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章 初级纺织厂(上)——纺车的出现

作者:龙小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十八章:初级纺织厂(上)——纺车的出现


    制陶工坊日夜不停的炉火,为部落带来了坚实不漏的锅碗瓢盆,也点燃了族人对创造更多“奇迹”的信心。当第一批大水缸成功烧制出来,解决了部落储水的燃眉之急后,季景辉的目光,投向了部落另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纺织。


    粗布的普及,极大地改善了族人的生活。替代了部分厚重兽皮的粗布衣服更轻便,染色的出现也让单调的雪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制约布匹产量的瓶颈日益凸显——捻线效率太低!


    季景辉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在暖和的午后,负责纺织的亚兽人们(主要是妇女和老人)三三两两坐在阳光下,膝上放着装满纤维(麻、葛藤或长绒草)的篮子。她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将一缕缕纤维放在大腿上,用手掌反复搓捻,形成细长的线。这个过程极其缓慢、枯燥,而且搓出的线粗细不均,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一个熟练的亚兽人,一天能捻出的线也极其有限,远远跟不上织布的需求。青叶不止一次向季景辉抱怨,织机常常因为断线而停工等待。


    “如果能像陶器一样,有个‘工具’来帮忙捻线就好了……” 季景辉看着青叶布满老茧、因为长期搓捻而发红的手指,心中不忍。他想到了地球历史上的重要发明——纺车!


    他立刻翻出国家基地提供的资料库(之前重点在农业和工具,纺织只是简单带过)。果然,在基础技术分类下,找到了关于“手摇纺车”的原始结构和原理图!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勾勒,但核心结构清晰:一个支架、一个带手柄的转轮(纺轮)、一个固定的锭子(线轴),以及连接轮子和锭子的绳弦(传动带)。利用轮子的旋转带动锭子高速旋转,将纤维捻成线并缠绕上去。


    原理简单,结构也不复杂!季景辉的心瞬间火热起来。这绝对是能大幅提升效率的关键工具!


    他立刻找来青叶和部落里最心灵手巧的几个亚兽人(包括之前质疑暖房、后来成为制陶骨干的石锤儿媳),以及……苍岳。


    “我需要木头,要结实又容易加工的硬木。” 季景辉指着图纸上纺车支架和转轮的部分,“还需要很圆的、厚实一点的大石片(做纺轮增加惯性),还要很细但结实的绳子(做绳弦)。”


    苍岳的目光扫过图纸上那些奇特的几何结构,虽然不明白具体原理,但看到季景辉眼中熟悉的光芒——那是每次要带来新变化时的光芒。他没有多问,直接下令:“石锤,带人去找硬木料!黑岩,找石匠,打磨最圆的石片!青叶,用最细的麻线搓最结实的细绳!”


    命令再次化为行动力。部落的“工坊区”变得更加热闹。石锤带着儿子和几个年轻兽人深入山林,寻找质地坚硬、不易变形的硬木(类似橡木或榉木)。黑岩则找到部落里最擅长打磨的石匠,挑选合适的厚石板,开始吭哧吭哧地磨制直径一尺左右的石轮。青叶则带领手最巧的姑娘们,用最细的麻纤维,反复搓捻、上蜡(新发现的蜂蜡),制作坚韧光滑的细绳。


    季景辉则拿着炭条,在木板上反复绘制、修改着各个部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他一边画,一边和围观的青叶等人讲解:“看,这是架子,要稳。这是大轮子(纺轮),摇动手柄让它转起来。轮子上的绳子(绳弦)连着这个小杆子(锭子)。大轮子一转,小杆子就飞快地转!这样……” 他用手比划着捻线的动作,“纤维只要轻轻拉直,靠近飞快转的小杆子,就会被捻成线,自动绕上去!比用手搓快很多很多倍!”


    亚兽人们听得似懂非懂,但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苍岳则抱着手臂站在一旁,沉默地看着季景辉专注地画图、讲解,金色的瞳孔里是无声的支持。


    几天后,材料陆续备齐。


    *  硬木料被石锤父子用新打造的锯子和凿子,加工成了纺车所需的支架、转轴和锭杆。


    *  石匠打磨的石轮堪称艺术品,厚薄均匀,边缘圆润光滑,中心钻好了孔。


    *  青叶提供的细麻绳坚韧光滑,长度足够。


    “初级纺织厂”的第一步——组装第一台手摇纺车,在工坊区一个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开始了。


    季景辉成了总指挥兼首席工程师。他对照着图纸,指导着石锤和几个手巧的亚兽人:


    1.  立架:将两根粗壮的硬木立柱深深埋入地面,上方固定横梁,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架。


    2.  装纺轮:将打磨好的石轮小心地套在硬木制成的转轴上,转轴两端用兽皮条缠绕增加摩擦,固定在支架一侧的轴承(简易挖槽)上。转轴一端延伸出支架,安装上粗糙但结实的木手柄。


    3.  装锭子:在支架另一侧,固定一根细长的硬木锭杆(锭子),锭杆顶端削尖。


    4.  连绳弦:这是关键一步!将青叶搓的细麻绳(绳弦)一端套在石轮边缘的凹槽里,另一端绕过锭杆底部(或套在锭杆根部特制的微小凹槽里),形成一个闭合的“8”字形传动回路。绳弦必须绷紧,不能打滑!


    当最后一步完成,一台简陋却结构完整的原始手摇纺车,静静地矗立在草棚中央。它没有漆色,木头和石头的原始纹理裸露着,透着一种粗犷而实用的美感。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季景辉身上。连苍岳也向前走了两步,金色的瞳孔紧盯着那台奇怪的装置。


    季景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和一丝忐忑。他拿起一小撮提前梳理好的长绒草纤维,轻轻捻出一个线头,挂在锭杆的尖端。然后,他走到纺轮一侧,握住了那个粗糙的木手柄。


    “开始了!” 他低声道,手腕用力,缓缓摇动了手柄!


    吱嘎……吱嘎……


    木轴和石轮摩擦发出生涩的响声。沉重的石轮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绷紧的绳弦随之运动,带动了另一端的锭杆!


    锭杆开始旋转!起初很慢,但随着季景辉加快摇动手柄,石轮的惯性显现出来,旋转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吱嘎声也变成了连续的嗡鸣!


    “转起来了!小杆子转得好快!” 一个年轻的亚兽人姑娘惊呼出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季景辉全神贯注,一手稳定地摇动手柄,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捏着那缕长绒草纤维,轻轻地向后拉,让纤维的末端靠近那飞速旋转的锭杆尖端!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当纤维靠近高速旋转的锭杆尖端时,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吸引、缠绕!纤维瞬间被赋予了旋转的力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捻成一股细线!并且,随着锭杆的旋转,捻好的线被自动、均匀地缠绕到了锭杆上!


    “成了!真的捻成线了!还自己绕上去了!” 青叶激动地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难以置信地看着那锭杆上迅速堆积起来的、均匀细密的线卷!这速度,比她用手搓快了何止十倍?!


    草棚里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亚兽人们激动地围了上来,看着那飞速旋转的锭杆和不断缠绕上去的线,眼中充满了狂热和不可思议!


    “让我试试!景辉老师!让我试试!” 青叶迫不及待地请求。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季景辉的位置,学着摇动手柄。起初有些生疏,摇速不稳,导致线时粗时细甚至断裂。但很快,她掌握了节奏,摇柄的动作变得稳定流畅。看着自己手下源源不断被捻出、缠绕的细线,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织妇,激动得热泪盈眶!


    “神器!这简直是神器啊!” 石锤也啧啧称奇。


    季景辉退到一旁,抹了把额头的汗,脸上是如释重负的灿烂笑容。成功了!虽然是最原始的版本,但原理完全正确!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寻找苍岳。只见苍岳站在人群稍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地围上去,但他那双金色的瞳孔,却如同最亮的星辰,牢牢地锁定在季景辉身上。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骄傲、赞叹,以及一种深沉到骨子里的认同与欣赏。当季景辉的目光与他相遇时,苍岳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极其清晰的弧度。他抬起手,对着季景辉的方向,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季景辉教给他的、表示“很好”的手势。


    这个来自沉默族长的无声赞许,比任何欢呼都更让季景辉心头滚烫。


    “青叶!” 季景辉压下心中的悸动,朗声对沉浸在纺线喜悦中的青叶说道,“召集所有会捻线的姐妹!我们……要造更多的纺车!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纺织工坊’!”


    “好!好!” 青叶连连点头,声音哽咽却充满力量,“有了这个‘纺线神器’,我们一定能织出更多的布!更好的布!”


    简陋的草棚里,第一台纺车的嗡鸣如同新生的号角。手摇柄的转动,带动着石轮飞旋,牵引着绳弦,驱动着锭杆,将一缕缕散乱的纤维,魔术般地变成连绵不断的细线。这单调而有力的嗡鸣,预示着雪狼部落的纺织业,即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效率革命。初级纺织厂的雏形,在木石摩擦的声响和亚兽人们惊喜的泪光中,正式奠基。苍岳的目光越过兴奋的人群,落在季景辉汗湿却明亮的侧脸上,那份无声的守护与骄傲,如同磐石般坚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