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章 收买人心

作者:是鲤鱼大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初级交易安全指南”中的诸多要点。


    再次清晰地梳理了一遍。


    便从中挑拣出最为关键的几点。


    比如,如何选择那些人迹罕至。


    绝对隐蔽的交接时间和地点。


    又比如,如何在行动之前。


    如猎豹般敏锐地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


    排除任何潜在的风险。


    再比如,如何应对那些可能突然出现的。


    带着盘问意味的陌生面孔。


    做到滴水不漏。


    她将这些要点。


    揉碎了,掰开了。


    用他们兄弟俩最容易听懂。


    最容易记住的语言。


    仔细地,耐心地。


    一一叮嘱了一番。


    孙云睿和孙云策听得是连连点头。


    心中更是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


    掀起了惊涛骇浪。


    自家这个妹妹。


    如今真是脱胎换骨。


    今非昔比了。


    这心思之缜密。


    行事之周全。


    简直远超他们那点贫乏的想象。


    看向孙谨言的眼神里。


    除了原先就有的那份敬畏。


    此刻,更是增添了几分。


    如仰望星辰般的深深惊讶。


    与发自肺腑的由衷钦佩。


    妹妹这脑子。


    也不知究竟是怎么长的。


    竟能将事情想得这般滴水不漏。


    比那些在厂里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


    还要精明。


    还要老道。


    两人暗自咋舌不已。


    额角几乎要渗出冷汗来。


    同时,他们心中对接下来的这份“差事”。


    以及妹妹亲口承诺的那些“好处”。


    也瞬间多了几分沉甸甸的。


    实实在在的底气。


    和一股子按捺不住的热切期待。


    孙谨言见他们已然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


    神情专注。


    她那精致的唇角。


    又微微扬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语气也随之放缓了几分。


    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安抚与激励。


    “事成之后。”


    “那些换回来的钱和票证。”


    “你们也留下一部分,自己零用。”


    “总不能让两位哥哥。”


    “白白替我辛苦这一扬。空手而归。”


    这世上。


    唯有适当的利益捆绑。


    才能让他们更加尽心尽力地。


    为我办好这桩事。


    孙云睿和孙云策闻言。


    心中顿时如同被一只温暖的大手。


    细细熨过一般。


    妥帖无比,那感觉。


    就仿佛三伏天里。


    猛地灌下了一大碗。


    冰镇得恰到好处的酸梅汤。


    从头舒坦到脚。


    每一个毛孔都透着畅快。


    “妹妹,你尽管放心!”


    孙云睿激动地一拍胸脯。


    那蒲扇般的大手拍得“嘭嘭”作响。


    他声音里都透着一股子。


    几乎按捺不住的兴奋劲儿。


    先前,妹妹拿那些珍贵的鸡蛋。


    让我们去换些不起眼的野菜,红薯叶子。


    那是她心疼我们。


    变着法儿地补贴家里。


    让我们也能尝到些油水。


    如今,这些鸡蛋竟然能换成白花花的现钱。


    以及各种票证。


    还明明白白地让我们哥俩从中分润。


    这份心思。


    这份信任。


    可真是沉甸甸的。


    比金子还重。


    孙云策的心思则转得更快一些。


    他那双总是带着几分精明与审视的眼睛,此刻微微一转。


    便已然品咂出了这背后更深一层的味道来。


    前几日,娘还在我们哥俩耳边念叨。


    说他们年纪都不小了,也该正经攒下一些像样的家底。


    好为将来娶媳妇儿的事儿早做准备。


    这话,想来是也传到妹妹的耳朵里去了。


    妹妹素来是个极有主意的。


    从不喜旁人对她的事情指手画脚。


    自然也不便直接拿出钱来给我们,免得落人口实。


    被人说她胳膊肘一个劲儿地往外拐,过分偏帮娘家。


    眼下这个法子,既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又能让我们名正言顺地攒下一些活钱。


    日后也能挺直腰杆,当真是两全其美。


    思虑周全到了极致,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他不动声色地,偷偷觑了一眼身旁的孙云睿。


    自家这个兄弟,平日里瞧着是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节。


    但一涉及到这种切身的实际利益,那脑子转得却也灵光得很。


    兄弟俩的目光在空中轻轻一碰。


    便已然了然于胸,一切尽在不言中,无需再多言半句。


    孙云睿也咂摸出其中的深层滋味来了。


    妹妹素来是个极有主意的。


    从不喜旁人对她的事情指手画脚。


    自然也不便直接拿出钱来给我们。


    免得落人口实。


    被人说她胳膊肘一个劲儿地往外拐。


    过分偏袒娘家。


    眼下这个法子。


    既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又能让我们名正言顺地攒下一些活钱。


    日后也能挺直腰杆。


    当真是两全其美。


    思虑周全到了极致。


    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他不动声色地。


    偷偷觑了一眼身旁的孙云睿。


    自家这个大哥。


    平日里瞧着是有些大大咧咧。


    不拘小节。


    但一涉及到这种切身的实际利益。


    那脑子转得却也灵光得很。


    兄弟俩的目光在空中轻轻一碰。


    便已然了然于胸。


    一切尽在不言中。


    无需再多言半句。


    孙云睿也咂摸出其中的深层滋味来了。


    妹妹既然敢如此放手。


    让我们去办这件事。


    就定然是有万全的法子。


    能护着咱们周全的。


    他心中暗忖着。


    再说了。


    就算妹妹这边万一。


    只是说万一。


    有个什么未能料及的疏漏。


    那个瞧着就城府极深。


    很不好惹的妹夫。


    李承云,难道还能眼睁睁看着咱们出事不成?


    他可没忘。


    李承云那个人。


    平日里瞧着总是温文尔雅。


    待人接物都透着一股子。


    令人如沐春风的书卷气。


    可偶尔,只是在那么不经意的一瞬间。


    从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


    陡然露出的眼神。


    却锐利得像是淬了寒冰的刀子。


    又沉凝得如同万丈深渊。


    让人只消一眼。


    便会从打心底里感到一阵。


    莫名的发怵与敬畏。


    有这么一个心思深沉。


    手段莫测的妹夫在后头。


    隐隐镇着扬子。


    他们这心里头。


    也莫名地踏实了不少。


    仿佛有了主心骨。


    孙谨言看着他们兄弟二人。


    脸上那既兴奋。


    又带着几分认真盘算的神色。


    便知这事儿。


    已是十拿九稳了。


    她姿态优雅地端起桌上。


    那杯尚有余温的清茶。


    用光洁的杯盖轻轻撇去。


    水面漂浮的几丝浮沫。


    又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小口。


    茶香清冽。


    沁人心脾。


    她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补充道


    “我给你们的那个门路。”


    “眼下也只是其中之一。”


    “先去探探路。”


    “熟悉一下情况罢了。”


    “你们自己平日里在外头走动。”


    “也要多留心。”


    “看看有没有其他更稳妥。”


    “更隐秘。”


    “也更识货的买家。”


    我这鸡蛋的品质。


    就摆在那里。


    如同黑夜中的明珠。


    不怕没有人识货。


    多几条出货的路子。


    鸡蛋才能真正卖出它们应有的好价钱。


    也能更好地分散风险。


    避免被人拿捏。


    “鸡蛋的量。”


    “初期不会太大。”


    “你们先熟悉熟悉。”


    “摸清里面的门道再说。”


    “不必急于求成。”


    “记住。”


    “无论什么时候。”


    “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切记。”


    “切记。”


    “不可有丝毫大意。”


    “哎,妹妹放心!”


    “我们都记下了!”


    孙云睿和孙云策。


    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应下。


    声音里透着一股子。


    跃跃欲试的劲头。


    和对未来满满的期待。


    事情,就这么有条不紊地定了下来。


    隔了两日。


    孙云睿便寻了个替厂里。


    外出采买些零碎物件的由头。


    悄悄地联系上了他口中。


    那个“路子广”的朋友。


    那人姓赵。


    因平日里总是一副蔫头耷脑。


    不爱多言的模样。


    沉默寡言。


    所以大家都习惯叫他赵老六。


    此人常年在龙蛇混杂的。


    鸽子市那边混迹。


    消息灵通得很。


    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都认得一些。


    算是个地头蛇。


    兄弟俩谨记着孙谨言的细致叮嘱。


    特意挑了个日头偏西,光线变得昏黄暧昧的黄昏时分。


    在城郊一处早已废弃多年的破旧窑洞附近,与赵老六碰头。


    那窑洞孤零零地立在荒草丛中。


    周围是半人高的,枯黄的杂草,风一吹便发出“沙沙”的声响。


    显得格外僻静,也格外荒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