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境界

作者:地六癸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亮了。


    小夷玩了一整夜,几乎把整个兴庆湖的薄冰都穿破了,这才让老秦等人划船靠岸,把大螃蟹又丢回了马场的池塘。对老秦和小翠等人挥手道:“好啦,你们回新射殿去吃饭睡觉去吧!”


    她背负小手。继续在宫里逛悠起来,享受着侍卫和上朝大臣们的问候。


    逛悠得差不多,想起李真说起过,翰林院的围棋待诏很会下棋,于是便施施然向翰林院走去。


    在新射殿入定的李真醒了过来。


    觉得念力又有增长,心下欢喜。吃了早膳,便径直去金吾卫总衙找师父。


    裴旻也刚吃过早食,正在擦拭一把长剑。见李真进来,忽道:“阿真,你觉得某家若让金吾卫日常佩戴改横刀为剑如何?”


    大唐金吾卫的兵器近战的有横刀、陌刀和槊三种,远射的有弓箭,仪仗的有殳、戟等。但日常佩带的就是横刀。一种短柄长刀。


    “自然是用剑好啊!剑为百兵之王。金吾卫主要职责是守卫城门和巡视长安城,用刀看上去太蛮横了些。”李真拍马屁道。


    “恩,那便改用剑了!”裴旻将长剑插入剑鞘,苍郎一声。


    “师父,你跟我讲讲地境、人境和天境的具体境界吧!”李真道。


    裴旻没收过徒弟,教授经验不足。经常连一些基础的常识都忘了说。


    他以为高公公会告诉他,高公公也以为裴剑圣会告诉他,致使李真对一些修行常识迄今还懵懂无知。


    至于小夷,根本懒得跟他说小境界。


    裴旻见李真问出这些基础常识,微微一愕,便介绍起来:


    “修行三境,地人天。第一步,便是从感知到天地间灵气开始的,而感知到天地灵气,需要定下心,进入到极微境界。这便是不动地。”


    “进入不动地,便是寻常资质者修行十年,也能进入下一个境界,大善地。大善地和不动地相比,吸纳的天地灵气多了十倍不止。”


    “大善地再修行二十年,便可进入欢喜地。意思是在天地间行走,感到灵气充沛天地,有如鱼得水的欢悦,这种感觉你日后便知。”


    “欢喜地再修个三十年,一般便可进入人境。”


    李真闻听,忍不住道:“师父,从地境修到人境,一定得花六十年时间么?”


    裴旻摇摇头,“地境修炼只是感应和吸纳天地灵气,修炼一甲子乃是指通常修士而言,称之为甲子过地。若有人天赋好,或者有神奇功法,或者有灵丹辅助,一二十年便可过地境。”


    “师父你过地境用了多少年?”


    “某家自然是有天赋的,只用了十年。”


    裴旻毫不谦虚地道。


    “师父你觉得我的天赋咋样?”


    李真眨巴着小眼睛,一脸期盼之色,仿佛在说,快点说我是天才呀。快呀!


    裴旻默然半晌,吐出两个字,“一般。”


    李真翻了翻白眼。


    裴旻继续道:“不过,你若想快点过地境,和小夷姑娘要点丹药便是。地境只是灵气吸纳转化真气修炼,剑修也可以走捷径的。但到了人境就剑修便不能再走捷径。”


    “到了人境,便可修行各种秘法。也只有到了这一阶段,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修行者。人境也是三重,清净士,感应士,通天士。每一重都有初中高三阶,”


    “清净士,是蜕凡阶段。”


    “初阶,丹田处凝结米粒大小的真气光珠,可目视体内杂质随汗液排出,行功时,肌肤表面浮现淡淡荧光纹路。五感提升数倍,踏雪无痕。”


    “中阶,真气光珠增至鸽卵大小,体表浮现半透明鳞片状纹路,可倒映出方圆十丈内光影波动。踏雪无痕,水米不进也可支撑数月。”


    “高阶,真气光珠汇聚嵌入眉心天目,脱胎换骨,气力增长数十倍。身轻体健,益寿延年更不在话下。”


    “感应士,是天地之媒阶段。”


    “感应士三阶分依次过桥、凝识、通脉,对天地元素感知较之为地境敏锐百倍,施展各类元素秘法得心应手。速度提升,浮空升腾,短距操控,神念警兆等等都娴熟自如。”


    “通天士,是初步感悟法则之力的阶段,”


    “通天三阶依次为通幽、御空、破妄。通幽能与天地间隐匿的幽微之力建立某种联系,能将自身神念沉浸在元神世界。御空能实现短距飞行。破妄最难,能识透天地本相,初步利用天地法则。”


    听到这里,李真心里有了个大概认知。


    老秦等十三人的修为境界应该在清静士和感应士之间,老秦应该进入到了感应士境界。而老师、阳天师、游大帅、师父应该都在通天士境界,只是他们的阶位,自己就判断不了了。


    师父应该修为最高,毕竟修了两百年,还一剑戳死了国师。


    “那天境呢?”李真问。


    “天境?这你该问小夷姑娘。”裴旻微微一笑,“某家只知道,到了天境,元神与肉身合一,元身与天地融为一体,真气转化为后天元气,又叫罡气。所以,天境又叫天人。宗师,已在天上。”


    “那师父你为什么能一剑斩杀国师?”李真问。


    这个问题在他和小夷探望养父母的路上问过小夷,小夷当时说过,须弥国师是先被自己等人耗尽八成元气,后又被裴旻以修真界从未出现过的心剑斩杀。


    为了便于他理解,小夷当时告诉他的是真气。毕竟他刚接触修行,离天境太远,小夷也懒得多费口舌。


    一头是消耗已久的国师,一头是蓄锐已久的剑圣心剑,此消彼长之下,再加上猝不及防,被斩杀也就毫无悬念。


    但李真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他想知道师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哪料裴旻晒然,撇嘴道:“罡气又不是天境宗师专属。某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练出来了,斩杀一个强弩之末的废物,又有何稀奇。”


    李真闻听精神一振,“老师,我能不能练罡气?”


    “自然可以,练到通天士之后,再练个三十年就能成一口罡剑气,百里之内取人首级,易如反掌。”


    李真登时觉得自己问得有点多余。


    自己现在才是不动地,过了地境三重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再练到通天士,又不知道驴年狗月,再来个三十年,希望自己能活到那个时候。


    但怕老师看出自己心中所想,一脸坚定道:“老师,我会努力的。”


    神色郑重。


    裴旻满意点头赞许,“我等剑修,便是要凭大无畏之心,迎难而上,进取不断,便是百年又如何?便是天境又如何?管他心魔还是神魔,一剑斩了便是。”


    李真心中豪气顿生。


    掏出《剑道真气玄章》,向老师请教疑难之处,便告辞回兴庆宫。


    他现在修行之心甚为强烈,这头告别师父,那头就去找老师高公公。师父教的剑道修行是漫漫长途路,老师的潜行和易容术倒是可以先学会,最起码能防身。


    结果刚到南薰殿不远,便遇到了陪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回来的高朝世。


    李真向太皇太后问安过后,太皇太后看着他微微皱眉,“阿真,哀家知道你要修行,但也不能放着朝政一点儿都不管。现下,鱼天恩领着五万兵去徐州打庞勋,出了点蹊跷,你跟着小高找军神和游大帅商议一下罢!”


    蹊跷?


    李真闻言,看向老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