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章 另一个

作者:土豆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寂静被救护车尖锐的呼啸声撕裂。


    车厢内,每一寸空间都塞满了紧张。


    “血压120/80,心率75,血氧99%。”一个年轻的急救医生盯着监护仪上的数字,手里的笔悬在半空,迟迟没有落下。他扭头看向傅薄嗔,那张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可仪器上的数据却稳定得像教科书里的范例。


    “另一个呢?”他的同事正在处理叶弈墨。


    “血压115/75,心率72,血氧饱和度98%。”那边的声音同样充满了不可思议,“除了脱水和轻微擦伤,找不到其他致命伤。这怎么可能?”


    李队和王海挤在车厢的角落,沉默得像两尊雕像。救护车每一次颠簸,都像在提醒他们刚才发生的一切有多么不真实。王海的目光死死地锁着那两个躺着的人,他试图用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去理解,去分析,但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


    “李队……”他终于忍不住,声音压得极低,“你看到了吗?那个光……”


    李队没有回答,只是把头转向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他当然看到了。那道微弱的绿光,那捧灰白色的粉末,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视网膜上。


    “那是什么?”王海追问。


    “我不知道。”李队的声音很沉,“但从现在开始,你什么都没看到。”


    “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李队转回头,对上王海的视线,“我们挖出了两个幸存者。一次成功的、堪称奇迹的救援。仅此而已。”


    王海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着李队那不容置喙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他是个聪明人,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这种气味,远比废墟里的尘土更复杂,更危险。


    救护车抵达军区总医院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阵仗。医院门口拉起了最高级别的警戒线,荷枪实弹的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几位只在新闻里出现过的、肩上扛着将星的大人物,正一脸肃穆地等在急救通道的入口。


    傅薄嗔和叶弈墨被第一时间推进了隔离手术室。不是因为他们有伤,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李队和他的救援队则被“请”到了一间封闭的会议室。没有慰问,没有嘉奖,只有冰冷的白墙和一杯已经凉掉的茶水。


    王海坐立不安,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什么情况?把我们当犯人审吗?我们是英雄,英雄!”


    “安静点。”李队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像是在养神,但紧锁的眉头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门开了。


    走进来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国字脸,气度沉稳。他身后跟着两个秘书,手里拿着厚厚的文件夹。


    “我是总务办公室的张主任。”男人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寒暄,“各位辛苦了。关于这次‘天坑’事件的救援报告,需要各位的配合。”


    他示意秘书将文件分发下去。那是一份打印好的报告,标题是《关于江安市中心城区塌陷事件A1号救援点的调查纪实》。


    李队翻开报告,快速浏览。报告写得很详细,时间、地点、救援过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但当他看到对最后那个“安全岛”的描述时,他的动作停住了。


    报告上写着:“……由于特殊的建筑结构,在坍塌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罕见的‘承重三角区’,为幸存者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空间。这是一次建筑学上的巧合,也是救援史上的奇迹……”


    “狗屁!”王海第一个拍了桌子,“什么承重三角区?那他妈是个球!一个光滑的球形空间!周围的钢筋都断了,是被硬生生掰弯的!”


    张主任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王海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这是经过多位结构学、物理学专家现场勘查后得出的权威结论。”


    “专家?”王海冷笑,“哪个专家?让他来跟我对质!我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你看到的,可能是因为粉尘、光线和极度疲劳产生的错觉。”张主任的语气平淡得像在复述天气预报。


    “错觉?”王海被气笑了,“我们几十号人都产生了同一个错觉?李队,你告诉他,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队身上。


    李队慢慢合上文件夹,抬起头,直视着张主任。“张主任,报告里没有提到那道绿光,也没有提到那些粉末。”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张主任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他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挥了挥手,让两个秘书先出去。


    门关上后,他才重新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许多。“李队长,你是个老同志了。有些事情,不需要问,更不需要说。”


    “我需要一个解释。”李队坚持道。


    “解释?”张主任拉开椅子,坐到李队对面,“好,我给你解释。‘创世’组织的核心被彻底摧毁,一场席卷全球的危机刚刚解除。全世界都需要信心,需要英雄,需要一个可以被理解的奇迹。而不是一个无法解释的、可能引起更大恐慌的……‘现象’。”


    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敲在李队的心上。


    “傅薄嗔和叶弈墨,他们现在是英雄。他们的生还,象征着人类在灾难面前的不屈。这个故事,必须完美无瑕。”张主任继续说,“还有江安和,那位用生命发出最后警报的科学家,我们必须为他彻底正名。他不是疯子,他是吹哨人,是另一位英雄。”


    王海愣住了,他渐渐明白了这一切。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救援汇报,这是一场“真相”的统稿会。


    “傅氏集团和程锦的产业,在这次危机里遭受重创,但他们顶住了压力,全力配合,为稳定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声誉,也需要一个积极的、正面的结果来支撑。”张主任看着李队,“现在,你明白了吗?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的、对所有人都好的故事。而你们,是这个故事里最光荣的开篇。”


    李队沉默了。他想起那片废墟,想起那些逝去的生命,也想起傅薄嗔用身体护住叶弈墨的那个姿势。


    是啊,世界需要一个英雄故事来抚平伤口。相比于一个玄之又玄的玉佩传说,一个关于爱、守护和奇迹般巧合的现实故事,显然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力量。


    “那份报告……”李队沙哑地开口。


    “是最终版本。”张主任说,“各位只需要在后面的保密协议上签字。协议的内容很简单,今天在这里看到、听到的一切,终生不得外泄。救援现场的所见所闻,以报告为准。”


    他把一支笔,轻轻推到李队面前。


    王海看着那支笔,又看看李队,他脸上的激动和愤怒已经褪去,只剩下一种成年人的疲惫和无奈。他不再说话,默默地拿起自己的那份文件,翻到最后一页,签上了名字。其他的队员也陆陆续续地签了字。


    他们都是普通人,是命令的执行者。他们不懂什么大局,但他们懂得服从。


    最后,只剩下李队。


    他盯着那份报告,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那道绿光熄灭的瞬间。那捧灰烬,仿佛还飘散在眼前。那是一个生命的终结,换来了另外两个生命的延续。这个真相,将被永远封存。


    他拿起笔。笔尖在纸上悬停了很久。


    会议室墙上的电视突然亮了。是新闻频道。


    “……本台最新消息,在全球联合行动下,盘踞多年的神秘组织‘创世’已被彻底瓦解,其核心位于江安市地下的基地也被完全摧毁。此次行动中,傅氏集团总裁傅薄嗔先生与前‘天罚’小队核心成员叶弈墨女士,深入虎穴,为摧毁‘创世’核心装置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在最后的爆炸中,二人被困废墟之下超过七十二小时,于今日凌晨被救援队成功救出,生命体征平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画面上,出现了傅薄嗔和叶弈墨的照片。下面一行大字:英雄归来。


    紧接着,新闻开始播报关于科学家江安和的平反通告,以及傅氏集团和程锦工业在危机后宣布的多项重建和慈善计划。


    整个世界,都在以一种昂扬的姿态,迅速翻过这一页。


    李队看着电视画面,看着那些洋溢着希望和崇敬的标题,终于落下了笔。


    签完字,他将文件推了回去。


    “我只有一个问题。”李队说。


    “请讲。”


    “他们……真的没事吗?”


    张主任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了厚重的窗帘。外面,天已经大亮,阳光刺眼。


    “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他回答。


    李队没有再问。他知道,有些奇迹,注定只能被少数人铭记,然后归于尘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