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章 扬帆出海

作者:五级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强案件尘埃落定后的第三天,我再次飞往吉隆坡。这次不是救火,而是参加一个盛大的签约仪式。


    机场出口,哈桑亲自来接我,身后跟着一个车队。


    ”林先生,"哈桑满面春风,”您现在是马来西亚商界的红人了!"


    "哈桑先生过奖了。"我谦虚道。


    "不是过奖。"哈桑神秘一笑,"等会儿您就知道了。"


    车队直接开到了吉隆坡最豪华的酒店。走进宴会厅,我愣住了。里面坐满了人,不仅有马来西亚的企业家,还有政府官员。


    ”林先生!"一个穿着马来传统服装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我是马来西亚贸易部副部长阿齐兹。"


    副部长亲自出席?我受宠若惊。


    "部长先生,您好。“我赶紧握手。


    "听说您的公司不仅产品好,还很有诚信。”阿齐兹笑道,"前几天您们处理内部腐败的新闻,我们都看到了。"


    原来反腐的事在这里也有影响。


    "各位,"哈桑走上台,"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建华集团将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


    掌声雷动。我也被请上台。


    "感谢马来西亚政府和企业界的信任。“我用英语致辞,”建华集团不只是来赚钱的,更是来交朋友的。我们要把最好的产品、最新的技术带到这里。"


    "说得好!"阿齐兹带头鼓掌,”林先生,马来西亚欢迎您!"


    签约仪式开始了。这次不只是和哈桑的公司合作,还有马来西亚最大的连锁百货Parkson,以及三家本地服装品牌。


    "这份合同,总金额两亿美金,期限十年。"律师宣读条款。


    十年!这是真正的长期合作。


    我拿起笔的时候,手有些颤抖。站在异国的土地上签约,我想起当年在村里的小饭馆。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恭喜!"签完字,哈桑用力握住我的手,"从今天起,我们就是真正的合作伙伴了。"


    正在这时,苏玫姨妈带着她的团队走进来。


    ”峰子,签完了?"苏玫笑容满面,"我这里也有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新加坡政府批准了我们的区域总部申请。"苏玫兴奋地说,"而且,泰国和印尼的合作伙伴也确定了。"


    太好了!东南亚市场全面开花。


    晚宴上,阿齐兹副部长主动找我敬酒:”林先生,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支持您吗?"


    "愿闻其详。"


    "第一,您的产品确实好。第二,您尊重本地文化。"阿齐兹说,"最重要的是,您是真心想做长期生意,不是来捞一票就走的。"


    "部长先生明鉴。"我举杯,"建华集团的原则是,扎根当地,长期发展。"


    "有您这句话就够了。“阿齐兹笑道,”对了,越南商务部的人托我问,您有没有兴趣去越南投资?"


    越南?我心动了。


    "还有,"哈桑插话,”菲律宾、柬埔寨的朋友也在打听。"


    看来,东南亚这盘棋要下大了。


    第二天,我带着项目团队去看新工厂的选址。那是吉隆坡郊外的一个工业园,交通便利,配套齐全。


    "林总,"项目经理老陈汇报,"如果一切顺利,三个月就能投产。"


    "要保证质量。"我叮嘱,“第一批产品必须是精品,不能砸了招牌。"


    "放心吧林总。”老陈信心满满,“我们把最好的技术团队派过来了。"


    中午,我接到陈红的视频电话。


    ”峰子,签约顺利吗?"


    "非常顺利!”我把好消息告诉她。


    "太好了!"陈红也很兴奋,”对了,林军已经去清华报到了,他让我转告你,一定会好好学习。"


    "这孩子。"我笑了。


    "还有,"陈红表情有些担忧,“妈的化疗反应越来越大了,昨天吐了一整天。"


    我的心一沉:”医生怎么说?"


    "韩教授说要调整方案,可能需要住院观察。"


    "我马上回去。"


    "不用,"陈红阻止,”妈说了,让你先忙完工作。她没事的。"


    虽然陈红这么说,但我还是放心不下。


    下午,苏玫姨妈找到我:”峰子,有个重要的事。"


    "姨妈,您说。"


    "国际金融公司(IFC)想投资我们的东南亚项目。"苏玫说,"他们愿意出五千万美金。"


    IFC?世界银行旗下的投资机构?


    "他们看中什么了?"我好奇。


    "看中我们的模式。"苏玫解释,"技术输出加本地化生产,还能创造就业,符合他们的投资标准。"


    "那太好了!"有了IFC的背书,我们在国际市场更有信誉了。


    傍晚,哈桑请我去他家做客。他的家是一栋马来传统别墅,充满了异域风情。


    ”林先生,"哈桑的妻子端上马来美食,"尝尝我们的特色菜。"


    饭桌上,哈桑的三个孩子好奇地看着我。


    "爸爸说您是中国来的大老板。"大儿子用英语说,"中国是什么样的?"


    我笑着给他们讲中国的故事,从长城到高铁,从美食到科技。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林先生,"哈桑认真地说,”我有个提议。"


    "请说。"


    "我想送我的大儿子去中国留学。“哈桑说,”学中文,学技术,将来好接班。"


    "欢迎!"我立刻答应,”我可以帮忙安排。"


    这不只是生意,更是文化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晚上回到酒店,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吉隆坡的夜景。双子塔灯火辉煌,像两把利剑直插云霄。


    三年前,我还在为生存奔波。现在,我站在了国际舞台上。这一切,像梦一样。


    正想着,手机突然响了。是张姐打来的,声音很急。


    "林总,医院来电话,林母病情恶化,已经进ICU了!"


    什么?我的脑子嗡的一声。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一个小时前,突然休克,现在正在抢救。"


    我立刻收拾行李:“订最快的机票,我马上回去!"


    挂了电话,我的手在颤抖。妈,您一定要挺住,等我回来。


    苏玫姨妈得知消息,立刻安排专机:”峰子,别担心,你妈吉人天相。"


    坐在飞机上,我望着窗外的夜空。事业的成功,如果不能和家人分享,又有什么意义?


    妈,等我,我马上就回来。


    千万要挺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