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初级纺织厂(下)——染色与花纹

作者:龙小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十九章:初级纺织厂(下)——染色与花纹**


    纺车的嗡鸣声成了纺织工坊最动听的背景音。几台新打造的手摇纺车并排而立,在亚兽人们灵巧的手摇动下,石轮飞转,锭杆旋舞,麻线、葛线如同有了生命般,源源不断地缠绕成卷。捻线的效率提升了十倍不止!堆积的纤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筐筐粗细均匀、张力一致的线卷。青叶和她的姐妹们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再也不用为断线停工而发愁。


    织布的速度也随之大幅提升。原始的腰机前,亚兽人们手脚并用,梭子在经线间穿梭如飞,一匹匹厚实平整的粗布如同流水般被织造出来。很快,部落仓库里堆满了新织的布匹,足够满足所有人的基本穿衣需求。


    然而,季景辉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清一色灰黄本色的粗布,心中却萌生了新的想法。单调的色彩,如同雪原漫长的冬日,总是少了些生气。他想起了地球上那些绚丽多彩的织物,想起了国家资料库里提到的天然染色技术。色彩,不仅仅是美观,更能提升族人的精神面貌和归属感。


    “布有了,线也不缺了。” 季景辉在一次纺织工坊的小会上,对青叶和核心的几位织娘说,“我们能不能……让这些布变得更好看?染上颜色,织出花纹?”


    “染色?” 青叶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迟疑,“以前……也试过用一些果子、树皮抹在兽皮上,但颜色很淡,洗洗就没了。布……能行吗?”


    “能!” 季景辉拿出笔记本,翻到之前记录的一页,上面画着几种植物:“国家基地的资料说,很多天然的东西都能染色,而且颜色很牢固!比如这个——” 他指着一种根茎状的植物图,“茜草根!煮出来的水是红色的!”


    “这个——” 指着一种蓝绿色的草叶,“靛蓝草!可以染出蓝色!”


    “还有这个——” 指着常见的黄土,“特定的黄土,也能染出黄色!”


    他详细解释了染色的基本流程:提取色素(煮染液)→布料预处理(用某种东西帮助上色,称为“媒染剂”,如白矾、或草木灰水)→浸泡染色 →固色 →清洗晾晒。


    “媒染剂……我们可能暂时没有白矾,但草木灰水应该可以试试!” 季景辉充满信心,“至于花纹,不用改变织机,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扎染’和‘蜡染’!”


    他拿起一块白布和一根细麻绳,现场演示:


    *  扎染:把布的一部分随意地揪起、折叠,用麻绳紧紧捆扎起来。“这样,染料就染不到被捆住的地方,解开后,那里就是白色的花纹!”


    *  蜡染:他用小木棍蘸了点融化好的蜂蜡(制陶时发现的副产品),在另一块布上随意画了几道波浪线。“蜡的地方,染料也染不上去!煮掉蜡,花纹就出来了!”


    看着季景辉简单却神奇的演示,想象着单调的粗布能变得五彩斑斓,还能出现奇妙的花纹,亚兽人们的眼睛都亮得像星星,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光芒!


    “找!我们去找这些草根和蓝草!” 青叶第一个响应,充满了干劲。她对色彩和花纹有着天然的敏感和渴望。


    一场寻找染料的“寻宝”行动在部落内外展开。


    *  季景辉带着几个年轻亚兽人,在白草的指引下,深入向阳的山坡,挖掘深红色的茜草根。


    *  黑岩则被季景辉拜托,带着战士小队去更远的、潮湿的溪谷地带,寻找成片的靛蓝草(季景辉画了详细的图)。


    *  黄土则随处可见,但季景辉挑选了颜色最纯正、不含沙砾的细土。


    *  草木灰更是现成的,家家户户的灶膛里都有。


    材料备齐,简陋的“染色坊”就在纺织工坊旁边搭了起来。几口新烧制的大陶缸成了染缸,下面架起火塘。


    第一次尝试,选择了相对容易的茜草根染红。


    1.  煮染液:大量的茜草根被洗净捣碎,放入大陶缸中加水煮沸。很快,一锅深红如血、散发着独特草木气息的染液翻滚起来。


    2.  媒染:另一口缸里,用草木灰浸泡出碱水(简易媒染剂)。准备好的白布匹先在碱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3.  染色:捞出浸泡好的布,拧干,投入沸腾的茜草染液中!季景辉用长木棍不断翻动,确保染色均匀。布匹在滚烫的染液中逐渐由白变粉,再加深成鲜艳的红色!


    4.  固色与清洗:染透后捞出,在清水中反复漂洗(洗掉浮色),最后挂在阳光下晾晒。


    当第一匹鲜艳夺目的红色粗布在春日的阳光下迎风招展时,整个部落都轰动了!族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发出啧啧的惊叹声。那鲜艳的红,如同跳跃的火焰,瞬间点亮了所有人灰扑扑的视野,也点燃了心中的热情!尤其是年轻的亚兽人和孩子们,眼神里充满了渴望。


    “真的红了!好红的布!”


    “比果子抹的颜色好看多了!还这么亮!”


    “阿妈!我也想要一件红衣服!”


    成功的喜悦如同涟漪般扩散。紧接着,靛蓝草的染制也开始了。靛蓝的染色稍微复杂些,需要将靛蓝叶发酵制成泥状的“靛蓝膏”(青叶带着姑娘们耐心操作),再将布匹浸入膏水,在空气中氧化才会显现出蓝色。但有了红布的成功经验,大家信心十足。几天后,深邃宁静的靛蓝色布匹也成功问世!而黄土染出的黄色,则温暖而明亮,如同阳光洒落。


    色彩有了,花纹的探索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青叶成了最积极的实践者。她带着几个心思灵巧的姑娘,开始尝试扎染和蜡染。


    *  扎染:她们尝试着不同的折叠和捆扎方式——有的随意揪成团,有的折叠成扇形,有的用细绳绑出规律的圈点。染出的花纹果然千奇百怪:不规则的云纹、放射状的星点、一圈圈的白环……充满了原始而灵动的美感。


    *  蜡染:这需要更精细的手艺。青叶亲自操刀,用削尖的木棍蘸取融化的蜂蜡,在布上小心翼翼地绘制图案。起初只是简单的波浪线、圆点,后来开始尝试画一些部落的图腾简化纹样(如狼爪印、抽象的太阳)。染好后,煮掉蜡质,深蓝或红色的底布上,便清晰地呈现出白色的、线条流畅的图案!虽然粗糙,却别具韵味。


    在一次采集靛蓝草的任务中,部落里一个以憨厚可靠著称的年轻兽人战士“岩角”,主动要求带队保护青叶和姑娘们。溪谷湿滑,岩角总是默不作声地走在最前面,用新打造的铁刀砍开荆棘,遇到难走的地方,会伸出粗壮的手臂稳稳地扶住青叶。他话不多,但看向青叶时,眼神格外专注。青叶起初没在意,只当是战士的责任心。直到有一次,她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岩角眼疾手快一把揽住她的腰,两人瞬间贴近,青叶才第一次看清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战士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关切和紧张。她脸上微红,低声道谢,岩角却只是笨拙地“嗯”了一声,耳根红透。


    几天后,青叶用第一批靛蓝染的布,结合刚学会的蜡染技术,精心制作了一个护腕。深蓝的底色上,用白色的蜂蜡画了几道象征坚韧的岩石纹路。她将这个特别的护腕送给了岩角,感谢他之前的保护。岩角接过护腕时,手都有些抖,平日里沉稳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喜和激动,他笨拙地将护腕戴在手腕上,大小刚好,仿佛量身定做。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拍了拍胸脯,眼神亮得惊人。一种微妙而甜蜜的情愫,在色彩与线条间悄然萌发。


    当第一批染好色、带有简单花纹的布匹被分发给族人,尤其是用红布、蓝布、黄布制作的新衣服穿在大家身上时,整个雪狼部落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灰扑扑、只为蔽体保暖的部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点缀着鲜艳红、宁静蓝、温暖黄的身影。孩子们穿着染有白色云朵纹的蓝色小袄在新建的广场上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年轻亚兽人穿着茜草红染的裙子,腰系黄色腰带,头上戴着用染色布条编织的小花,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羞涩的笑容。就连老人们,也换上了深蓝或赭石色(茜草根染液浓度不同所得)的、更加厚实暖和的袍子,显得精神矍铄。


    苍岳也得到了一件新衣——是用最深邃的靛蓝色布,由青叶亲手缝制的束腰长袍。没有繁复的花纹,只在领口和袖口用同色线绣了简单的回形纹,显得庄重而英挺。当他穿着这件新衣出现在议事会上时,所有族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惊艳和崇敬。那沉稳的蓝色,与他金色的瞳孔和冷峻的气质相得益彰,更添了几分威严与力量。


    季景辉看着焕然一新的部落,看着族人脸上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对美的追求和满足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是解决了穿衣问题,更是点亮了族人对生活品质的渴望,提升了整个部落的精气神!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苍岳身上。穿着新衣的苍岳,仿佛褪去了一层原始的粗粝,显露出一种沉稳内敛的领袖气质,英俊得让人移不开眼。苍岳似乎察觉到他的注视,转过头,金色的瞳孔精准地捕捉到季景辉的目光。那眼神深邃依旧,却仿佛被染坊的烟火气熏染过,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他对着季景辉,微微颔首,嘴角的弧度比平时上扬了那么一点点。


    阳光洒在色彩斑斓的部落里,洒在人们满足的笑脸上,也洒在季景辉和苍岳无声交汇的目光中。纺织工坊的嗡鸣声、染缸里咕嘟的气泡声、孩子们追逐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交响。单调的粗布在色彩与花纹的点缀下焕发新生,如同雪狼部落本身,在季景辉带来的“神迹”和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正褪去灰暗的过往,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未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