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8章 什刹海钓鱼

作者:四疏五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阳走到柜台前时,那里正围着五六个顾客。


    苏瑜穿着白色短袖衬衫,胸前别着红色的徽章,正忙着给顾客拿塑料凉鞋。


    她抬头看见陈阳,眼睛弯了弯,又赶紧去招呼其他顾客。


    陈阳也不着急,走到一旁的长椅坐下。


    墙上挂着的钟表指针慢慢走向八点,柜台前的人流渐渐稀疏。


    等到苏瑜终于闲下来,陈阳才来到了柜台前。


    “明天休息想去哪儿玩?”陈阳递过去一瓶汽水。


    苏瑜接过玻璃瓶抿了一口,想了想说:“不然再去什刹海的荷花市扬玩吧,那里凉快。”


    “可以,那就去荷花市扬。”陈阳点点头。


    荷花市扬毕竟是个消暑的好地方,反正那边卖东西的也多,玩累了可以吃,可以喝,还可以找个地方坐着休息。


    苏瑜突然想起什么,问道:“陈阳,你会钓鱼吗?”


    “会啊。”陈阳的眉毛微微一扬。


    说起钓鱼,他前世就是钓鱼佬,每周都要去钓个一两次的。


    只不过穿越过来后,一直没有时间再钓。


    记忆里那些精良的碳素竿、尼龙线仿佛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


    “上次你走了,我自己逛着玩,看到有些老头在钓鱼。”


    苏瑜用手比划着说:“有个戴草帽的老爷子钓了条十来斤的大鲤鱼呢!那鱼有这么长,比我胳膊还长!”


    陈阳微微吃惊。


    要知道这个年代渔具行业丝毫没有发展,鱼竿还是用竹竿代替,鱼线用的大部分是从坏掉的草帽上拆下来的尼龙线。


    这种线强度不太行,又因为竹竿弹性不够,没法卸力,遇到大一点的鱼非常容易断线,甚至连四五斤的鱼都搞不定。


    要想钓大鱼,只能用编织线,也就是后世所说那种大力马线。


    编织线说难找很难找,因为你单独买这种线未必能买到;但说容易找也容易,只要找到修鞋匠就能买到。


    一些皮鞋店里也能搞到修鞋用的编织线。


    陈阳心中想着,已经做出决定:“好的小瑜,那咱们明天也钓鱼,我一会回去就去准备一套鱼竿鱼线来,明早6点半我骑自行车接你去什刹海,咱们在外面吃早饭。”


    “行!”苏瑜眼睛亮晶晶的,对明天充满了期待:“希望咱们明天也能钓到大鱼。”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又有客人来了,陈阳看了看手表起身告辞。


    事不宜迟,他先在王府井这一片找了个皮鞋店。


    店员听说他要买修鞋线,从柜台底下翻出两卷灰扑扑的线团:“军用皮鞋专用线,结实着呢。”


    陈阳付了一块钱,又转到附近的菜市扬,买了两根鲜玉米。


    回到四合院时已近九点。


    陈阳从墙角找到一根竹竿,又长又直的,绑上线就行。


    这本来是吊蚊帐用剩下的。


    他用小刀仔细地在竹梢刻出线槽,将编织线牢牢系住。


    然后浮漂也好办,他屋里扫地的扫把是高粱苗做的,随便在把上掰一段下来,就可以做浮漂。


    鱼钩他是自己用大头针烧红了弯起来做成的。


    至于让鱼钩沉底的铅皮,就用牙膏皮来替代。


    一套渔具很快就弄好了。


    他没急着栓浮漂,打算到了地方找好底之后,再栓上去。


    至于鱼饵,因为是奔着钓鲤鱼去的,就用那两穗嫩玉米。


    次日一早,陈阳推着自行车出院门时,恰好当时阎埠贵也拿了一套渔具出门。


    他的鱼竿也是竹竿制作的,看起来比陈阳的要专业一点——竿身上缠着红漆线,梢头还绑着个亮闪闪的金属环。


    一见陈阳拿着竹竿,阎埠贵立刻瞧出是怎么回事:“陈阳,你也去钓鱼啊?”


    他眯着眼睛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诧异。


    陈阳说是的。


    他知道阎埠贵有钓鱼的爱好,也不多问,自顾自地跨上自行车准备走。


    阎埠贵一把拉住他的自行车后座,笑呵呵道:“你去哪里钓鱼啊?”


    陈阳一听这话就察觉出了阎埠贵的心思,这怕不是想让自己顺路带他吧?


    他不动声色地反问:“你去哪里钓?”


    “我去什刹海啊。”阎埠贵神神秘秘道:“我知道有一片地方出鲤鱼,听我们学校一个老师说,前天晚上刚钓了三条,都很大。”


    “你要是去的话,我带你一起啊。”


    陈阳一口回绝:“不用,我就随便钓钓。”


    阎埠贵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你随便钓你都找不到地方的,现在天这么热,你以为哪里都能钓到鱼啊?”


    他追着自行车走了两步,“你要信我,你就骑自行车载着我,我带你去。”


    陈阳头也不回:“不必了,我自己随便钓钓就行。”


    说完就加快脚步,蹬着自行车跑了。


    阎埠贵望着陈阳越来越远的背影,看着他出了胡同,不由得生气起来。


    “你能钓到个屁鱼,今天准得空手而归!”


    陈阳去接了苏瑜之后,两人先在外面吃了早餐,豆浆配炸油饼,然后骑车到了什刹海。


    两人来到什刹海,发现湖边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垂钓者。


    苏瑜记得上次看到有人出鱼的地方,她远远指着一棵大柳树:“上次就是那儿,有个戴草帽的老爷子钓上来的大鱼。”


    两人走近了才发现,已经有三个人在钓鱼了,都是五六十岁的老者,戴着草帽坐在马扎上。


    陈阳选了一个靠近另一棵大树的位置,让苏瑜在树底下凉快。


    他先挂上一块铁丝找了下水底,不断调整浮漂的高度。


    湖水没有太深,约莫有一米五。


    调整个差不多了,又试探了一下周遭,试着水深差别不大,这才把浮漂固定好。


    苏瑜一直在看着他操作,虽然不懂钓鱼,但觉得陈阳好像挺专业的样子。


    她托着腮看陈阳把玉米粒穿在鱼钩上,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钓到鱼。


    陈阳调整完了,刚要把鱼钩抛进水里,突然听见身后有人打招呼。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阎埠贵,他手上没拿鱼竿,看样子是已经选好钓位了。


    “调好漂了?”阎埠贵问道。


    说完他的眼睛就往陈阳简陋的渔具上瞟。


    他的表情是戏谑的,多少有点想看陈阳笑话的意思。


    陈阳都懒得搭理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