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9章 告到中央

作者:我不叫还复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百九十九章,告到中央


    这一章上传之后,韩复来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码字。


    现在赵匡胤死了,李煜也很快就死了。


    这篇故事,也就可以结束了。


    至于赵光义的事,大概交代一下就行了。


    高梁河飙车的高光时刻……这个再斟酌一下吧。


    这一章赵匡胤的死,给书友们的震撼还是挺大的。


    “这对吗?这合理吗?这科学吗?”


    “这不对!这不合理!这不科学!”


    “知道你复来大神写小说不按常理出牌,没想到你直接都颠成这个样子了,这还是小说吗?”


    “这简直是在玩弄我们读者啊,这能忍?这不能忍!”


    “对,我要告他,我要告到中央!”


    “赵匡胤这么个爽文大男主,就这么下线了?为什么呀!”


    “太突然了……”


    “关键是,赵匡胤应该是被他弟弟赵光义弄死的吧?”


    “虽然没有明说,但暗示的已经很明显了,必须是!”


    “这个,怎么下手的,难道是用斧头砍死的?不应该吧,不是晚上还打呼噜呢吗?”


    “显然不可能是斧头,那个斧头是赵匡胤经常把玩的东西,再说了,一个皇帝要是被用斧头砍死,这事就大了,赵光义兜不住的!”


    “那是啥情况,有没有聪明的帅哥分析分析?”


    书友我是小配角:“虽然复来大神写的很模糊,但是线索还是很明了的,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得出结论——赵匡胤是被赵光义预谋已久地毒死了。”


    “怎么说,仔细讲讲!”


    书友我是小配角:“首先,分析一下赵光义的处境:他这些年来,一直是有实权没名分的太子,为什么让他当这么个太子,之前有大神分析过了,就用那个结论,是赵匡胤为了保住赵家江山。但现在,赵匡胤的儿子都长大了,二十多岁了,显然,赵匡胤想让儿子继位的,赵光义这个时候,就很难受了。所以,他只能拼一把!”


    书友我是小配角:“说有预谋,根据那个大太监王继恩和那个小内侍就能看出来——王继恩可是赵匡胤的心腹贴身太监,赵匡胤死了,皇后让去找赵德昭,他竟然直接把赵光义带了回来,很明显,这个贴身大太监,早被赵光义收买了。你一个晋王,你收买皇帝的贴身大太监,这个目的不言而喻。还有那个小内侍,像是不要命一样,顶着皇后不善的目光不停地说,这看着像是完全不打算活了。”


    “对啊,一个小太监没问他他一直逼叨叨,为的什么啊?喜欢死着玩?”


    书友我是小配角:“正常人应该都是不喜欢死的,正常太监也应该都是不喜欢死的,他这么干,只有一个可能——他可能死不了,还能加官进爵!当然,更具体来说,应该是:他不这么干,立马死。他这么干了,可能不死,还会荣华富贵。”


    “所以,这个小太监也是赵光义的人?就算是赵光义的人,为什么非要说这些话啊!”


    书友我是小配角:“为了给赵光义撇清责任,同时还能造势,还能证明他的继承合法性。大家注意到小太监说的那四个字了吗?好做!好做!”


    “好做好做是啥意思啊?”


    “看你干的好事……这个意思吧?”


    书友我是小配角:“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好好干,好好干!这四个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就是,皇位你来继承,你要好好干啊!所以说,他说这些,就是为了证明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


    “这么说的话,那赵匡胤确实是想把皇位传给他弟弟的啊!赵光义就没必要杀他哥哥了吧?”


    书友我是小配角:“这只是小太监说的啊,并不是真的啊。并且小太监还说,王继恩也听到了,这都是赵光义的人,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赵光义编出来的,让这个太监说出来的……至于当天晚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两个具体说了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据我分析,我更相信是赵匡胤在安慰赵光义,让他交出兵权,当个显然王爷之类的话。”


    “……”


    书友我是小配角:“赵光义估计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直接下毒,毒死了赵匡胤,然后在王继恩的帮助下,立马赶来继位,直接在灵前继位了,就怕夜长梦多……和当初赵匡胤继位一模一样。同时还直接改元,这也显得着急了。”


    “为什么是下毒毒死的呢,这有什么证据?”


    书友我是小配角:“没有证据,但杀皇帝,正常来说,只能下毒……赵匡胤中了毒,当时并没有显露出来,然后到了半夜,直接一命呜呼了,这样才合理。”


    “分析很合理……但是,为什么赵光义就能直接继位当皇帝啊?不可能就凭小太监听到了好做好做四个字吧?皇帝人家有儿子,不应该是儿子继位的吗?”


    “就是,这东西,不可能说是赵光义提前到了,他就能当皇帝吧?那些文武大臣能同意?赵德昭能同意?”


    “为啥皇后直接也投降了啊,这不科学吧?”


    书友我是小配角:“皇帝驾崩,正常情况下来说,谁当时在身边,谁继位皇帝的概率就最大。但现在这个情况,赵光义能顺利登基,却是他硬实力强的缘故——他当了这么多年开封府尹,当了这么多年晋王,还当了很多年禁军的体系的大官,早就织造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就像赵匡胤当年一样。”


    “虽然是猜测,但很合理。毕竟,连赵匡胤身边的心腹大太监,都早早就投靠了赵光义,更别说其他人了。”


    “很对,你说的很对。但是为什么啊?为什么把赵匡胤写死了啊?”


    “就是,双男主的开局,一个李煜拉垮到不行,亡国之君。另外一个很牛逼,很爽,怎么又突然给弄死了啊?这小说的主角不会是赵光义吧?”


    “显然不可能是赵光义……这个人,感觉人品不行。自己大哥对他那么好,那么信任,竟然杀了自己大哥,这种人,吃屎去吧!”


    “话说,这个时候是不是大军正在外面打北汉呢?”


    “对啊,能领兵去灭国的,应该都是赵匡胤的心腹。那些大将回来,会不会搞死赵光义?”


    “很有可能,搞死赵光义,让赵德昭继位,最后自己再篡位,这套流程太熟了……”


    “小说都写出来发表了,大家就没必要纠结了,我好奇的是,太平兴国这个年号!看了复来大神这么多小说,里面的年号一直改,经常改,好像都是两个字的啊,怎么突然出现个太平兴国啊,这有点奇怪啊!”


    “这也不奇怪,年号这东西……刚才那位知识渊博的大神来讲讲!”


    书友我是小配角:“年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的时候并没有什1822年、2008年这样的说法,就用年号记年。年号的字,通常都是比较吉祥的好字,蕴含了皇帝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政治理念。至于是四个字还是两个字,这就没什么区别了,他的意思明白清楚就行。”


    ……


    年号这个东西,在明朝以前,一个皇帝是可以有很多年号的,一年改一个都可以,武则天就总共改了十八个年号呢。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规定,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清朝也沿袭了这个制度,所以明清的皇帝,我们很多都直接用年号来称呼。


    比如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康熙皇帝等……


    叫门天子除外,朱祁镇之前叫正统,后来哐哐砸自家的门,回来夺门之后叫天顺。


    另:这一章可能废话也多点,但下一章的内容也多,字数也多。


    不能算我水啊,嘿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