后再去打崔师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占尽先机,直接坐大。论武力论谋略,乃一流人才,我又看错了。”
游天一沉声道:“忍得,狠得,该冷静的时候冷静,该下手的时候下手,沉着果决,真是一代枭雄。”
高朝世指甲轻扣檀木桌,眯眼道:“更出人意料的是,他明明已经坐大,却偏偏要回来。列位,你们怎么看?”
说是问众人,却将目光看向李沉舟。在座众人中,他与鱼天恩共事最久,对鱼天恩较为了解。
“他带兵出城那日,我们承诺过他,他若回来,就放他一条生路。”
李沉舟笑道。
游天一点头。
高朝世道:“朝廷自然不能失信于人,便是对大奸大恶之辈也是如此。杂家问的是,鱼天恩到底意欲何为?”
李沉舟摇头,“他去徐州后所做作为,已经两番出乎我的预料。此人在想什么?我也猜不透。”
“他回来后,我们该怎么待他?”高朝世看看众人。
“怎么待?我觉得就按照前番批奏,封他神策军大将军,那四万兵还交给他,先将他困在大明宫,看他一段时日。反正内有游将军的三万龙武军掣肘,外有兵部的十五万大军围着,谅他也翻不出水花来。”
李沉舟哂然道。
游天一冷声道:“照我说,直接收了那四万军队,让他一个人做个空头大将军。”
高朝世看了看李真。
李真想了想,道:“我觉得军神大人说的是,先凉他一段时间,看看再说。如果他没什么异动,那就让他率领徐州军去平定藩镇。”
高朝世哈哈大笑,“那便照摄政王说的办。”
说完,四人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细节,而后散去。
高朝世去找中书舍人拟圣旨。
一天后。徐州城。
鱼天恩接到了朝廷的旨意,旨意上简简单单一句,册封鱼天恩为神策军大将军,即日班师回朝。
面如敷粉的鱼天恩看了圣旨微微一笑,对自己的助手,右中护军古山岳道:“小古啊,咱家要回京了,你可一定要好好守住徐州。”
鱼天恩的话让古山岳困惑不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道:“中尉大人为何要回去?现在朝廷被高朝世那些人把控,您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啊!”
其实早在鱼天恩解散三万叛军的时候,他就忍不住提出异议。但鱼中尉却说,当初收服他们的时候,就答应过,打赢崔师曾军队后,若他们愿意返乡,就送上盘缠让他们回去。
做人要守信用,不然和那崔师曾有何区别?
【这还是那个曾经一手把持朝政三十年的大内第一人鱼公公么?】
古山岳觉得眼前这个自己跟了三十年的上峰跟陌生人一样。或者说,鱼大人的打算自己根本看不透。
“中尉大人,古山岳会牢牢看紧徐州这八万军队,等待大人召唤。一旦大人在京城不利,就速回徐州,做一方藩镇也好。”
古山岳拱手,言辞恳切道。
鱼天恩脸一沉,“古山岳,你弄错两件事。第一,你是朝廷神策军的统领,不是我鱼天恩的私人部署。第二,你应该称杂家为大将军。”
说着,扭头出去整顿军队,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古,瞧在你跟随杂家已久份上,多说一句,你要学刘亮,听朝廷的话。”
大步走出府衙,整顿起战后还剩的四万兵马,看了看已经装好的税银粮食布帛,又瞅了瞅押解在囚车上的崔师曾四人,挥手对着神策军尖叫一声,“儿郎们,随杂家胜利回朝!”
“诺!”
神策军兵士山呼响应。
他们在京驻扎已久,家人大都在长安,本来还担心留在徐州,现在一听中尉大人这样说,悬着的心落了地。这一声呼应发自肺腑,兴高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